r>为末。加入和匀收用。
\x黄白散\x 洗杖疮。
大黄 白芷(各两许)
水煎浓汁。揉洗伤处。以痒至痛。痛至痒。瘀散见红为度。拭干贴药。
一用葱姜、各四两。杵烂。揉去血水。次贴药。
\x琼液散\x(见夹伤) \x青黛珍散 玄珠膏\x(俱见首卷)



<目录>卷四\不分部位小疵

<篇名>无名肿毒

属性:夹伤者。禁用敷药膏药。及泥涂等法。后必作肿成脓。未受刑时。预服代杖丹以护心。已夹后。随用银朱
或朱砂末。用烧酒调敷伤处。用一人以十指尖轻啄患者脚底。先觉痒。次觉痛为止。再用一二人以笔
管于患者脚面上轻轻赶之。助通血脉。候伤处凹者突起。四围肿大为度。即服琼液散。随饮至醉为度。
次日去敷药。只用洗药。日烫三二次。次日再服琼液散。则肿易消。痛易止矣。如复受重刑以至破溃者。
贴琼液膏。服代杖汤。弱者继之大补。使气血壮。自能营达于下。则易于收功。生肌时易贴六真膏。甚捷。
\x琼液散\x 治夹伤、拶伤、杖伤、跌伤。并寒湿筋骨疼痛。
闹羊花(择去梗蒂蕊叶洗去灰沙晒干砂锅内微焙) 为末。每服五分。壮者七分。先饮酒至半酣。
次服药。再饮至大醉为度。静卧勿语。语则发麻。次日午时。其麻方解。消肿止疼。其功甚捷。连服
三次全愈。弱者间一日再服。
\x洗杖伤方\x 夹伤肿痛用此洗之。
透骨草 天门冬 天灵盖 南星 地骨皮 陈皮(等分) 象皮(切碎倍用)
水煎。浸洗日三二次。
\x琼液膏\x 夹拶所伤。立能止疼活瘀。
闹羊花 红花 蒲黄 白芷 归尾(各二两) 麻油(一斤)
浸药七日。 枯。滤去渣。入黄蜡、白蜡各一两。溶化。稍温。入乳香、没药末各六钱冰片六分和匀收用。
\x代杖汤 六真膏\x(俱见杖伤)



<目录>卷四\不分部位小疵

<篇名>无名肿毒

属性:破伤风者。因皮肉破。被风寒外袭。渐传入里。则寒湿交作。口噤切牙。角弓反张。口吐涎沫。入阴则身凉
自汗。伤处反为平陷。其毒内攻矣。宜绀珠丹、玉贞散汗之。外仍贴玉真散。得脓为效。如汗后前症不退。
伤处不高。渐醒渐昏。时发时止。口噤不语者。不治。
\x玉真散\x 治破伤风牙关紧急。角弓反张。甚则咬缩牙舌。
南星 防风 白芷 天麻 白附子 羌活(等分)
上为末。每服二钱。热酒一钟调服。更敷伤处。牙紧反张者。每服三钱。热童便调服。虽内有瘀血者亦
愈。至于昏死。心腹尚温者。连进三服。亦可保全。
风犬咬伤。用漱口水洗净搽之。效。
\x镇风散\x 破伤风诸药罔效危急者。及一切猪羊等风。
鱼鳔(焙) 杭粉(焙黄) 皂矾(炒红各一两) 朱砂(三钱另研)
上为末。每服二钱。无灰酒调服。外灸伤处。知痛为吉。
猪羊等风发时。昏倒不省人事者。每服三钱。服二次。不再发。
\x臭灵丹\x 治破伤风。及金疮跌打。
大蒜(一升捣) 黄酒(四升)
煮一升。服之须臾。汗出立愈。
\x杏仁膏\x 治破伤风发热红肿者。
杏仁(去皮研) 飞罗面(等分)
新汲水调敷。
\x绀珠丹\x(见首卷) \x艾熏法\x(见金疮门) \x截血膏\x(见跌伤门)



<目录>卷四\不分部位小疵

<篇名>无名肿毒

属性:类破伤风者。由溃疡脓血大泻。阳随阴散。或筋脉拘挛。恶寒惕 。甚者舌强口噤。项背反张。痰壅便闭。
汗出发热。此因虚而传变所致。形类破伤风也。法当大补气血。诸症自退。如果系风症。亦宜大补兼以
治风可也。余每见溃疡贴膏剪孔。而患破伤风者。及用敛药生肌。反助余毒致成败症者。多矣。



<目录>卷四\不分部位小疵

<篇名>无名肿毒

属性:发痉者形类破伤风。是以牙紧体强。肢搐背反。有汗曰柔痉。风能散气也。无汗曰刚痉。寒能涩血也。由
溃伤亡血过多所致。仲景曰。疮家不可发汗。汗之则痉。乃败症也。若大补气血则生。误作风治则殆。治
如四君、六味、八珍、十全、补中、逍遥、圣愈等汤。俱加钩藤、丹皮、栀子、天麻等药。如未应独参汤。手足冷者。
加以桂、附。
\x四君子汤 六味地黄丸 八珍汤 十全大补汤 圣愈汤 补中益气汤\x
(俱见首卷) \x逍遥散\x(见瘰 门)



<目录>卷四\不分部位小疵

<篇名>无名肿毒

属性:汤泼火伤者。患自外来也。然热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