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痛。两日后脚面结肿。腿股结块。脉浮轻重缓者。由寒邪外袭也。绀
珠丹汗之。痛止。则宜托里。倍加参、术、归、 。 肿便闭。烦躁饮冷。脉数者。热淫于内也。内疏黄连汤、贵
金丸下之。肿痛寒热。发渴。脉洪数而有力。饮食如常者。由足三阳之湿热壅滞也。槟苏败毒散。肿痛
寒热止。易以逍遥散。肿痛色不变。寒热。食少体倦者。由脾虚湿痰下注也。补中益气汤加茯苓、半夏、
芍药。患此入房。肿硬二便不通者。六味丸料加牛膝、车前。二便利仍用补中汤。
溃而脓清者。十全大补汤加牛膝。外以豆豉饼灸之。再疮口紫陷者。再加大附子。外以附子饼灸之。
食少者胃弱也。诸虚皆禀于胃。宜六君子汤加藿香、当归。俟食进。更以十全大补。脓出。恶寒不食。脉
细如丝者。用人参一两。附子三钱。姜、枣煎服。溃而反痛。气血虚也。峻补之。补之则气化。气化则痛自
除。
再环跳疽者。由脾移寒于肝也。惟黄狗下颏方神验。兼助以胃气。更宜外刺委中穴。出黑血自瘥。
\x附骨疽\x(生大腿外侧) \x咬骨疽\x(生大腿内侧) 肿下而坚者发于筋骨。乃阴寒入骨之病也。初起则
寒热交作。稍似风邪。随后筋骨作痛。不红不热。疼至彻骨。甚者不能曲伸。或皮肉微急。洪洪如肥状。
是症皆宜灸之熨之。以散毒瓦斯。补阳气。温脾气为主。
灸法。于痛处周遭。灸之百壮。起泡可治。无泡难治。或以箸头点痛处。墨记之。艾灸百壮。以爆为度。又
以患者觉骨中疼为效。又附骨疽灸悬钟穴七壮。咬骨疽灸阴包穴三七壮。环跳穴痛灸昆仑穴二
七壮。
初起寒热作痛者。以绀珠丹汗之。次以大防风汤。行经络活血补虚。生于尻臀。漫肿作痛者。内托羌
活汤。生内股近膝。漫肿不痛者。内托 柴汤。生腿外侧。漫肿作痛者。内托酒煎汤。
然必外兼灸之。熨之。淋洗之。以助其阳。盖肾主骨。肾虚则骨冷。寒邪乘之。则气血凝滞。但能为肿。不
能为脓。故流注者。乃伤寒之余毒。由表之未尽也。附骨疽者。乃流注之坏症。由凉药之误也。久之阴
极生阳。寒化为热。热甚则肉腐。化而为脓也。
欲作脓者。附子八珍汤。脓成胀痛者针之。实者脓稠。十全大补汤。虚者脓清。保元大成汤。若气败者
死。食少体倦者。香砂六君子汤。脾虚寒热者。补中益气汤。久溃不已者。必出朽骨。视其脓。脓白清稀
者。朽骨初脱。肉深难取。脓白而稠者。朽骨将出。肉浅可取。
大抵疮疽。旬日不退。则宜托里。有脓针之。有腐取之。虚则补之。方能收十全之功。有因复犯房欲劳
伤。致令寒热互变。气血乖违。经脉横解。受病日深。以成斯疾者。则大腿渐渐肿如冬瓜。上过胯腹。下
连足底。牵连漫肿。日久溃脓。色白腥秽。肿痛不减。元气日衰者。终为不治。
\x腿游风\x 外腿忽然赤肿热痛。按之如泥不复起者。由风热相搏所致。宜砭去恶血。服当归拈痛汤。及
绀珠丹和之。



<目录>卷二\分治部上(痈疽)

<篇名>股部

属性:\x内托羌活汤\x 治尻臀坚硬肿痛。两尺脉紧数。按之无力者。
羌活(一钱) 黄柏(酒浸二钱) 防风 归尾 本(各一钱) 黄 (一钱五分) 肉桂(三分)
连翘 苍术 陈皮 甘草(各六分) 红花(五分)
用酒、水各一钟。煎八分。食远服。
\x内托酒煎散\x 治寒湿发于腿外侧少阳经分野。患痈或附骨痈。坚硬漫肿作脓。或流至足阳明经者。
黄 当归(各二钱) 柴胡(一钱五分) 连翘 肉桂 大力子(各一钱) 升麻 黄柏 甘草(各四分)
用酒、水各一钟。煎一钟。食前温服。
\x大防风汤\x 治三阴不足。风邪乘于两膝作痛。久则膝愈大而腿愈细。因名鹤膝风。乃败症也。非此方
不能治。又治附骨疽。皮色不变。大腿通肿。疼痛无奈。及痢后脚痛缓弱。不能行步。或腿膝肿痛。
防风(三钱) 人参(二钱) 白术 黄 杜仲 牛膝 当归 川芎 白芍 熟地 羌活
大附子 甘草(各一钱)
用生姜三片。水二钟。煎一钟。食前服。
\x神应养真丹\x 治足厥阴肝经。为四气所袭。脚膝无力。及左瘫右痪。手足顽麻。语言謇涩。遍身疼痛。
当归 川芎 白芍 熟地(酒蒸捣膏) 羌活 天麻 木瓜 菟丝子
等分为末。入前地黄膏。加蜜。丸桐子大。每服百丸。空心。温酒盐汤任下。
\x黄犬下颏方\x 治肚痈。小腹痈。及腿内贴骨痈。神效。然而亦治发背。大抵此方治下部痈疽。更效。
黄狗下颏(连舌连皮毛劈下。入罐内。盐泥封固。铁盏封口。 一炷香。觉烟清即止。取出。色黑如炭为度。
全要存性。若带白色。其性已过。则无用矣。用时研极细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