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卷七(下)\增补产后十二症【篇名】胁痛属性:产后胁痛,乃败血流入肝经,厥阴之脉循行胁肋,故作痛。
芎归泻肝散
主之。
归尾(二钱) 川芎(二钱) 青皮(二钱) 香附(二钱) 枳壳(二钱) 红花(二钱) 桃仁 (二钱)
水煎。加童便酒各一杯服
乳香膏
治产后腰痛胁痛,不可忍者,皆有败血流入二经,以致作痛。用乳香、
没药各五钱,研细,酒醋各一杯,熬膏,布摊贴。
【目录】卷七(下)\增补产后十二症【篇名】不语属性:产后不语,此症败血不尽,停闭心窍,神志不明,故多昏愦。心气通于舌,心气闭,故 舌强不语,
七珍散
主之。
人参(二钱) 石菖蒲(二钱) 生地(二钱) 川芎(二钱) 当归(二钱) 细辛(六分)
水煎,调辰砂五分。
【目录】卷七(下)\增补产后十二症【篇名】言语含糊属性:产后言语含糊,并治怔忡。凡心主血,血去太多,心血虚弱,舌乃心之苗,其血不能上 荣乎舌,萎缩卷短,语之不出也。
加味生脉散
主之。
人参(一钱五分) 麦冬(一钱五分) 五味子(十五粒) 生地(一钱) 归身(一钱) 炙甘 (一钱) 石菖蒲(一钱) 猪心(一个,劈开)
水煎二盏半,去心入药,煎七分。
若怔忡,加辰砂三分服。
【目录】卷七(下)\增补产后十二症【篇名】瘕属性:产后 瘕,由恶露不尽,脾气虚弱,失其健运之职,故积而成形。积之日久,痰火与血 日渐长大,饮食减少,人日羸瘦,时发寒热,以补虚为主,
健脾消积丸
主之。
人参 白术 茯苓 炙甘草 半夏 陈皮 香附 桃仁 五灵脂 浮海石 元胡索 三 棱莪术 郁金 红枣煮熟,去皮核,神曲米饮,打糊为丸。
以上各症,秘本不能尽载,故从万密斋先生女科中摘出,以补未备,但不可胶执汤头,
惟在 救病者临时细察脉症,详审药性。愚见总宜遵丹溪先生生化汤为主,然后见症加对病之药施 治,百发百中,万无一失也。
【目录】卷七(下)\增补产后十二症【篇名】产后大小便秘下体水肿狂语诸症医方属性:产后如患三阴伤寒,大便不通,其人谵语发热,脉沉实者,大柴胡汤,三承气亦宜还用 ,从 权治救。或其人如狂,不至发狂者,蓄血症也。桃仁承气汤主之。因秘本无此二症,故详录 之,以为后学之津梁也。
大柴胡汤
治身热不恶寒,反恶热,大便秘。
柴胡(一钱五分) 黄芩(一钱) 芍药(一钱) 半夏(八分) 大黄(七分) 枳壳(四分)
姜枣引。
调胃承气汤
治病患邪在中焦,不恶寒反恶热,谵语便秘呕逆。
大黄(六钱,酒洗) 芒硝(四钱) 甘草(一钱)
水盅半,煎八分,去渣,入硝一沸服。
此下剂稍重者,不用枳朴,恐伤上焦氤氲之气也。用∶ 大黄(六钱,炒) 浓朴(六钱,炒) 枳实(二钱,炒)
水二盅服。
此下剂之稍重者,不用芒硝,恐伤下焦之血也。
小承气汤
治病患六七日不大便,腹胀满,潮热,狂言而喘,是汤专泻上焦之痞 热。
大黄 浓朴 枳实
桃仁承气汤
治病患小腹急,大便秘或黑,小便不利,中焦积血也。
桃仁(十粒) 肉桂(一钱,去皮) 甘草(一钱) 大黄(一钱五分) 芒硝(一钱五分)
水二盅,煎一盅,入硝一沸服。
大承气汤
治五六日不大便,腹痛烦渴,少阴口燥,咽干潮热,脉沉实,三焦俱 有邪。
大黄(五钱) 芒硝(四钱) 浓朴(二钱,炒)
水二盅,先煎枳,朴至一盅,去渣,入硝煎一沸服。
此下剂之最重者,不可轻用。
产后有恶露久滞,遂化为水,以致发肿,皮肤作光莹色,指捺成窠,宜服五皮饮,并健 脾利 水,已见前二十一产后水肿中。但下部大肿者,药力率不能到,用银针刺足跗足面孤拐小腿 ,十数处,流出蓄水,令产妇下部旧棉衣铺垫,时时换易,亦水甚则决之之义。愚以意消息 经治有验,故书此以告后学人。
【目录】卷八【篇名】医方类属性:汤饮丸散方丹 【目录】卷八\医方类【篇名】汤类属性:
生化汤
当归(八钱,酒洗) 川芎(四钱) 干姜(四分) 炙甘(五分) 桃仁(十粒,去皮尖、研)
人参(一钱) 川芎(一钱 ) 当归(三钱) 茯苓(八分) 炙甘(八分) 陈皮(五分) 腹 皮(八分) 白术(八分) 黄芩(八分) 怀生(二钱) 益母草(三钱)
升举大补汤
白术(二钱) 当归(二钱) 怀生(二钱) 人参(二钱) 炙甘(四分) 陈皮(四分) 川芎 (一 钱) 黄 (一钱) 麦冬(一钱) 黄 (三分) 黄柏(三分) 荆芥(五分) 羌活(五分) 防 风(五分) 升麻(五分) 白芷(五分)
滋荣益气复神汤
川芎(一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