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带烦也。余皆肾家治水之药。其意以为肾中不
寒。阴水之气。断不上升。故用干姜、细辛之辛温者。温之所以燥之也。然后以半夏降逆阴之上冲。五味敛黄
泉之倒涌。其悬于肺肾之夹空。而已成雨形者。使麻黄一泄而旁散矣。肺胀而发汗则愈者。此其一也。
\x十一条\x 咳而上气。此为肺胀。其人喘。目如脱状。脉浮大者。越婢加半夏汤主之。
\x越婢加半夏汤方\x
麻黄(六两) 石膏(半斤) 甘草(二两) 生姜(三两) 大枣(十五枚) 半夏(半升)
上六味。以水六升。先煮麻黄。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分温三服。
此承上文风水之肺胀。而言肺胀一症。又有不因肺风肾水。但以阳明胃气太过。近从中焦上冲肺管。肺受
热闭。又不得从皮毛发越。而肺实胀满者。此但看其咳而上气。无上条之躁症者即是。此为肺胀。犹云此亦
名为肺胀也。肺既无外发之路。胃又以太过之气乘之。两相鼓吹。胃土以母气乘肺子。与肾水以子气乘金
母同义。故亦喘也。手阳明之经。终于鼻旁之迎香穴。足阳明之经。溜于目下之承泣穴。俱与目近。经腑之气
交盛。故其目之外胀。有如欲脱之状也。主越婢加半夏汤者。越婢。君麻黄而加石膏三分之一。其义有三。肺
盛。不得不以麻黄泄之。恐其发越太过。而以重坠之石膏镇之。制麻黄发扬之性。使其和缓柔顺。一也。肺实
由于胃实。则肺热可知。石膏气味辛凉。凉则解热。辛则利气。二也。且其镇坠之余力。犹能衰阳明上冲之热。
三也。以守中之甘草为使。尤有妙义。盖取托住二者之性。令麻黄得石膏留镇之气。而利肺者优柔石膏合
麻黄疏泄之功。而平胃者松泛。然后以辛温之生姜。挑肺胃之真阳。以甘粘之大枣。滋两家之津液。似乎无
弊矣。不知越婢一汤。终是发肺家之汗。假令上焦一空。中焦之气。乘虚袭之。遂同解斗者捆甲之臂。而令乙
殴矣。故加降逆之半夏。而重用之者。使协同石膏。压下麻黄之余性。以疏散胃气。俾不得上干。盖即惊悸条
中。半夏麻黄丸之义也。夫中黄数寸之地。肺胃交争。而咳喘等之诸症杂见。主越婢本汤。则肺家因外泄而
内让。加半夏。则胃家因下退而上让。其文王虞 之化耶。方药云乎哉。
\x十二条\x 咳而上气。喉中水鸡声。射干麻黄汤主之。
\x射干麻黄汤方\x
射干(三两) 麻黄(四两) 半夏(半斤洗) 细辛 款冬花 紫菀(各三两) 五味子(半斤)
生姜(四两) 大枣(七枚)
上九味。以水一斗二升。先煮麻黄两沸。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分温三服。
此即前二条小青龙。并越婢之兼症也。小青龙一条。为肾中水寒之气上泛。越婢一条。为胃中燥热之气上
蒸。此条却因手太阴之阴阳两虚。合子母而两吸之。遂致肾之浊阴。胃之浊阳。双起而乘肺。水土之邪。交并
于清虚。而成稠粘黄滞之痰。云合于肺胃会通之息道。而呼吸激之。则有声矣。此咳而上气。喉中水鸡声之
应也。咳而上气。当包前条肺胀句在内。与下文咳逆上气条同义。以上气而咳。未有不肺胀者。但有水胀气
胀之异。故省文言之耳。至其主本汤之义。则又另有壶天广大。游览不尽之妙。盖因手太阴之阴阳两虚。故
以凌冬弩芽。从大寒中具生阳之气之款冬花。挑动其阳神。以润软柔宛而善于补血之紫菀。深滋其津液。
因肾家之贼阴上泛。故以细辛、五味。温敛其下焦之逆阴。因胃家之热气上侵。故以半夏、麻黄。降散其中焦
之动气。射干多节。形同肺管。叶则扁生横开。而其性尤专于祛湿。用以名汤。是取其走肺。而令两旁开拓其
痰气之意明矣。再加辛甘发散之姜枣为佐。则肾胃之逆下消。肺中之满外泄。其咳而上气。及喉中之水鸡
声。有不贴然自静者乎。此比前小青龙条无躁症。故去干姜。无风因。故去桂芍及石膏耳。肺胀而发汗则
愈者。又其一也。
\x十三条\x 咳逆上气。时时唾浊。但坐。不得眠。皂荚丸主之。
\x皂荚丸方\x 皂荚(八两、刮去皮、用酥炙)
上一味。末之。蜜丸梧子大。以枣膏和汤。服三丸。日三服。夜一服。
此条又借咳逆上气。而广言肺痈之治例也。本门第四条曰多唾浊沫。第五条曰喘不得卧。俱肺痈之症。已
见前注。盖谓咳逆上气之人。时唾浊沫。但可靠坐而不能卧倒者。无论痈与未痈。皆属肺叶外肿。肺管内塞
之候。邪气过实。便宜皂荚丸主之。以皂荚之性。外能软坚削形以消肿。内能搜风利窍以通气。蜜丸而兼枣
膏和服。取甘缓者。升浮其性于肺中也。门人问曰。本条皂荚丸。与五条葶苈泻肺汤症颇相同。且俱作丸
子。俱用大枣托起。而取定喘下气之效。敢问二药之同异。并其所以分主之症。一也。又首条言肺痿之症。亦
曰口中反有浊唾涎沫。今于皂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