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9-医藏 -02-儿科

1-保婴撮要-第161页



正在加载语音引擎...

r>生地黄(半两) 麦门冬(去心,七分) 杏仁 款冬花 陈皮(各三钱) 甘草(炙,二钱半)
上每服三五钱,水煎,徐徐服,儿大加之。若痰气痘热内作,宜用桔梗甘草防风汤。若痰上壅者,佐以抱龙丸。

桔梗汤
治久嗽肺气伤,而吐痰有血痰或腥秽,或咳吐脓血,肺痈等症。

桔梗(炒) 贝母(去心) 知母 桑白皮 枳壳(各一钱) 地骨皮 栝蒌仁 薏苡仁 杏仁(各五分)
当归 黄 (微炒。各一钱) 五味子 百合(炒。各一钱五分) 防己(一钱) 葶苈(炒,五分)
上每服三五钱,水煎服。

桔梗防风汤
治痘症余毒,疮毒咽痛。

桔梗 甘草 防风 上水煎服。

六味地黄丸

七味白术散
(二方见发热属阴阳)


五味异功散

补中益气汤

当归补血汤
(三方见寒战切牙)


十六味清膈散
(即人参清膈散,方见顶陷心烦)


惺惺散
(方见 症)


五味子汤
(即小柴胡汤加五味子)


参苏饮
(方见涕唾稠粘)

【目录】卷十九【篇名】痘喘症属性:《痘疹方》若云∶痘疮已出未靥之间,喘渴,白术散;甚者木香散。收靥后,腹胀喘渴,大便利,小便涩,葶苈木 香散。喘嗽,五味子汤。喘渴靥后,余毒不除,大便坚实,前胡枳壳散。头疼身热,恶寒微喘,是有表邪也,用参苏饮。
窃谓前症若因脾肺虚弱,宜用白术散。脾肺虚寒,宜用木香散。热毒内蕴,紫草甘草枳壳汤。风邪外感,用参苏饮。内 外壅滞,人参清膈散。大便自利,小便涩滞,葶苈木香散。大便坚实,前胡枳壳散。
一小儿痰喘,痘赤作痛,热渴喜饮冷水,大便不利,此胃经实热,先用前胡枳壳散,诸症渐退,又用犀角地黄汤而 靥。
一小儿面赤有痰,口干作渴,右寸口脉洪数,此心火刑肺金,用人参平肺散一剂,又用地黄丸料,四剂而痊。
一小儿痘赤而痛,喘嗽作渴,脉洪数,左尺右寸为甚,此肾火上炎,乘肺为患,用地黄丸料,煎与恣饮,如期而靥。
一小儿十四岁,痘方愈而喘促咳嗽,余谓脾肺气虚,用五味子汤而愈。后停食发热喘嗽,用五味异功散而安,用补 中益气汤而痊。
一男子出痘,愈而喘嗽面赤,服参苏饮,面色痘痕皆白,此脾肺气虚而复伤也,用补中益气、五味异功散而痊。
一小儿喘渴面白,手足时冷,此脾肺气虚,用人参白术散、五味异功散而愈。
一小儿痘将愈,喘渴腹胀,大便不结,小便涩,此脾肺气虚而然也,先用葶苈木香散,又用人参白术散而愈。
一小儿痘出气喘,大便秘结,手足并热,作渴饮冷,用前胡枳壳散而安,但饮食少面白,此邪气去而真气虚也,用 补中益气汤、五味异功散而愈。
一小儿十四岁,痘方愈而喘,手足不热,余谓脾肺气虚,用补中益气汤而愈。后停食发热,手足不冷,余谓脾气虚 热而喘嗽,用五味异功散,二剂而热退;又用补中益气汤而痊。
一小儿痘疮,狂喘躁热,作渴饮冷,痰涎不利,先君谓热毒壅滞,用人参清膈散、犀角地黄汤,各一剂顿愈;又用 当归补血汤而愈。
一男子痘愈,而喘嗽面赤。服发表之剂,喘嗽益甚,面色痘痕皆白,手足并冷,余谓脾肺之气复伤而虚寒也,用补 中益气汤加干姜一剂,元气渐复,却佐以八珍汤而痊。
一男子痘愈,而患喘发热恶寒,余用十全大补汤。不信,反服清热之剂,汗出如雨,身热如炎,面目、痘痕如赭赤。
余曰∶汗多亡阳而虚热也。后果殁。

六味凉血消毒散
犀角(如无,用升麻) 牡丹皮 当归 生地黄 赤芍药 生甘草(等分)

上每服三五钱,水煎。

紫草甘草枳壳汤
紫草 甘草 枳壳(各等分)

上每服一二钱,水煎。

五味子汤

参苏饮

前胡枳壳散
(三方见涕唾稠粘)


六味地黄丸

人参白术散
(一名七味白术散,二方见发热属阴阳)


圣济犀角地黄汤
(方见顶陷心烦)


人参清膈散
(即十六味清膈散,方见顶陷心烦)


十一味木香散
(方见痘灰白色)


葶苈木香散
(方见腹胀气促)

【目录】卷二十【篇名】痘小便不利属性:《痘疹方》云∶痘疹未出之先,热盛,恐欲起惊,小便不利,导赤散微解之。热入膀胱,如有血淋,犀角汤。初出 不快,小便赤色,生圣散。已出未愈之间,白术散或五苓散加木通。收靥之后,小便不利,烦热而渴,猪苓汤。窃谓前 症当分所因,若小肠热结,用导赤散。肝经热,用柴胡麦门冬汤。脾经热,用犀角汤。肺经热,用生地黄汤。肾经热,
地黄丸。靥后气血虚弱,用八珍汤。中气虚弱,用五味异功散。
一小儿小便不利,口舌生疮,干渴,用导赤散、加味四物汤而脓贯;又用白术散去木香,治之而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