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9-医藏 -02-儿科

19-幼幼集成-第39页



正在加载语音引擎...

煎浓滚,热服。

桃仁承气汤
治外证已解,大便黑,小便利,为瘀血证。

锦庄黄(二钱五分) 白芒硝(一钱五分) 嫩桂枝(一钱) 光桃仁(十粒) 炙甘草(一钱)
水煎滚热,空心服。
凡用三承气者,须以手按病患,自胸至小腹,果有硬处,手不可近,又看其舌之燥滑何如。然后分别当急 下者,宜大承气汤;可少与者,宜小承气汤;宜微和胃气者,调胃承气汤。此以仲景圣法用之也。

小建中汤
治伤寒腹中急痛,阴阳相乖。

嫩桂枝(一钱) 白芍药(二钱) 炙甘草(一钱) 新饧糖(五匙) 老生姜(五片) 大红枣(三枚)
净水浓煎,半饥服。
阴证腹痛,不大便,桂枝芍药汤;腹痛甚,桂枝大黄汤;腹痛自利,小便清白,宜四逆、理中。

黄 建中汤
治伤寒汗后身痛,脉迟弱者。

炙黄 (一钱五分) 炒白芍(二钱) 青化桂(一钱) 炙甘草(一钱) 老生姜(五片) 大红枣(五枚)
煎好,入饧糖三匙,再煎一沸服。若微溏泄者,或呕者,皆不用。
汗多耗损阴气,不能荣养筋骨,故痛,阳虚故脉迟,汗后故脉弱。此乃创建中气,使生长荣卫,通行津液,
则表不虚,而身痛自愈。

理中汤
治太阴即病,自利不渴,寒多腹痛。

人参片(二钱) 漂白术(三钱) 炮干姜(一钱) 炙甘草(一钱)
净水浓煎,温凉徐服。

真武汤
治汗发过多,心下悸,头眩,身 ,振振欲擗地者。

熟附片 白芍药 白云苓(各二钱) 漂白术(一钱五分) 老生姜(二钱)
净水浓煎,温凉得中服。
心亡津液,肾气欲上而凌心,故悸;汗多亡阳,虚邪内动,故眩 欲擗地。真武者,北方之神,能司水火,
不使蛟龙起陆者也。

白通汤
治少阴下利,无脉。

熟附子(三钱) 白干姜(一钱五分) 鲜葱白(三茎)
净水浓煎,冷服。
少阴主禁固二便,寒邪居之,则失其权矣,故下利。葱白所以通阳气也,姜附所以散阴寒也,能散能通,
差足尽少阴之职。服此汤利不止,复厥逆无脉,干呕而烦,即加童便半杯,猪胆汁五匙服之。脉微续者生,脉 暴出者死。

麻黄附子细辛汤
治少阴病,始得发热,脉沉。

净麻黄(三钱) 熟附片(三钱) 北细辛(一钱)
净水煎浓,温冷服。
病发于阴,当无热,有热者,乃太阳经表里相传之证也。少阴虚,则太阳之邪由络直入,其不尽入者,留为 表热,故用麻黄以发汗,辛、附以温中,中外互攻,而贼邪自服矣。

四逆汤
治阳气亢极,血脉不通,四肢厥逆在臂胫之下。若阴证则上过乎肘,下过乎膝矣。

北柴胡 白芍药 小枳实 炙甘草(等分)
净水浓煎,远热服。
阳邪传入于阴,里有结热,阳不能伸于四末,故四逆而不温,用枳实所以破结气而除里热,用柴胡所以升发 真阳而回四逆,甘草和不调之气,芍药收失位之阴。夫伤寒以阳为主,四逆则有阴进之象,若用苦寒下之,必致 阳益亏失,故用此方。

甘草泻心汤
治呃逆脉洪大,心火上奔,肺不得纳。

炙甘草(二钱) 正川连(五分) 法半夏(一钱) 片黄芩(一钱) 官拣参(一钱) 白干姜(一钱)
老生姜(一钱) 大红枣(五枚)
净水浓煎,对人参汤服。
胃寒呃逆,脉微细,干姜、半夏、丁香、柿蒂治之;若因失下,大便实者,小承气汤治之。

玄参升麻汤
治发 咽痛。

黑玄参(一钱五分) 绿升麻(一钱) 炙甘草(一钱)
净水浓煎,热服。

阳毒升麻汤
治赤 狂言,吐脓血。

绿升麻(一钱五分) 真犀角(一钱) 鲜射干(一钱) 片黄芩(一钱) 官拣参(一钱) 炙甘草(八分)
净水浓煎,对人参汤热服。
阳证误温,当汗失汗,当下失下,或下 早邪热入胃,或下迟热留胃中,皆致发 。赤者二方可治,紫黑必死。
世有内伤发 者,胃气极虚,一身之火,浮游于外,宜补以降之,此证人多不识。

桃仁汤
治狐惑声哑。

光桃仁(二十粒) 槐花子(二钱) 陈艾叶(一钱) 大红枣(三枚)
净水久煎极浓,空心热服。
狐惑者,失汗所致,食少胃空,虫咬其脏,则上唇生疮为惑,虫食其肛,则下唇生疮为狐。其候齿燥声哑 恶食,面目乍赤乍白乍黑,舌上白苔,唇黑,四肢沉重,喜眠。服此须臾,以黄连犀角汤清之。

黄连犀角汤
服桃仁汤后服此。

真犀角(三钱) 正川连(二钱) 肥乌梅(四个) 南木香(三分)
净水浓煎,磨木香冲服。

雄黄锐散
治虫食肛狐惑证。

明雄黄 光桃仁 干苦参 正川连 青葙子(各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