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实则损之。一定之法。又必损其子。若母令有余之势易杀。虚者益之。必然之理。又必益其子。若母令不足之势易培。子母亦有虚实。如某脉病。母脉虚。急补母。庶本脉可得母养。亦必兼补本脉之子。令彼无所泄。某脉病。子脉虚。争补子。庶本脉不为子累。又宜兼补本脉之母。令彼有所资。

  又贼脉不宜盛。贼盛必乘邪淫来胜本脉。法当培本脉。伐贼脉又急益贼之鬼令其制贼。损贼之母。俾其无靠。贼之母。

  即本脉之妻也。此皆生克之理之最微者。不识此。不能治病。

  二十一 辨有脉无脉

  经云。上部有脉。下部无脉。其人当吐不吐则死。观当吐二字便知胸中有物。填塞至阴。抑遏肝气。而绝升生之化也。故吐之则愈。不吐则暴死。若使其人胸中无物可吐。此阴绝于下也。非死症而何。经又云。下部有脉。上部无脉。

  虽困无能为害。此虽至理。亦不可执。上不至关为阳绝。况无脉乎。明者可以悟矣。若覆病患之手而脉出者。此运气不应之脉。非无脉也。论在运气脉中。

  二十二 辨脉不见

  凡诊三部。浮沉脉不见。即当以神气形色相参。委曲求之如形色神气不备。脉则若有若无而未脱。此为邪气伏藏。

  若形色神气已备。此乃天真绝矣。

  二十三 辨脉无根

  经云。诸浮脉无根者。皆死。是有表无里。谓之孤阳。造化所以亘古不息者。一阴一阳。互为其根。阴既绝矣。阳岂独存乎。人身之气血亦然。

  二十四 辨内外宜细分

  外入之病。左脉大于右寸。脉盛于尺常也。然风寒暑湿则然。如劳役饮食跌扑虽为外入。亦属内伤。故右手气口。

  大于人迎。劳役伤者。两寸俱虚。饮食伤者。右关微盛。跌扑伤者。气血皆滞。脉弦涩滑。伤左左不和。伤右右不和。内出之病。如喜怒忧思悲恐惊。则右脉大于左荣气病。脉弦小而数。卫气病。脉滑大而数。荣病尺盛于寸。卫病寸盛于尺。又外入之病。见阳脉为易治。内出之病。见阴脉为可治。反者不救。

  二十五 辨表里不可执

  脉浮病在表。脉沉病在里。此表里之纲领。亦有见表症。其脉不浮。见于肌肉之间。按之不足。轻举有余。如波涌之状。泛上而急。亦表也。有见里症。其脉不沉。见于肌肉之间。举之不足。按之有余。如漫流之水。沉静不急。亦里也。又寸盛亦主表。尺盛亦主里。如此方尽表里之义。

  二十六 辨寒热有真假

  辨寒热以迟数二脉为本。此一定之法。如热症见数脉。按之不鼓。觉滑利而虚。乃虚火游行于外。非真热乃假热。

  当作元气不足治。若诊而实。方为真热。寒症见迟脉。诊之鼓击。涩滞而实。是实火伏匿于内。非真寒。乃假寒。当作邪气有余治。若诊而寒。方为真寒。真假不差。投药方效。

  二十七 辨脉有亢制

  经云。亢则害。承乃制。此言太过之害也。亢者过于上。而不能下。承者。受也。亢极则反受制也。如火本克金。

  克之太过。则为亢。金之子为水。可以制火。乘火之虚。来复母仇。而火反受其制矣。在脉有之。阳实者脉必洪大。至其极也。脉反匿伏。阳极似阴也。阴虚者。脉必细微。至其极也。脉反躁疾。阴极似阳也。凡过极者反兼胜己之化。是皆阴阳亢制之理。惟明者知之。

  二十八 辨风食气脉

  伤寒中风。虚损疟痢等病。人不常有。其朝夕失调。动辄得之。无过风食气三者。最宜辨晰。男女左关洪为感风。

  肝脉沉伏亦感风。以风邪外束。故沉伏也。亦有中气不清。肝脉如不动者。血少也。男女右关短。为伤食。脾脉沉伏。亦伤食。以脾虚食压。不能动也。亦有脾家湿而脉伏者。又脉沉食轻。脉短食重。此风与食之辨也。如肝脉浮洪甚。

  脾脉略浮短。谓肝脉盛于脾。先得风而后得食也。脾脉洪短甚。肝脉略浮洪。谓脾脉盛于肝。先得食而后得风也。若肝脉如不动。脾脉或短或洪盛。或二关俱洪。皆风食。惟肝脉伏。脾脉亦伏。余脉又无力。是为中气不清。胸中如云雾。

  然中气不清。由脾胃不好致之须清中气。兼补脾。或余脉有力。切牙作难过之声。又是风食症。如肺脉洪。脾脉伏与短。

  必气食相感。主大便不通。肺伏亦然。肝脉洪亦有感气者。然肺感轻。肝感重。凡病肝脉洪者。多感风也。惟肝脉细而不续。胸中有时迷闷。有时清爽。此气郁也。

  二十九 辨关格脉

  凡阴气太盛。阳气不得相营曰关。阳气太盛。阴气不得相营曰格。阳气不能营于阴。阴脉上出而溢于鱼际。为外关内格。外关内格者。乃阴脉乘阳。阳外闭而不下。阴内出以格拒之也。其为病。外热液汗不通。内寒胸满吐食。阴气不能营于阳。阳脉下陷而覆于尺部。为内关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