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9-医藏 -02-儿科

16-幼幼新书-第372页



正在加载语音引擎...

息香(别为末,澄去砂石,用无灰酒一升熬成膏) 香附子(去皮) 诃 黎勒(烧,取皮) 麝香(研。以上各二两)
上为细末,入研药匀,用安息香膏并炼白蜜和剂。每服旋丸如梧桐子大。早朝取井华水,温冷任意,化服 四丸,老、小儿可服一丸,温酒化服亦得,并空心服之。用蜡纸裹一丸如弹子大,绯绢袋盛,当心带之,一 切邪神不敢近。
太医局
小丁香丸
消积滞生冷、留饮宿食,止痰逆恶心、霍乱呕吐。治心腹胀满,胁肋刺痛,胸膈痞满,噎塞 不通。常服顺脾胃,进饮食。又治小儿吐逆不定方。

丁香(三两) 肉豆蔻(三十个) 木香(一两半) 五灵脂(一十二两) 巴豆(去皮出油,二百一十个)
上为细末,入巴豆令匀,面糊和令得所,丸如黍米大。每服五丸至七丸,温生姜汤下,橘皮汤亦得,食 后服。如霍乱吐逆,煎桃叶汤放冷下。小儿吐逆不定,三岁儿服三丸,五岁以下服四丸,用生姜桃叶汤下。
太医局
丁香散
治小儿胃虚气逆、呕吐不定,精神羸困,霍乱不安方。

丁香 藿香(去枝梗。各一分) 人参(半两,去芦头)
上件同杵,罗为散。每服一钱,水半盏,煎五、七沸,入乳汁少许去滓,稍热时时服,不计时候。
《谭氏殊圣》治小儿吐逆,下膈和胃。
紫朴散
方 上用浓朴去粗皮,以生姜汁炙令香熟,为细末。每服一字或半钱,米饮调下,温服。

《谭氏殊圣》治小儿吐逆不定方。
上用干姜炭火烧及八分,研如粉。每服一字至半钱,以蜜汤放冷,调下立效。
《婴孺》
王子汤
治小儿吐下不止方。

赤石脂(九钱) 黄连 甘草(炙) 干姜(各六铢) 黄芩(二钱) 胶(一挺,如指大) 黄蜡(一弹子大)
上以水三升煮取一升,纳蜡并胶令烊尽。为三服或四、五服,以意加减良。
《婴孺》治小儿吐下后,内虚气奔上,饮食呕逆而烦方。
浓朴(六分) 桂心(四分) 枳实(三个、炙) 生姜(二分)
上切,以水二升煎至一升一合,为三服。
汉东王先生《家宝》治婴孩、小儿乳食不化,腹急气逆。
塌气丸
方 巴豆(十片,是五个也) 胡椒(十粒) 丁香(十个) 青橘(十个,汤浸一宿,不去皮瓤,每个入巴豆半个,

胡椒一粒,丁香一个,麻线缠结之)
上用酽米醋一碗煮青橘,候醋干为度,取出,细切青橘,同诸药焙干为末,粟米糊为丸如粟米大。每服三 岁五丸,五岁七丸,七岁十丸。饭饮下,一日三服。
汉东王先生《家宝》治婴孩小儿吐逆不止。
羌活膏
方 羌活 独活(各去芦头) 人参 白茯苓 防风(蚕头者) 肉桂(去粗皮、不见火) 全蝎(炒) 水银(各一 两) 硫黄(三钱,同上项水银研令青色,各不见水银星方可用)

上为末,炼蜜为膏。每服旋与婴孩如黑豆大,二、三岁如龙眼核大,五、七岁如龙眼大,薄荷汤化下。

钱乙香银丸
治吐方。

丁香 干葛(各一两) 半夏(汤浸十次,切、焙) 水银(各半两)
上三味同为细末,将水银与药研匀,生姜汁丸麻子大。每服一、二丸至五、七丸,煎金银汤下,无时。
张涣
养中汤
方 养脾胃,治呕吐不止。

大附子(炮裂,去皮尖脐,一枚) 沉香 木香(各半两) 人参(一两) 官桂 半夏(汤浸七遍,焙干。各一 两)
上件捣,罗为细末。每服一钱,水一小盏,入生姜三片,煎五分去滓,放温时时服。
张涣
香参汤
方 消寒痰,治呕吐。

藿香叶 人参 舶上丁香皮 丁香 白茯苓(各一两) 青橘皮(去白) 木香 甘草(炙。各半两)
上件捣,罗为细末。每服一钱,水一小盏,入生姜二片煎至五分去滓,温服。
张涣
万安丹
方 治胃虚久吐。

半夏(汤洗七遍,焙干为末) 硫黄(末) 白术(炮为末。各一分) 朱砂(半两,细研,水飞) 附子(一枚,
炮制去皮脐,别捣为细末)
上件同拌匀,生姜汁和丸如黍米大。每服十粒,米饮下。
张涣
菖阳散
方 和心胃,治呕吐。

菖蒲(一两,一寸九节者) 丁香 人参 木香 檀香(各半两)
上件捣,罗为末。每服半钱至一钱,生姜自然汁少许同白汤调,放温令下。量儿大小加减。
张涣
匀气汤
方 宽中止呕吐。

白术(三分) 人参 丁香 木香 甘草(炙) 青盐 浓朴(生姜制,炒香熟。各半两)
上件慢火炒香熟为度,碾、罗为细末。每服半钱至一钱,沸汤点服。
张涣
温膈汤
方 匀气治呕逆。

丁香 草豆蔻(去皮用) 人参(去芦头。各半两) 青橘皮 槟榔 甘草(炙。各一分)
上件捣,罗为末。每服半钱至一钱,入生姜自然汁少许,温汤调下。
张涣
香朴散
方 调冷热,治呕吐 丁香 麦门冬(去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