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枝汤。倍芍加饴绝妙方。饴取一升六两芍。悸烦腹痛有奇长。
程扶生曰。伤寒二三日。邪尚在表。未及传里之时。悸则阳虚。烦则阴虚。故以芍药之
苦以
而姜、桂等又能托邪外出。此为阴阳两虚之人而立一养正驱邪法也。
张令韶曰。经隧之血脉。流行不息。今寒气入而稽迟之。入阳络则阳脉涩。入阴络则阴
脉弦
枢机利则经隧之血脉通矣。通则不痛也。
蔚考。金匮黄 建中汤有加减法。小建中汤无加减法。今查内台方议亦有加减。未知为
年久
者。
胡、地骨皮。



<目录>卷三\太阳方

<篇名>大柴胡汤

属性:治太阳病未解便传入阳明。大便不通。热实心烦。或寒热往来。其脉沉实者。以
之。
柴胡(半斤) 半夏(半升) 芍药(三两) 黄芩(三两) 生姜(五两) 枳实(四

上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温服一升。日三服。一方。用大黄二
两。
歌曰 八柴四枳五生姜。芩芍三分二大黄。半夏半升十二枣。少阳实证下之良。
蔚按。凡太阳之气逆而内干。必藉少阳之枢转而外出者。仲景名为柴胡证。但小柴胡证
心烦
郁微烦。曰心下痞硬。以此为别。小柴胡证曰喜呕。曰或胸中烦而不呕。而大柴胡证不独不
呕。而且呕吐。不独喜呕。而且呕不止。又以此为别。所以然者。太阳之气不从枢外出。反
从枢内入于君主之分。视小柴胡证颇深也。方用芍药、黄芩、枳实、大黄者。以病势内入。
必取苦泄之品以解在内之烦急也。又用柴胡、半夏以启一阴一阳之气。生姜、大枣以宣发中
焦之气。盖病势虽已内入。而病情仍欲外达。故制此汤。还藉少阳之枢而外出。非若承气之
上承热气也。汪 庵谓加减小柴胡、小承气而为一方。未免以庸俗见测之也。



<目录>卷三\太阳方

<篇名>柴胡加芒硝汤

属性:治伤寒十三日不解。胸胁满而呕。日晡所发潮热。已而微利。此本柴胡证。
下之而不得利。今反利者。知医以丸药下之。非其治也。潮热者实也。先宜小柴胡以解
外。
柴胡(二两十六铢) 半夏(二十铢) 黄芩(一两) 甘草(一两) 生姜(一两) 人
上八味。以水四升。煮去二升。去滓。内芒硝。更煮微沸。分温再服。(此药剂之最轻
者。
歌曰 小柴分两照原方。二两芒硝后入良。误下热来日晡所。补兼荡涤有奇长。(此歌
照内
蔚按。小柴胡汤使太阳之气从枢外出。解见原方。兹云十三日。经尽一周。既来复于太
阳。
满而呕者。阳明之阖不得少阳之枢以外出也。日晡所者。申酉戌之际也。阳明旺于申酉戌。
故应其时而发潮热。热已微利者。阳明之气虽实。其奈为丸药所攻而下陷。陷者举之。用小
柴胡汤以解外。解寓升发之义。即所以举其陷而止其利也。又加芒硝者。取芒硝之咸寒以直
通地道
其义深矣。



<目录>卷三\太阳方

<篇名>桃仁承气汤

属性:治太阳病不解。热结膀胱。其人如狂。血自下者愈。其外不解者。尚未可攻。
当先解外。外已解。但小腹急结者。乃可攻之。宜此方主之。
桃仁(五十个) 大黄(四两) 甘草(二两 生。) 桂枝(二两) 芒硝(二两)
上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半。去滓。内芒硝。更上火微沸。下火。先食。温服五合。

歌曰 五十桃仁四两黄。桂硝二两草同行。膀胱热结如狂证。外解方攻用此汤。
蔚按。张令韶谓太阳有气有经。其气从胸而出入。其经挟脊入循膂而内络膀胱。如病邪

则为桃仁承气汤证。太阳之腑曰膀胱。在小腹之间。为血海之所。膀胱有津液而无血。
而与

其仁微苦而涌泄。为行血之缓药。得大黄以推陈致新。得芒硝以清热消瘀。得甘草以主持于
中。俾诸药遂其左宜右有之势。桂枝用至二两者。注家以为兼解外邪。而不知辛能行气。气
行而血乃行也。(男蔚按。内经曰。血在上喜忘。血在下如狂。)



<目录>卷三\太阳方

<篇名>柴胡加龙骨牡蛎汤

属性:治伤寒八九日下之。胸胁满。烦惊。小便不利。谵言。一身尽重不可转
柴胡(一两半) 龙骨(一两半) 黄芩(一两半) 生姜(一两半) 人参(一两半)
茯苓(一两半) 铅丹(一两半) 牡蛎(一两半) 桂枝(一两半) 半夏(一两半) 大
枣(六枚)
上十二味。以水八升。煮取四升。内大黄。更煮一二沸。去滓。温服一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