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9-医藏 -04-急救

4-急救广生集-第44页



正在加载语音引擎...

方,令新人手指摸落牙处,即出。(《曹氏经验方》)

痘后翻疤
(脓水渍蔓延) 赤石脂 寒水石(各一两) 大贝母(七钱)共为末,干掺。(同上)


珠象散
(治痘后翻疤) 珍珠(腐制) 新象牙(各三钱) 僵蚕(二钱炒断丝) 儿茶(一钱五分)

共为极细末,用油胭脂调涂。毒水如注,渐渐收口。(同上)

拔毒散
(治痘后手足肩背痘毒痈肿) 五倍子(炒) 白芨 白蔹(俱炙) 白芷(焙) 韶粉(各一两) 黄 柏(七钱炒) 乳香 末药(俱令研) 大黄(炒) 黄丹(各五钱) 雄黄(三钱另研) 共为细末,蜜水调搽。(同 上)

凡痘毒生在要处,恐致带疾。令其母嚼烂生黄豆,浓敷之即消。(《图经》)

灭瘢散
小儿痘疮才愈,毒瓦斯尚未全散,疮痂难落,其瘢犹黯,或凹或凸。当用韶粉(一两)、轻粉(一字)

和匀研,炼猪脂油,调膏涂之。(《求嗣秘书》)

疹隐不出
观音柳(五钱)煎汤去渣,候半温,用芫荽醮,擦即出,神效无比。洗时忌涂头面,又忌夜间洗,

盖疹昼发而夜敛也。(《痘疹约言》)

疹发不出头脸肿胀气喘命在须臾者
大葱头连须捣烂,放在大铜盆内,上用木架架之,再用大被单罩盖,停留,

大人抱定小儿,睡在上面,然后将滚水冲入葱盆内,热气蒸熏。俟稍温,即抱出,切不可露一丝之风,直待汗干,即全 愈矣。(《奇方类编》)

十种隐疹
锻石研极细末,和醋浆水,涂疹上。(《痘科选粹》)


一切风疹
水煮芒硝汤拭之。(《梅师方》)


风疹百治不效
白矾末(五两) 酒(三盒) 童溺(一升) 煎如稀糊,以绵蘸,于上轻轻揩之。(《蔡氏秘 宝》)


痧疹咽喉肿痛
(不拘初起回后) 苦参(三钱) 白僵(二钱) 共研细末吹入。(《孟氏幼科》)


疹痧 麻不出
酒煎胡荽数沸,勿令泄气,候冷去滓,微微从项以下,喷身令遍,除头面勿喷,盖覆令暖,即 出。(《陶氏别 》)


闷痧
分开顶门,有红筋红瘰,挑破即出。(《保赤良方》)


痧后鼻中出血不止
韭菜煎汤,乘热熏鼻即止。(《袖珍方》)


痧后口疮牙疳
人中白(五钱 ) 寒水石(三钱,井水飞细) 僵蚕(一钱) 飞青黛(二分) 冰片(一 分)

共为细末。先以苦茶拭口,随搽此药。富贵之家,加牛黄二分研入,其效更速。(《孟氏直言》)
凡出痧痘服药者,引子戒用笋尖、荔枝壳、樱桃核等物,记之,慎之。(《本草纲目》)

风 痧子
盐蒲包,烧灰,泡汤洗擦患处,三四次愈。(《新集良方》)


痘入目
鸡蛋壳烧研,入片脑少许点之。(《鸿飞集》)


疹生翳
朱砂(一钱) 粉霜(八分) 为末。少许倾入耳内。(同上)

一方,用黄丹、轻粉(各等分)为末,吹少许入耳内。左患吹右耳内,右患吹左耳内,翳自退。(《卫生备要》)

赤 如疮
瘙痒甚则杀人。羚羊角磨水摩之,数百遍为妙。(《肘后方》)



黄连 黄柏 五倍子 地骨皮 甘草(各等分) 共研为末,干掺之。(《传心 》)


消 化毒
凡面目、身体生 ,或痒、或HT 子起,肿不治,能害人。羚羊角烧灰研细,以鸡子清或水和,涂 极 效。(《济生方》)

一方,用蚕沙煎汤洗亦妙。(《杨氏家藏方》)

痘疹禁忌
一忌外来生人、僧道尼姑、不洁妇人、孝服人、疾病患,俱不可令其辄入房内。

一忌食冷水、瓜果梅桃、鱼蚬诸鲜物、炙爆物、酸辣毒物,作燥之物。
一忌食猪、羊、鸡、兔、野味异味,盐、醋五辛等物,四十九日之后无忌。
一忌 饼糯粽、粘腻坚韧难化诸物,俱不可与食。
一忌不可过饱过暖,亦不可受寒、受客热。
一忌卧处切忌幽暗,切忌有壁风。
一忌扫房屋、致尘灰飞扑。
一忌不可动沟渠,启溷厕,出粪浇粪。俱(《传家宝》)

痘疹防触臭气
(十四) 房中淫液气 妇女经血气 孤臭漏腋气 酒醉荤腥气 微烂蒸湿气 泼粪淋尿气 烹 煎油腻气 一切臊秽气 蚊烟毒药气 葱蒜韭薤五辛气 硫黄火炮火药气 误烧油发鸟兽皮毛气 炒制一切药味气 远 行染带一切汗杂气 焚烧脑麝诸香气 凡此臭气有触犯者,立见变异,慎之,慎之。出痘之家,必须预防其患。多用胡荽捣汁和酒,各处喷之。门户墙壁、

帏帐床榻,皆令喷过,甚能辟臭气。保幼者,不可不留心也。
(《医镜》参《痘疹全书》)
【目录】卷六·幼科【篇名】孩疮属性:
胎疮满头
用水边乌 树根晒,研入雄黄末少许,生油调搽。(《婴孩宝鉴》)


胎癣
小儿头生疮,手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