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腹者,应虑蜂螫沉石之虑(蜂螫,遍身刺痛也,沉石,皮肉四烂也),起于手足者,不免有罄笔之罹,起于阳球者,预宜防脱囊之害。玉函云:天花结果庆奇全, 杌归门痘倒颠,不是渠塘番汹浪,便教关节结痈缠。为父母者,庶几慎之。
卷之五・心脏部三 痘疮(中)
发热
疮疹发热,与伤寒相似,但伤寒只见一经形证,若疮疹则面燥腮赤,呵欠顿闷,乍凉乍热,多睡咳嗽,喷嚏惊悸,吐利手足稍冷, 凉耳凉也。然发热者,疮疹常候也,不可尽除之,但热微毒亦微,热甚毒亦甚。
初发热时精神清爽,唇鼻滋润,更无他证者,此热在表,其疮必疏,不须施治。初发热时浑身壮热,然不渴,清便自调,此邪在表,拂郁于皮肤之间,宜以轻扬之剂发之,升麻葛根汤主之(初热),甚则羌活汤主之(本条)。
初发热时,其热烙手,目赤鼻干唇燥,小便赤,大便秘,烦闷不安,此表里俱热,毒瓦斯壅遏,宜发表攻里,双解散主之(初热)。初发热时,表不大热,其人烦躁不安,此热在里也,以三黄丸微利之(本条)。初发热时,或乘疫疠之气,人参败毒散主之(初热)。初发热时,或为风寒所袭,出不快者,桂枝葛根汤、羌活汤、双解散去大黄主之(三方俱见初热)。
痘疮之证,其初不免于发热者,未出,毒邪在里,煎熬气血,熏蒸脏腑而然,疮既现形,则毒泄而热解,所以疮出热退者,疮本必疏。若疮已出,热不少减,此毒蕴于中,其势方张,其疮必密,宜急解其毒,连翘升麻汤(见形)加防风、荆芥穗、地骨皮,或解毒防风汤(大法)加升麻,或东垣鼠粘子汤(见形)兼服代天宣化丸(预防),服药之后,疮或不出,或再出,其热顿减者,为气和也。热若不减,疮渐加多,再消详大小便何如,大便不通,七物升麻丸(初热)。
小便不利,连翘汤(小便不利)。小大便俱不通,八正散(小便不利)。自利者,黄芩汤(自利)加白头翁、酒黄连、调赤石脂末,里气和,毒解矣。
如更加渴,烦躁不已,或谵妄,或腹胀满气促,或自利不止,手足厥冷,此逆证勿治。如疮已出,但微发热,不须治之,盖疮疹属火,非热不能成就也(以上见形而热)。
钱氏云:有大热,则当利小便。小热当解毒。大热,谓身热脉实,大小便秘,津液燥而渴,惧其变生他疾,故利小便,八正散、通关散,大便润者连翘汤(三方俱见小便不利),导赤散(心)加人参、麦门冬,使心火有所导引,则虽不用冷药,热亦自减去矣,疮痘不至热过,不为冷误,甚为良法。小热解毒之说,谓小热不解,大热必生,利其小便、则虑损气,故但可解毒而已,甘桔汤(咽喉)加牛蒡子、荆芥穗(以上起发而热。)
如疮浆脓已成,毒瓦斯已尽,又复发热者,俗呼为干浆,不须施治。
如结痂之后,其热不退者,此邪气未尽,正气未复,热微者不须治之,热甚者当视其虚实。
羌活汤羌活 川芎 防风 山栀子 龙胆草 当归(各等分) 甘草(减半)
上锉细。加薄荷叶少许,淡竹叶水一盏,煎七分,去滓,温服无时。
加味葛根汤 治痘失表,发热谵语。
升麻 葛根 赤芍 甘草 桔梗 柴胡 荆芥 防风 连翘 牛蒡子 木通上,水煎服。
如圣汤 治痘已出,身热如火。
紫草 升麻 葛根 白芍 甘草 木通 猴梨各等分,加姜一片,葱白三茎,水煎,热服。心烦,加麦门冬、赤茯苓。烦渴,加生脉散。七八九日身如火者,加酒炒黄芩、地骨皮。
柴胡麦门冬汤 治痘壮热,经日不退。
柴胡 麦门冬 甘草 人参 玄参 龙胆草上,水煎服,热退,即止。一方,无人参。
〔丹〕胡宅痘疮发热,此血少有余毒也。
陈皮 白术 当归身 白芍药(各三钱) 牛蒡子(研破,炒,二钱) 木通 犀角 生甘草 川芎(各一钱半)
上,分六帖,水盏半煎,食前,稍热服。
〔活〕连翘散 治一切热,兼治疮疹如神。
连翘 防风 栀子 甘草(各等分)
上为末。水煎服。(海藏云,治热在外而不厥,此少阳药也。)
易老云凉膈去大黄、芒硝者,能解六经中热,此不惟解热,治小儿 疹热候,亦使发之,则本药与防风荆芥二物各半,白水煎服。
〔河〕栀子金花丸黄芩 黄连 黄柏 山栀(炒。各等分)
上为末。滴水、丸如豆子大。每服五丸,白汤下。
〔钱〕三黄丸 治诸热。
黄芩(半两) 大黄(煨) 黄连(各二钱半上为细末。糊丸,绿豆大。每服五七丸至十五二十丸,食后,米饮送下。
上,钱氏云:有小热者解毒。海藏谓:解毒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