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9-医藏 -02-儿科

16-幼幼新书-第490页



正在加载语音引擎...

与大人无异。经云∶五脏不和,
则九窍不通,六腑不和,则流结为痈,皆由寒热结搏。浅则为痈,甚则为疽。毒肿者挟风,又肿及寸者为疖。
邪热上冲于头面则生疮,结于皮肤间则成瘰 。气结于颈下则成瘿,病久不瘥则成 ,甚则成疳,本根一也。
《千金》
漏芦汤
治小儿热毒痈疽赤白,诸丹毒疮疖方。

漏芦 连翘(《肘后》用白薇) 白蔹 芒硝(《肘后》用芍药) 甘草(炙。各六铢) 黄芩 升麻 枳实(麸炒)
麻黄(去根节。各九铢) 大黄(一两)
上十味, 咀,以水一升半,煎取五合。儿生一日至七日取一合,分三服。八日至十五日取一合半,分三 服。十六日至二十日取二合,分三服。二十日至三十日取三合,分三服。三十日至四十日取五合,分三服。
(《肘后》治大人用漏芦、白蔹、黄芩、白薇、枳实、炙、升麻、甘草炙、芍药、麻黄去节各二两,大黄三两,十 物以水一斗,煮取三升。若无药,用大黄下之佳。其丹毒须针才去血。《经心录》无连翘,有知母、芍药、犀角各等分。)
《千金》
五香连翘汤
治小儿风热毒肿,肿色白,或有恶核、瘰 、附骨痈疽、节解不举,白丹走竟身中,白 疹瘙不已方。

青木香 薰陆香 鸡舌香 沉香 麻黄(去根节) 黄芩(各六铢) 升麻 枳实(麸炒) 连翘 海藻 射干(各 半两) 麝香(三铢) 大黄(二两) 竹沥(三合)
上十四味 咀,以水四升煮药,减半内竹沥,煮取一升二合。儿生百日至二百日,一服三合。二百日至期 岁,一服五合。一方不用麻黄。
《千金》治大人小儿痈肿方。
上用生猪脑敷纸上贴之,干则易,日三、四度。
《千金》又方 上用芥子末汤和,敷纸上贴。(《千金翼》以猪胆和涂。)
《千金》又方 上用白姜石末、蒜和捣,敷上瘥。
《千金》又方 上马鞭草捣,敷上即头出。
《千金翼》禁痈方。
咒曰∶痈非痈,疖非疖,土块矢,痈即灭。三七遍,取一土块摩肿上,传与病患,男左女右。
《圣惠》治小儿痈肿成疮,脏腑壅滞。
犀角散方
犀角(屑) 红雪 元参 赤芍药 荠 葳蕤 升麻(各半两) 甘草(一分) 麦门冬(三分,去心焙)

上件药捣,粗罗为散。每服一钱,以水一小盏,煎至五分,去滓,入竹沥半合,更煎一两沸,量儿大小,
不计时候,分减服之。
《圣惠》治小儿心肺热毒,攻于诸处,生痈疮及项腋下有结核,烦热疼痛,不得睡卧,宜服
吴蓝叶散方。
吴蓝叶 犀角(屑) 元参 川升麻 栀子仁 甘草 黄 (锉) 连翘子(各半两) 大青 黄芩(各一分) 川 大黄(三分,锉碎,微炒)

上件药捣,粗罗为散。每服一钱,以水一小盏,煎至五分,去滓,量儿大小,不计时候,分温服。
《圣惠》治小儿痈疮及丹毒疮疖。
漏芦散方
漏芦 麻黄(去根节) 连翘 川升麻 黄芩 川芒硝 甘草(各一分) 白蔹(三分) 大黄(一两,锉,微炒)

上件药捣,粗罗为散。每服一钱,以水一小盏,煎至五分,去滓,量儿大小,不计时候,分减温服。
《圣惠》治小儿痈疮脓溃,数日不止,致体虚烦热,头痛昏闷,
黄 散方。
黄 (锉) 防风(去芦头) 川升麻 羚羊角(屑) 白茯苓 甘草 地骨皮 人参(去芦头,各半两) 芎 (一分) 石膏(一两)

上件药捣,粗罗为散。每服一钱,以水一小盏,煎至五分去滓,量儿大小,不计时候,分减温服。
《圣惠》治小儿痈疮脓水出不尽,心中烦闷不已。
麦门冬散方
麦门冬(三分,去心,焙) 紫葛(锉) 黄 (锉) 川升麻 犀角(屑) 甘草(炙微赤,锉) 木通(各半 两)

上件药捣,粗罗为散。每服一钱,以水一小盏,煎至五分去滓,量儿大小,不计时候,分减温服。
《圣惠》治小儿痈疮,脏腑壅热太过,心神烦闷,大小便不通。
大黄散方
川大黄(锉碎,微炒) 川升麻 葵子 川朴硝(各半两) 栀子仁(一分)

上件药捣,粗罗为散。每服一钱,以水一小盏,煎至五分,去滓温服,以利为度,更量儿大小加减服之。
《圣惠》治小儿痈疮,脏腑涩滞。
大麻仁丸方
大麻仁(二两) 枳实(麸炒,微炒黄,去瓤) 甘草(炙微赤,锉) 木香(各半两) 川大黄(锉碎,微炒)

牛蒡子(微炒。各一两)
上件药捣,罗为末,炼蜜和丸如绿豆大。每服以熟水下十丸,以利为度,更量儿大小加减服之。
《圣惠》治小儿痈疮肿毒,热赤疹痛。
消肿散方
川大黄(生锉) 杏仁(汤浸去皮,别研) 盐花(各三分)

上件药捣,细罗为散。入杏仁,以新汲水和,稀稠得所,旋取涂疮肿上,干即易之,以效为度。
《圣惠》治小儿痈疮肿方。
上用益母草不限多少,锉碎,捣取汁,每服半合,量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