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念气从足十趾出,久自觉气通手足,行之不止,身日轻强,气脉柔和,荣卫调畅。”
可见引气外出主要是以意念想象“内气”外出的一种功法,这种功法久行之有调和荣卫、
疏通气血,祛病强身的作用。
《气功》杂志(1983, 4(1)∶8~9)曾介绍运用引气法战胜瘫痪的经验,现摘
录如下∶作者刘荣华患脊髓蛛网膜炎后四肢麻木,肌肉萎缩,二便失禁。采用仰卧或侧卧
位,以意念从头至足,节节放松,并以意念思想从头至足有一白球下落,然后入地,再周
而复始,以利入静。两月后,觉腹背发热,上肢有力,眠食好转,能坐凳上。后加练丹田
涌泉贯气法,呼气时用意念将丹田之气下引至两脚底涌泉穴,吸气时又用意念将气引回至
丹田。三月后,丹田充实,小腹饱满,会阴跳动,命门发热,自觉有气沿脊柱而上。一天
早晨,这热气终于贯通尾闾、夹脊、玉枕三关。霎时刷地一下,轰然一震,恰似闪电雷呜,
周身抖动。从此身体上也出现了奇迹;四肢麻木,胸腹腰臂的紧束感都彻底解除,能迈开
大步行走了。愈后两次接受脉象仪、心电图、断层X 光电视透影等检查,结果均正常。并接
受中国科学院和中医学会联合气功仪测试,如实地描绘出了气功锻炼的皮肤电阻温
度等图象。



<目录>

<篇名>二、风痹门

属性:〔原文〕一法∶一曰∶以右踵拘左足拇趾,除风痹;二曰∶以左踵拘右足拇趾,
除厥痹∶三曰∶两手更引足趺置膝上,除体痹。
〔解说〕一说∶采用右脚跟勾住左脚拇趾的功法,可以治疗风痹;二说∶采用
左脚跟勾住右脚拇趾功法,可以治疗厥痹;三说∶采用两手交替拉两脚背放在膝盖上
,可以治疗体痹。
〔原文〕二法∶偃卧,合两膝头,翻两足,伸腰,口纳气,胀腹,自极七息。除
痹痛热痛,两胫不随。
〔解说〕仰卧,并拢两膝,伸展两足,伸腰,用口吸气,吸气时使气达腹,使腹隆
起,令小腹感到充实、臌胀,尽力如此行气七息。可消除痹痛、热痛,两腿不能自如活动。
〔原文〕三法∶踞坐伸腰,以两手引两踵,以鼻纳气,自极七息,引两手布两膝头。
除痹呕。
〔解说〕采用踞坐体位伸腰,用两手攀两脚后跟,用鼻吸气,尽力使呼吸深长,行七
息,然后将两手放在两膝头上。这种功法可以除痹止呕。
〔原文〕四法∶偃卧,端展两手足臂,以鼻纳气,自极七息,摇足三十而止。除胸
足寒,周身痹厥逆。
〔解说〕采用仰卧体位,正直舒展两手足臂,用鼻吸气,尽力行气作七息,然后摇脚
三十次而止。这种功法,可消除胸受寒、脚受寒,周身痹痛,四肢厥冷。
〔原文〕五法∶正倚壁,不息,行气,从头至足止。愈大风、偏枯,诸痹。
〔解说〕用背端正靠墙壁而站或坐,不息,行气,引内气从头顶下达足底
而止。这种功法可以治疗大风、半身不遂、各种痹症。
〔原文〕六法∶左右手夹据地,以仰引腰五息止。去痿痹,利九窍。
〔解说〕采用左右手靠拢着地,向上引腰,行五息而止。这种功法可去痿痹,
通利九窍。
〔原文〕七法∶仰两足指,引五息止。腰背痹,偏枯,令人耳闻声。久行,眼耳
诸根,无有挂碍。
〔解说〕行气时,仰卧,将两足趾仰翘起,引气五息止。可以治疗腰背痹痛,半
身不遂,使人耳聪。久行,还可以使眼、耳、鼻、舌、身、意,佛家所说的六根,保持清
净健康,不受外界的侵袭和干扰。本法与“中风门”第二法大致相同。
〔原文〕八法∶踞,伸右脚,两手抱左膝头,伸腰,以鼻纳气,自极七息。除难屈伸
拜起,胫中疼痛痹。
〔解说〕采用踞坐位,伸展右脚,两手抱左膝头,伸腰,用鼻吸气,尽力行七息。可
消除下肢难以屈伸、跪拜、起立,小腿疼痛麻木。
〔原文〕九法∶左右拱两臂,不息九通。治臂足痛,劳倦,风痹不随。
〔解说〕采用左右臂抬起拱抱胸前姿式,闭气不息九通。可治疗臂足疼痛,劳累疲倦,
风痹不遂。
〔原文〕十法∶凡人常觉脊倔强而闷,仰面,努膊井向上,头左右两向挪之,左右三七,
一住(暂停一会儿),待
血行气动定,然始更用。初缓后急,不得先急后缓。若无病患,常欲得旦起、午时、
日没三辰(时辰),如用,辰别二七。除寒热病,脊腰颈项痛,风痹,两膝颈头。
以鼻纳气,自极七息。除腰痹背痛,口内生疮,牙齿风,头眩尽除。
〔解说〕凡人常觉得脊背倔强不舒而且头闷,可仰面尽量抬两肩向上,将头向
左右摇摆,左右摇摆二十一次,暂停一会儿,等血气流通,稳定下来,然后再作。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