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9-医藏 -02-儿科

1-保婴撮要-第21页



正在加载语音引擎...

或睡而露睛,手足指冷,或脾肺虚弱,咳 嗽吐痰,或虚热上攻,口舌生疮,弄舌流涎。若母有症致儿患此者,子母并服之。

加味归脾汤
去丹皮、山栀,即归脾汤治脾虚弱损,健忘惊悸等症。

人参 黄 茯神(去木。各一钱) 甘草 白术(炒。各一钱) 木香(五分) 远志(去心) 酸枣仁 龙眼肉 当归 牡丹皮 山栀(炒。各一钱)
上水煎服。
愚按∶前方若乳母忧思伤脾,血虚发热,食少体倦;或脾虚不能统摄,以致阴血妄行;或健 忘怔忡,惊悸少寐;或心脾作痛,自汗盗汗;或肢体肿痛,大便不调;或妇人经候不调,晡 热内热;或茧唇流注等症,致儿为患者,令子母俱服之。

加味逍遥散
去牡丹皮、山栀,即逍遥散。治肝脾血虚等症。

当归 甘草(炙) 芍药(酒炒) 茯苓 白术(炒) 柴胡(各一钱) 牡丹皮 山栀(炒。各七分)
上水煎服。
愚按∶前方若乳母肝脾血虚,内热寒热,遍身搔痒,肢体作痛,头目昏重,怔忡颊赤,口燥 咽干。或发热盗汗,食少不寐,或口舌生疮,耳内作痛,胸乳腹胀,小便不利,致儿为患,
尤宜用之。又治妇人阴虚发热,儿饮其乳,以致患疮者。

越鞠丸
治六郁饮食少思,或胸满吐酸,齿痛疮疥等症。

苍术 抚芎 香附 神曲(炒) 山栀(炒) 麦芽(炒) 山楂(各等分)
上各为末,水煮神曲、麦芽末糊丸,粟米大。每服百丸,白汤送下。

镇心丸
治急惊化痰镇心。

朱砂 龙齿 牛黄(各一钱) 铁粉 琥珀 人参 茯苓 防风(各二钱) 全蝎(七个,焙)
上为末,蜜丸,桐子大。每服一二丸,薄荷汤送下。

聚宝丹

乌蝎四君子汤
(二方见慢惊)


平胃散
(方见胃气虚寒)


益黄散
(方见噤风)


人参理中汤
(方见伤寒)


补中益气汤
(方见虚羸)


六君子汤
(方见内钓)


钩藤散
(方见慢惊)


地黄丸
(方见肾脏)


柴胡清肝散
(方见热症)


四物汤
(方见急惊)


小柴胡汤
(方见痉症)

【目录】卷三【篇名】盘肠气痛属性:小儿盘肠气者,痛则曲腰干啼,额上有汗,皆由肝经风邪所搏也。肝肾居下,故痛则曲腰。
干啼者,风燥其液,故无泪也。额上有汗者,风木助心火也。口闭足冷者,脾气不营也。下 利青粪者,肝木乘脾也,皆由产下澡洗受风冷所致,当服钩藤膏之类。若乳母及儿受寒邪者 ,用沉香汤之类。若儿额间有汗,口闭脚冷,乃虚寒也,用当归散或沉香降气汤之类。若面 赤唇焦,小便不通,小腹胀痛者,乃小肠热也,用人参汤送下三黄丸。若痛不止,煎葱汤淋 揉其腹,就以热葱熨脐腹间,良久尿出痛止;或以乳香、没药、木香各少许,水煎灌匙许。
若因乳母饮食停滞者,用保和丸;怀抱气郁者,加味归脾汤;怒动肝火者,加味逍遥散;子 母俱服之,并佳。
治验 一小儿曲腰啼叫,右腮青黑,此脐腹内痛,因脾土虚寒,肝木乘之也。用六君子加木香、钩 藤钩即愈。
一小儿因乳母大怒,亦患前症,面赤而啼,小便不利,用加味逍遥散加木通、车前子,母子 服之并愈。
一小儿啼叫面赤,手足不冷,用钩藤饮随愈。后因其母饮酒浓味,仍作啼,手足发热,又用 前药加生地黄而愈;后又面青,手足冷,啼叫吐泻,其粪腥秽,用助胃膏一服而安。
一小儿患前症,曲腰而啼,额间出汗,足冷唇青粪青,先用钩藤膏治愈。后复患,仍用钩藤 膏而痛减半,又煎葱汤熨洗其腹,腹痛遂安。
一小儿唇青足冷,啼声不绝,用助胃膏一服稍安。又食生冷之物,前症仍作,更泄泻不止,
先用六君子加木香、干姜一剂,乃去木香、干姜又二剂,其泻顿止,又用四君子少加升麻四 剂,饮食加进。
一小儿十四岁,腹痛吐泻,手足常冷,肌体瘦弱。余谓∶所禀命门火虚也。用六君子汤、八 味丸渐愈。毕姻后,因房劳勤读,感冒发汗,继以饮食劳倦,朝凉暮热,饮食不思,用六君 子、十全大补二汤寻愈。后不慎饮食起居,午前脐下热起,则遍身如炙;午后自足寒至腰如 冰,热时脉洪大,按之如无,两尺微甚,寒时则六脉微细如绝,汤粥稍离火,食之即腹中觉 冷,此亦禀命门火衰之症也,用补中益气汤、八味丸,各百余服渐愈。后大吐血,别误服犀 角地黄丸一剂,病益甚,饮食顿减,面色 白,手足厥冷,或时发热,寒时脉微细而短者,
阳气虚微也。热时脉洪大而虚者,阴火虚旺也,余用十全大补及八珍汤、六君子之类,但能 扶持而血不止,复因劳役吐血甚多,脉洪大鼓指,按之如无,而两寸脉短,此阳气大虚也。
用人参一两、附子一钱,佐以补中益气汤数剂,诸症渐退。乃减附子五分,又各数剂,脉症 悉退。乃每服人参五钱、炮姜五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