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 茯苓 芡实 莲肉(各六两) 糯米(三升) 粳米(七升) 白糖霜(二斤半) 白蜜(一斤)
上将人参等五味各为细末。又将糯粳米亦为粉。与上药末和匀。将白糖和蜜汤中烊化。随将粉药
乘热和匀。摊铺笼内。切成条糕。蒸熟。火上烘干。瓷器密贮。每日清晨。用白汤泡用数条。或干用亦可。
但遇知觉饥时。随用数条甚便。服至百日。轻身耐老。壮助元阳。培养脾胃。妙难尽述。
\x胃爱丸\x 治溃疡脾胃虚弱。饮食诸味不喜。用过开胃进食之药不效者。此脾崩之象。宜服之。食进为
吉。
云片白术一两(鲜白者。米泔浸。去涩水。切片晒干。同麦芽拌炒。) 淮庆山药一两(肥大上白者。
切片。用男乳拌湿。候润透。晒微焙。) 上白茯苓(一两,切一分浓咀片。用砂仁二钱。同茯苓合碗内。
饭上蒸熟。只用茯苓。) 清河人参(一两,制毕晒干。共为细末) 白豆蔻(三钱) 陈皮(用陈老米。
先炒黄色。方入同炒。微燥勿焦。六钱) 莲肉(去皮心。切片。五钱) 小紫苏(蜜拌透。晒干微蒸片
时。连梗叶切片。五钱) 甘草(炙三钱)
上共为细末。用老米二合。微焙碾粉。泡荷叶汤打糊。丸梧子大。每服八十丸。清米汤下。不拘时服。
\x二神丸\x 治痈疽脾胃虚弱。饮食不消。大便溏泄。必服之。
破故纸(四两微炒香色) 肉果(肥大者二两生用)
用大枣四十九枚。老生姜四两切片。水浸枣、姜。煮至水干为度。取枣肉为丸。桐子大。每服七十丸。清
米汤空心送下。及治寻常肾虚脾泄俱效。
\x加减八味丸\x 治痈疸已发未发。口干作渴。舌干黄硬者。宜服。
茯苓 山药 丹皮(各四两) 山萸肉(五两) 泽泻(蒸三两) 五味子(炒三两) 肉桂(六钱) 熟地(捣
膏酒煮八两)
上共为末。炼蜜丸如梧子大。每服二钱。空心服。盐汤送下。寻常酒服亦可。此又渗湿润燥药也。
\x红铅造化丹\x 治痈疽元气不足。软陷不起发。或已发复被风寒内外所侵。以致疮毒下陷变为阴塌
不痛者。急宜服此。亦可转阴为阳。返出毒瓦斯。复肿为吉。
红铅(三钱) 人参 茯苓 山药(各一两) 甘草(炙) 枯矾(各五钱) 辰砂 寒食面(各七钱五分)
麝香(八分) 冰片(六分) 乳香(二钱用头生男乳每盘内用一小钟晒干共收用之)
上各研精细。方为一处。共再细研。用白蜜二两。再同头生男乳一大杯。慢火重汤内用瓷碗炖。蜜滴
水不散为度。候稍温。和入前药。软硬得宜。丸龙眼核大。金箔为衣。瓷罐收用。或以蜡固亦妙。每用一
丸。好热酒一杯化药。食远服之。用浓绵帛覆暖。患上其热如蒸。疮必复起作痛。乃此丹之效也。诸症
呕吐怔忡泻痢。屡药不瘥。异症并效。大率心经之病石菖蒲。肝经之病用远志。脾经之病用生姜。肺
经之病麦门冬。肾经之病五味子。各随五经之症。用五引煎汤化服。其应如响。修合时务要端午天
医黄道日为佳。
以上二十四方。治痈疽已溃至于收敛。正病杂病。变症坏症。此四者俱在其中。选用毋得错乱。以保终
吉。若不遵此法。妄设他说。别以奇方秘法治之。终致多变。但溃后气血根本无有不亏伤者。大抵补怯
扶羸。理劳续损。皆不出于前方。此外无法也。



<目录>卷一\主治方

<篇名>肿疡主治方附余

属性:\x神授卫生散\x 治痈疽发背脑疽。丹瘤瘰 。恶毒疔疮。湿痰流注。及外科一切疮症。不问阴阳表里虚
实。但未成自消。已成者即溃。将溃者余毒自去。新血自生。功效甚速。诚外科首用之方也。
羌活 白芷 穿山甲(炒) 石决明( ) 乳香 没药 大黄(生各一两) 沉香(五钱) 加防风
蝉蜕 僵蚕(各五钱)
各为末。和匀。每服五钱。用归尾一两。黄酒二碗。煎八分。调服。预用金银花一两煎汤一小碗,随用漱
口咽下。盖卧汗下。任其自然。
此若虚家藏之密方也。非彼秘而不传。但方贵乎平易。异则触目。如兵贵用正兵。奇则骇人。然正兵
常也。奇兵变也。余不敢秘。亦不混于前。另录之。用正用奇。存乎其人耳。
\x双解贵金丸\x 治背疽诸毒。木闷坚硬便闭。脉沉实者。
大黄(一斤) 白芷(十两)
为末。水丸。每服三五钱。五更时。用连须葱大者十余根。黄酒一碗。煮葱烂。取酒送药。盖卧出汗。过三
二时。行一二次。立效。
此宣通攻利之剂也。济之以葱、酒。力能发汗。故云双解。弱者随用生料四君子汤补之。老人虚人。每
服一钱。用人参加生姜煎汤送下。过一时再一服。得睡上半身得汗。睡觉则已。
一、肿毒初起肿痛不可忍者用∶
红花 穿山甲(炒各五钱) 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