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白汤下。名通关
丸。)丸号通关能利水。又名滋肾补阴虚。(原方为肺痿声嘶喉痹咳血烦躁而设东垣借用以治
癃闭喘胀。)
陈修园曰。溺窍一名气门。以溺由气化而出也。气者阳也。阳得阴则化。若热结下焦。
上无口渴之症。以此丸清下焦之热。则小便如涌矣。此证若口渴。宜济生肾气丸。金匮瞿麦
丸主之。然又有巧法焉譬之滴水之器。闭其上窍。则下窍不通。去其上窍之闭。则水自流矣。
用补中益气汤或吐法。甚妙。又于利水药中。入麻黄之猛。能通阳气于至阴之地。配杏仁之
降。俾肺气下达州都。此从高原以导之。其应如响。虚人以人参麻黄各一两水煎服。亦妙。
夏月以苏叶防风杏仁各三钱水煎温服。覆取微似汗亦妙。



<目录>卷上\补可扶弱

<篇名>六一散

属性:一名天水散。治夏时中暑。热伤元气。内外俱热。无气以动。烦渴欲饮。肠胃枯涸者。
又能催生。下乳积聚水蓄。里急后重。暴注下迫者宜之。加朱砂三钱。名益元散。
六一散中滑石甘。热邪表里可兼探。(滑石六两甘草一两为末。灯心汤下。亦有用新汲
水下者。)益元(散。)再入朱砂研。(加朱砂三钱。名益元散。)泻北元机在补南。
柯韵伯曰。元气虚而不支者死。邪气盛而无制者亦死。今热伤元气。无气以动。斯时用
参以补气。则邪愈甚。用苓连以清热。则气更伤。惟善攻热者。不使丧人元气。善补虚者。
不使助人邪气。必得气味纯粹之品以主之。滑石禀土冲和之气。能上清水源。下通水道。荡
涤六腑之邪热。从小便而泄矣甘草禀草中冲和之性。调和内外。止渴生津。用以为佐保元气。
而泻虚火。则五脏自和矣。然心为五脏主。暑热扰中。神明不安。必得朱砂以镇之。则神气
可以遽复。凉水以滋之。则邪热可以急除。此补心之阳。寒亦通行也。至于热利初起。里急
后重者宜之。以滑可去着也。催生下乳积聚蓄水等症。同乎此义。故兼治之。是方也。益气
而不助邪。逐邪而不伤气。不负益元之名矣。宜与白虎生脉三方。鼎足可也。
○泄可去闭(邪盛则闭塞不通。必以泄剂。从大便逐之。)



<目录>卷上\补可扶弱

<篇名>备急丸

属性:治寒气冷食稽留胃中。心腹满痛。大便不通者。
姜豆大黄备急丸。(干姜大黄各二两。巴豆一两。去皮研如脂。和蜜丸如豆大。密藏勿
泄气候用。每服三四丸。滚水或酒下。)专攻闭痛及停寒。兼疗中恶人昏倒。阴结垂危得此
安。
柯韵伯曰。大便不通。当分阳结阴结。阳结有承气更衣之剂。阴结又制备急。白散之方。
金匮用此治中恶。当知寒邪卒中者宜之。若用于温暑热邪。速其死矣。是方允为阴结者立。
干姜散中焦寒邪。巴豆逐肠胃冷积。大黄通地道。又能解巴豆毒。是有制之师也。然白散治
寒结在胸。故用桔梗佐巴豆。用吐下两解法。此则治寒结肠胃。故用大黄佐干姜巴豆。以直
攻其寒。世徒知有温补之法。而不知有温下之法。所以但讲虚寒。而不议及寒实也。



<目录>卷上\补可扶弱

<篇名>三一承气汤

属性:即大承气汤(方见真方歌括上卷阳明编。)加甘草二钱。
陈修园曰。仲景三承气汤。尽美尽善。无可加减。刘河间于此方加甘草一味。便逾仲景
矩。然意在调胃。于外科杂症等颇亦相宜。视陶节庵六一顺气汤。更高一格。
又按张宪公云。承者。以卑承尊而无专成之义。天尊地卑。一形气也。形统于气。故地
统于天。形以承气。故地以承天。胃。土也。坤之类也。气。阳也。干之属也。胃为十二经
之长。化糟粕。运精微。转味出入。而成传化之府。岂专以块然之形。亦惟承此干行不息之
气耳。汤名承气。确有取义。非取顺气之义也。宪公此解。超出前人。故余既录于真方歌括
后。而又重录之。愈读愈觉其有味也。惜其所着伤寒类疏。未刊行世。宪公讳孝培。古吴人
也。



<目录>卷上\补可扶弱

<篇名>温脾汤

属性:主治锢冷在肠胃间泄泻腹痛。宜先取去。然后调治。不可畏虚以养病也。
温脾桂附与干姜。朴草同行佐大黄。泄泻流连知痼冷。温通并用效非常。(附子干姜甘
草桂心浓朴各二钱。大黄四分。水二杯。煎六分服。)
喻嘉言曰。许叔微制此方。深合仲景以温药下之之法。方中大黄一味不用。则温药必不
能下。而久留之邪。非攻不去。多用恐温药不能制。而洞泄或至转剧。裁酌用之。真足法矣。



<目录>卷上\补可扶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