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生酒五壶。重汤煮三炷香。露一宿。早晚各饮三五杯。至三五日。出脓成疮。十余日则脓尽。脓尽则
红色退。先黄后白而愈。
\x调荣化滞汤\x
当归 川芎 赤芍 生地 红花(俱酒洗) 黄芩(酒炒) 陈皮(各一钱) 甘草(生五分) 生姜(三片)
用水二钟。煎八分。加酒少许。调五灵脂末二钱。食后服。气弱形肥者。加酒炒黄 。立应。
\x黑参丸\x 治酒 鼻。
玄参为末。用猪胆汁和丸。每服钱许。食后白滚汤送下。外以玄参末。仍用猪胆汁调涂鼻上。
外治诸方
硫黄为末。以陈糟茄汁调敷。
一用象牙末。或密陀僧。或杏仁。捣烂。俱用人乳调敷。



<目录>卷三\分治部下(小疵)

<篇名>唇部

属性:\x经络\x 经云。脾之荣在唇。其为病也。燥则干。热则裂。风则 。寒则揭是也。治宜随其因而疗之。忌用追
蚀等药。及药线等法。



<目录>卷三\分治部下(小疵)

<篇名>唇部

属性:反唇疔生于唇里。锁口疔生于嘴角。二疔初起如粟。坚硬如铁。肿痛麻痒。寒热交作。内外治法。于疔疮
门参考。



<目录>卷三\分治部下(小疵)

<篇名>唇部

属性:唇疽生于唇。肿痛有头。甚则寒热交作。由胃经积热所致。宜神授卫生散。壮者贵金丸。外用离宫锭子
涂之。
\x神授卫生散 贵金丸\x(俱见肿疡) \x离宫锭子\x(见敷治门) \x一灸犊鼻穴\x(见灸门)



<目录>卷三\分治部下(小疵)

<篇名>唇部

属性:茧唇者初生如豆。渐大如茧。或如番花灵芝等样。肿硬疼痛。破流血水。久变消渴消中之症。由胃中积
热。火痰留注所致。初起及已成无内症者。用麻子大艾灸三壮。贴蟾酥饼。膏药盖之。日久渐消。有内症
作渴者。早服加减地黄丸。午服清凉甘露饮。以滋化源。如日久流血不止。见形羸虚热。面黑颧红。口干
渴甚者。不治。
\x清凉甘露饮\x
犀角 银柴胡 茵陈 石斛 枳壳 麦冬 生地黄 黄芩 知母 枇杷叶 甘草(各一钱) 淡竹叶
灯心(各二十)
用水二钟。煎八分。食远服。
\x加减地黄丸\x(见溃疡) \x蟾酥饼\x(见疔疮门)



<目录>卷三\分治部下(小疵)

<篇名>唇部

属性:唇风生下唇。发痒不疼。肿裂流水。由胃火上攻也。宜服滋阴地黄丸。外以坎宫锭子一钱。加铜青末五
分。水调涂之。
\x滋阴地黄丸\x 治阴虚火燥。唇裂如茧。
熟地 山药 山萸 五味子 麦冬 当归 菊花 枸杞 肉苁蓉 巴戟
上等分为末。炼蜜为丸。如梧子大。每服七八十丸。空心。白滚汤送下。



<目录>卷三\分治部下(小疵)

<篇名>口部

属性:\x经络\x 口疮 脾气通于口。脾和则口能知味。又心脉布于舌上。脾脉布于舌下。故心脾积热。则口舌
生疮。甚则腮舌赤肿。此实火也。治以苦寒。如凉膈散。又膀胱移热于小肠。隔肠不便。上为口糜。如灶底
燃薪。笼中肉腐之象也。宜柴胡地骨皮汤。或五苓散、导赤散合而用之。如服寒凉之药不应者。虚火也。
治以甘温。如发热饮冷者。上焦虚热也。补中益气汤。肢冷腹痛。便滑食少者。中焦虚寒也。附子理中汤、
八味地黄丸。晡热内热。唾痰便数。口干作渴者。下焦虚火也。加减地黄丸。此从治之法也。如小儿又当
察面图部位。分脏腑虚实而药之。
\x升麻饮\x 治口内生疮。齿龈肉烂。
升麻 玄参 黄连 羚羊角 黄芩 葛根 麦冬 羌活 防风 菊花 大黄(各一钱) 人参
知母 炙甘草(各五分)
水二钟。煎八分。食远服。
\x甘露饮\x 治口舌生疮。及牙宣齿龈肿烂。时出脓血。不任凉药者。
枇杷叶 石斛 黄芩 麦冬 生地 甘草(炙) 加枳壳 茵陈(等分)
水二钟。煎八分。食远服。
\x柴胡地骨皮汤\x
柴胡 地骨皮(各五钱)
水二钟。煎八分。食远服。
\x辰砂定痛散\x 治口舌生疮。咽喉肿痛。
软石膏( 一两) 胡黄连(末二分) 辰砂(末五分) 冰片(二分)
共为末。收罐内。如口内则掺之。喉内则吹之。日上五七次。咽之。
\x蟾酥绵\x 治口内生疮。齿龈肉烂。
蟾酥(五分) 硼砂 冰片 麝香(各一分)
为细末。用温水半盏。化令匀尽。入红绵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