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王烂疮及恶疮。
秫米散方
秫米 竹筱(等分)
上件药烧灰,细研为散,以田中禾下水调涂之,立效。
《圣惠》治小儿王烂疮初患,一日内色变,二日 浆出,或四畔时赤、渐长。若 浆匝身,即不可疗。其状如汤 火烧,宜速用
黄连散方
黄连(末) 胡粉(各一两)
上件药细研令匀,以生油调涂之。
《圣惠》治小儿王烂疮初起, 浆似火烧疮,宜用此方。
上用桃仁,汤浸去皮,捣令烂,以面脂和涂之。
《圣惠》又方 上以吴茱萸,酒煎汁涂之。
《圣惠》又方 上以赤地利捣末,用酥和涂之。(出华山,春夏生,苗作蔓绕草大,上茎赤,叶青似荞麦叶,七月开白花,亦如荞 麦,根如菝 ,亦如山荞麦。《本草》云∶所在山谷有之。)
《婴孺》治小儿王灼恶疮,一身如麻豆者,戴脓汁,乍痛乍热乍痒方。
甘草 芍药 白蔹 黄芩(各三分) 黄连 黄柏(各四分)
上为末,蜜和涂之,日再。亦可作汤洗之良。乃《圣惠》治王烂疮药,但《圣惠》以甘草、芍药、白蔹各 三分,以黄芩、黄柏、黄连各半两。
《婴孺》治小儿王灼疮方。
上烧古屋柱作炭,杵末敷之。
【目录】卷第三十七【篇名】火灼疮第十五属性:《千金》治小儿火灼疮,一身尽有如麻豆,或有脓汁,乍痛乍痒方。
甘草(炙) 芍药 白蔹 黄芩 黄连 黄柏 苦参(各半两)
上七味末之,以蜜和敷之,日二夜一。亦可作汤洗之。《千金翼》除苦参,只六味,余皆同。
《千金翼》治小儿火疮方。
上熟煮大豆浓汁温浴之,亦令无瘢。
《千金翼》又方 上以蜜涂之,日十遍。
《兵部手集》小儿火灼疮,一名 浆疮,一名火烂疮。
上用酒煎茱萸,拭上。
【目录】卷第三十七【篇名】黄肥疮第十六属性:《巢氏病源》小儿口下黄肥疮候∶小儿有涎唾多者,其汁流溢浸渍于颐,生疮黄汁出,浸淫肥烂。挟热者,
疮汁则多也。
《千金》治小儿口下黄肥疮方。
上取 羊髭烧作灰,和腊月猪脂敷之,角亦可用。
《千金》治口下肥疮方。
上熬灶上饭令焦,末敷之。
【目录】卷第三十七【篇名】浸淫疮第十七属性:《巢氏病源》小儿浸淫疮候∶小儿五脏有热,熏发皮肤,外为风湿所折,湿热相搏,身体发疮,初出甚小,
后有脓汁,浸淫渐大,故谓之浸淫疮也。
《千金》治小儿浸淫疮方。
灶中黄土 发灰 上二味各等分末之,以猪脂和敷之。
《外台》∶《备急》疗小儿浸淫疮方。
上烧艾作灰敷之。《千金》同。
《外台》∶《备急》又方 上以牛屎烧作灰敷之。《千金》同。
《简要济众》治小儿浸淫疮,疼痛不可忍,发寒热方。
上刺蓟末,新水调敷疮上,干即易之。
《圣惠》治小儿浸淫疮,渐展不止方。
鲫鱼(一枚,长三寸者) 豆豉(一盒)
上件药捣如膏涂之。亦疗马鞍疮。若或先起四肢,渐向头面者,难治也。
《圣惠》又方 上以鸡冠血涂之。
《圣惠》又方 上煎鲫鱼膏涂之。
《圣惠》又方 上以生鲫鱼薄切大片,和盐贴之。
《婴孺》治浸淫疮方。
上取胡燕窠烧灰,水和敷之。
张涣
苦瓠散方
治身体风湿发疮,脓汁浸淫渐大。
干苦瓠(一两) 蛇蜕皮(烧灰) 露蜂房(炙。各半两) 梁上尘(半合)
上件药捣,罗为细末,每用半钱,以生油调涂疮上。
【目录】【篇名】卷第三十八属性:(头疮冻痱)凡十八门 【目录】卷第三十八【篇名】头疮第一属性:《巢氏病源》小儿头疮候∶有腑脏有热,热气上冲于头,而复有风湿乘之,湿热相搏折血气而变生疮也。
《婴童宝鉴》∶小儿头疮,是六阳受热而为之,六阳之脉食在于头,故热乘于阳不流而为之也。
《千金》治小儿一切头疮久即疽,痒不生痂。
藜芦膏方
藜芦 黄连 雄黄 黄芩 松脂(各二两) 猪脂(半斤) 矾石(五两)
上七味末之,煎令调和,先以赤龙皮、天麻汤洗讫,敷之。(赤龙皮 木皮是也。)
《千金》治小儿头疮经年不瘥方。
松脂 苦参 黄连(各一两半) 大黄 胡粉(各一两) 黄芩 水银(各一两六铢) 矾石(半两) 蛇床子(十 八铢)
上九味末之,以腊月猪脂和研水银不见星敷之。
《千金》又方 上取大虫脂敷之,亦治白秃。
《千金翼》治小儿头疮方。
胡粉(一两) 黄连(二两)
上二味捣为末,洗疮去痂,拭干敷之即愈,发即如前再敷。亦治阴疮。
《千金翼》又方 胡粉 白松脂(各二两) 水银(一两) 猪脂肪(四两)
上四味合煎去滓,内水银、胡粉搅令和调涂之,大人亦同。《圣惠》方同,仍先以胡粉入少水,与水银同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