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卷之七\第九门

<篇名>二姓不传散

属性:苍术(七两,以竹篮水中洗净,不须去皮) 干葛(三两半) 甘草(一两七钱半)
上为细末,每服三钱,水一盏,煎至八分服。若细切葱头与茶同点,见效尤速,酒调亦得。



<目录>卷之七\第九门

<篇名>伤寒鼻塞,出清涕不已

属性:香白芷(一两) 荆芥(一钱重)
上为末,腊茶清调服,如不用荆芥,薄荷一钱亦佳。



<目录>卷之七\第九门

<篇名>治腠理不密,易致感冒

属性:只当先服此药,感冒自退。石叔访监丞云∶得之于一相识,亲服取
效,后以治数人,其病皆愈。
附子(炮,去皮脐) 苁蓉(酒浸一宿,焙干) 细辛 五味子
上等分为粗末,以四味黄 建中汤相对,合和令匀,如本方煎服,不过三、四服即安。



<目录>卷之七\第九门

<篇名>大黄龙丸

属性:治中暑,身热头疼,状如脾寒,或半热半寒,或寒热往来,或烦渴呕泄,昏闷不省,或
不能饮食,此方曾合治暑甚妙。尝有中 已昏欲死者,灌之立苏,李子英传。
舶上硫黄 硝石(各一两) 白矾 雄黄 滑石(各半两) 白面(四两,飞罗者)
上五味研为极细末,入面在内,滴水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十丸至二、三十丸,新汲
水下,小几黍米大。如无硝石,以盆硝代之。



<目录>卷之七\第九门

<篇名>治中暑

属性:不拘老少,皆可服,朱子新传。
不蛀皂荚,不计多少,刮去黑皮烧,烟欲尽,用盆合于地上,周回用土遮缝,勿令透烟,
每一两皂角灰,用甘草末六钱,每服一钱,新汲水调下。如气虚人温浆水调下;昏迷不省者,




<目录>卷之七\第九门

<篇名>水瓢丸

属性:治冒暑毒,解烦渴。中书何舍人希深方。
乌梅肉(四两) 甘草 青盐(各二两) 干木瓜 檀香 白茯苓(各一两) 麝香(三
钱半,蜜
上除麝香别研,余并为细末,炼蜜为丸,每两作三十丸,每服一丸,含化或新汲水温汤
嚼下,不拘时候(“汤”原版作“水”,恐非)。



<目录>卷之七\第九门

<篇名>黄龙丸

属性:半夏(半斤,酽醋一斗,浸三日,入银器中慢火熬,醋尽取出,新汲水洗,晒干) 甘
草一两
上二味为末,生姜自然汁和丸,梧桐子大,食后新汲水下三十丸至五十丸。



<目录>卷之七\第九门

<篇名>冷香汤

属性:治夏秋暑湿,恣食生冷,遂成霍乱,阴阳相干,脐腹刺痛,胁肋胀满,烦躁引饮无
王元礼传。
良姜 檀香 甘草(炒,令赤) 附子(炮裂,去皮脐,各二两) 丁香(二钱) 川
姜(三分,炮) 草豆蔻(五个,去皮,面裹煨)
上为细末,每用药末五钱,水二升,煎十数沸,贮瓶内,沉井底,作熟水服,大能消暑




<目录>卷之七\第九门

<篇名>十叶香薷饮

属性:治脾胃不和,乘冒暑气,心腹膨闷,饮食无味,呕哕恶心,五心潮热,力乏体
服之,常服消暑健脾进饮食。傅公实方。
香薷叶(一两) 人参(去芦) 白术 陈皮(温汤浸少时,去白) 白茯苓 黄 (去
芦) 浓朴(去粗皮,切碎,生姜自然汁拌和,炒至黑色) 干木香 白扁豆(炒,去壳) 甘
草(炙,以
上为粗末,每服三钱,水一盏,枣一枚,同煎至七分,去滓,不拘时候服



<目录>卷之七\第九门

<篇名>龙须散

属性:治冒暑伏热,心膈燥闷,饮食过度。
甘草(一两半,炙) 五倍子 飞罗面(各二两) 白矾(枯,一两) 乌梅(二两,
去仁,不去核)
上为细末,每服二大钱,新汲水调下。此方即吕显谟家濯热散。



<目录>卷之七\第九门

<篇名>玉壶丸

属性:治中暑玉壶丸。
舶上硫黄 焰硝 滑石 白矾(各一两)
上四味捣罗为细末,入上等白面六两,拌和令匀,用新汲水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
十丸,新汲水吞下。如闷乱欲死者,以水调灌之立苏,其效如神。



<目录>卷之七\第九门

<篇名>治暑逡巡、闷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