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养之宜,止欲御敌可欲之境,不说采战有功而夺妇人
之气。后人因之以为人补人,采气还精,损人害己,以望长生,误也。
广成子教黄帝根据法修养,久不见功。于崆峒山,凡以内事为法则,炼外丹以补久虚积伤之损。后人
因之以无情金石,锻炼于烟焰之中,分胎见宝,欲饵之以求上升或不死延年,误也。
扁鹊解《灵枢》,以鼻引清气,口吐浊气,留之二十四息为一。两火以炼真铅如戏蕊而曰阳胎,炼
真汞如含莲而曰阴胎。胎在息住,息住神存,可以留形住世,积而入圣超凡。后人因之以多入少出,
欲聚气为胎,闭息为法,误也。《九仙
经》言∶病大用火,病小用水。用火则纳气复升于身,真气遍于四大,阴鬼邪魔望之不敢近也。用水
则纳气而复升于身,气透水如涌泉,定中以意送在所病之处,气血通流,自无滞碍。后人因之而独坐闭气,
以舌为辘轳,左旋右搅,收敛余津,漱而咽之,复随肠胃传送于外,乃曰浇灌以长黄芽,欲为大药,
误也。《通玄真经》云∶守无为之道,得自然之理。清而不浊,静而后动,移神于希夷之域,保形于仁
寿之途。一念不生,万惑俱息,长生延年,安闲自乐。后人因之不悟择静绝迹,默默忘机,终年竟不见
功,误也。《灵室内观经》曰∶外境不入,内境不出,神志自守,闭目内视。降君火于下田,布黄云于
四大,笙簧车骑,罗列往来,自得壶中之趣。后人因之形如槁木,必若死灰,谨守顽空,失于昏寂,阴
灵出于天门,止于投胎就舍,误也。
又有开顶缩龟,住山识性,烧炼看读,布施供养。非徒无益,而又害之。是少识无知之徒,自生
小法旁门,互相授受,迷惑后来,致使大道日远日疏。殊不知仰视俯察,默合天地阴阳升降之宜,日月魂
魄往来之理。一气初浮,识自己之阴阳;五行既分,交自己之水火。火中有水,水中有火。火上负阴,
恍恍惚惚,其物为真一之水;水上抱阳,杳杳冥冥,其精力正阳之气。二气交媾,结成内药,养就金丹,
可为陆地神仙者也。



<目录>西山群仙会真记

<篇名>识人

属性:上清玄格曰∶大道似不肖盛。德若不足,韬光晦迹,自
卫其身,人不知也。道未足于己,言已轻于人;事未充于内,骄已见于外,好胜于人,人不知也。修真
之士,识人为先务。当其取士也,听其言而观其行;及其求法也,察其理而验其功。勿以人而废言,
防其大辩若讷者;勿以言而用人,防其善为说辞者。或大醇而小疵,始愚而终圣。修真之士,亦有知人
之鉴,不可不奉无上之道也。
《西山记》曰∶古今贤圣,虽有兼人之智、普照之明,未尝不先求于人,谓务学而不如务求师;
师,人之模范也。黄帝求赤松子,半年方得中戒经,止于防外行之失。刘安玉师王道原,终年始得小术
法,又不言修养之事。阴长生不以马明生久病而怠其志,葛稚川不以郑思远家法而晦于人耳。朱度胡氏而
始终如一,方 遇金华而远近相随。张梦干三遇海蟾,方得三乘之法。解志一一见旌扬,尽授九转
之功。王猛见长寿大仙,谈笑之间而识破大道。梅福遇大洞真君,步趣之次而诀尽天机。历古非神仙以
入南洲,然修真之士不遇者,于识人之际不明也。其或道貌古颜,辩辞利口者,始谓得神仙,悠久始知
常俗之辈。学而不遇,一也。或业重福薄,不信天机,轻命重财,甘为下鬼。录人纤恶,弃人大善,虽见
其人,不听其言,虽听其言,不纳其理,终无所得,仙凡自隔。遇而不得,二也。或博学笃志,切问近
思,纵得真诀,自生懈怠。悦须臾,厌持久,朝为夕改,坐望立成。得而不守,三也。又况交接狂徒,
搜索异论,废时乱日,何以成功?古人上士,始也博览丹书,次以遍参道友,以道对言,所参无
异论,以人合道,所师无狂徒。嗟!愚而自专,贤否不辨,贱而自用,邪正不分。论识人之去就,不可
胜举也。故古今上圣真人,未修炼,先修养。故曰∶沐浴不可当风。若幽室静
房,闭目冥心,伸身正坐,使元气上升,通满四大,上入泥丸,此真沐真浴,万倍于外之水火也。
又曰∶不欲远唾以损气,不欲疾步以损筋,不欲极视而昏精,不欲疾听而伤肾,不欲久立而伤骨,
不欲久卧而伤肉。多睡浊神,频醉散气.多汗损血,力困伤形。奔车走马,气乱而神惊;望高
登峻,魄散而魂飞。养形之道,安而不劳,劳而不乏其力;静而不挠,挠而不乱其气。外有所补,
内有所益。然后识五行以保全冲和之气,外固内真,两皆得趣,可以长久矣。



<目录>西山群仙会真记

<篇名>识时

属性:《洞玄经》曰∶有形者不能无名,有名者难逃于数。大则天地阴阳,升降不失其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