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9-医藏 -02-儿科

1-保婴撮要-第166页



正在加载语音引擎...

x(方见发热属阴阳)

犀角地黄汤
(方见顶陷心烦)

【目录】卷二十【篇名】痘痕赤白属性:痘痕赤白,各有所因,治法亦异。凡痕赤而作痒,血虚而有热也,用五味、牡丹皮。赤而作痛,余热也,用四君、
连翘、金银花。若发热而大便调和者,脾胃虚热也,用五味异功散。若发热而大便秘结者,肠胃内热也,用圣济犀角地 黄汤。若母有肝火,用加味逍遥散。若母有郁怒,用加味归脾汤,佐以加味逍遥散治之。痕白者多属气虚而血衰也,宜 固元气为本。痒而作渴者,气血俱虚也,十全大补汤之类。乳食减少,四肢倦怠者,中气虚也,五味异功散之类。气虚 发热者,补中益气汤之类。血虚发热者,当归补血汤之类,须参兼变之症治之。此症若服药而渐红活者,可治;色不转 者,不治,虽经年后,多患泻利而死。若妄投攻伐,祸在反掌。
一小儿痘疮,如期而愈,痕赤如赭,余谓此乳母有热也,诊之果有肝脾郁火,先用加味逍遥散四剂,与母服之,子 各饮少许,而并愈。
一小儿痘痕色赤作痛,热渴喜冷,大便不利,先用前胡枳壳散,便利渴止,再用圣济犀角地黄汤而安,又用芹菜汁 而靥。
一小儿痘痕色赤,大便不利,小便赤涩,作渴饮冷,此上焦实热也,先君用泻黄散,一剂顿愈;又用圣济犀角地黄 汤及芹菜汁而痊。
一小儿痘愈而痕赤作痛,内热作渴,二便不利,先君谓胃经热毒,用济生犀角地黄汤及芹菜汁而痊。
一小儿痘痕色白,时痛时痒,作渴饮汤,大便稀溏,此脾胃虚热也,用五味异功散加当归、黄 而瘥。
一小儿十六岁,痘痕白,用独参汤数斤,色渐如旧,又用地黄丸、大补汤而安。
一小儿痘后,因母怒痕赤,时或作痛,先用加味小柴胡汤、加味逍遥散,治其母而愈。
一小儿因乳母食膏粱之味,痘痕色赤,用清胃散治其母,而儿自愈。
一小儿痘痕色白,作痒发热,大便不实,诸药不应,余用五味异功散,每剂用人参一两,四剂之后,其热稍退,仍 用前药,兼服四神丸而愈。
一小儿痘痕白色,时或作痒,先君谓气血俱虚,不信,反服解毒之药,后变慢脾风而殁。
一男子患此,色白作痒,搔破脓水淋漓,恶寒体倦,余谓脾肺气虚,不信,反祛风败毒,果发搐而死。
一小儿患此,恶寒发热,或痒或痛,或白或赤,余谓气血俱虚,不悟,反降火祛风,发痉而死。
一小儿痘痕色白,服克伐之剂,致泻不止,余谓此脾气下陷也,不信,果殁,遍身如白敷粉,信气虚矣。

葛花解醒汤
治乳母酒醉后,乳儿遗热为患。

白豆蔻 砂仁 葛花(各五钱) 干生姜 白术(炒) 泽泻 神 曲(炒黄。各一钱) 白茯苓 陈皮 人参 猪苓 木香(各五分) 青皮(三分)
上为末,每二钱,白汤调服。

四顺清凉饮
治血脉壅实,脏腑蓄热,颊赤作渴,五心烦热,睡卧不安,四肢惊掣,或头面生疮,目赤咽痛,

痘疹余毒。(方见大便不通)

四君子汤
(方见不靥闷乱)


前胡枳壳汤
(方见痘涕唾)


加味逍遥散
(方见痘潮热)


泻黄散
(方见痘渴泻)


独参汤
(方见腹胀气促)


六味地黄丸
(方见发热属阴阳)


十全大补汤
(方见腹胀气促)


五味异功散
(方见寒战切牙)


四物汤
(方见痘出迟)


圣济归脾汤
(方见痘痈)


犀角地黄汤
(即圣济犀角地黄汤,方见顶陷心烦)


清胃散
(方见痘痈)

【目录】卷二十【篇名】痘喑属性:王海藏先生云∶痘疹初出后,声音洪亮,形病而气不病也。痘疹未发,声音不出,形不病而气病也。疮疹既发,声 音不出,形气俱病也,宜用八风汤,或凉膈散去硝黄主之。窃谓前症若心火上炎,形烁肺金者,宜用人参平肺散。若津 液不足,虚火熏蒸者,宜用六味地黄丸。凡小儿面素白善哭,足热腰痛,或解颅面白,黑睛淡者,出肾虚,痘面青善 怒,或两头赤者,出肝脾虚也。盖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当预为调补。若在乳下,尤当补其母,及慎饮食起居为善。此 余之亲验者也。
一小儿仲冬出痘,呻吟烦躁, 痛作渴,音哑便实。先君谓心肺实热之症,令急与水饮之,遂恣啜始定,大便稍和,
更食梨子数枚得生。夫梨者利也,能令人作渴,今食之而安,乃内有实热而应用也。
一小儿痘愈,而声喑面赤,五心发热,小便赤少,先君谓肾经虚热,用地黄汤、益气汤而愈。其时患是症者,用清 热解毒之药,俱致不起。
一小儿痘愈而声喑面白,两睛多白,两足发热,作泻饮汤,脉浮数,左尺更数而无力,余谓禀肾经阴虚,朝用益气 汤,夕用地黄丸加五味子,两月余声渐出,又服两月余而效。
一小儿出痘声喑,脉息如前,余用前药治之,声渐复清。又饮食过多,泄泻复喑,朝用益气汤,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