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以致寒凉遏抑而毙也,是亦不可不知。故处方论治,非辨证不可。本论第二篇治法、西
瓜汁证法,有汗频二字最的。乌程汪曰桢谢城。)
王清任曰∶道光元年,病吐泻转筋者数省,都中尤甚,伤人过多。贫不能埋葬
者,国家发帑施棺,月余间,费数十万金。彼时医工,或云阴寒,或云火毒。余谓不分男、
妇、老、少,众人同病,即疫也(卓识名言)。或曰∶既是疫,何以芩、连、姜、

而得愈者,试看所流之血,尽是紫黑。岂不是疫火之毒,深入于营分哉?以疫邪自口鼻,由气管

名曰津门,津门上有一管,名曰津管,是由胃出精汁水液之道路。)水不得出,故上吐下
泻。初得病时,宜即用针刺尺泽穴,出紫黑血,则毒瓦斯外泄矣。盖人身气管,周身贯通,血
管周身亦贯通,尺泽左右四五根血管,刺之皆出血,皆可愈。尺泽上下刺之,亦可愈。一面
针刺,一面以解毒活血之药治之。
雄案∶王氏亲见脏腑而善针法,所论皆凿凿可信,非悬揣虚拟可比。
虽用药非其所长,而以解毒活血四字为纲,亦具有卓见。
《补亡论》曰∶《灵枢》五乱之证,惟乱于肠胃一证,名霍乱,故作吐利。其余四证,皆不
作吐利,只谓之乱气。昔柳州之疾,盖乱气干心之证,非霍乱也。
谓为干霍乱者虽谬,然尚不失为五乱之一,今则无复知乱气之名矣。
《治法汇》曰∶干霍乱,俗名搅肠痧。其状欲吐不吐,欲泻不泻,撩乱挥霍是也。急宜探吐
,得吐方可,不吐则死。《法》曰∶既有其入,必有其出,今有其入而不得其出者,痞塞也
,多死。得吐后,方可理气和中,随证调治。《医通》曰∶干霍乱,是土郁不能发泄,火热内炽,阴阳
不交之故。
或问∶方书皆言宿食与寒气相搏,何以独指为火耶?曰∶昏乱躁闷,非诸躁狂越之属火者乎
每致急死,非暴病暴死之属火者乎!但攻之太过,则脾愈虚;温之太过,则火愈炽;寒之太

也。
此证,病因非一。骤伤饮食者,宜探吐。宿食为患者,宜消导。气郁感邪者,宜宣豁。暑
火直侵者,宜清解。诸法并列于后,用者审之。
(虑其格拒,反佐以治,真精语也。桂苓甘露饮,治热证而用桂;通脉四
逆汤,治寒证而用猪胆汁,皆即此义。《梦影》中治陈妪一案,石膏、芩、连,加细辛少
许,燃照汤之用蔻仁,亦此义也。若寒证而用芩、连,热证而用姜、附,则正与病反,非反佐之
义矣。谢城。)
又曰∶脾胃喜香燥而恶臭湿。若素多湿滞而犯臭气,则正气郁遏,腹痛乃作。或
上连头额俱痛,或下连腰腿俱痛。有痛死不知人,少间复苏者;有腹痛不时上攻,水浆不入
,数日不已者。甚至欲吐不吐,欲泻不泻,或四肢厥逆,面青脉伏,或遍体壮热,面紫脉坚
,俱与生黄豆嚼之,觉香甜者,是臭毒也。急以烧盐探吐,或以童便制香附四五钱为末,
停汤顿服最效。举世有用水搭肩背及臂者,有以苎麻水湿刮之者,有以瓷碗油润刮之者,有

瓷锋针刺委中出血者,总欲使腠理开通之意耳。其脉多伏,或细小紧涩,或坚劲搏指,中带
促结,皆是阴逆阳伏之象。不可误认阴寒而投热药,虽砂仁之辛温香窜,亦不可轻用。若见面
青唇黑,脉劲搏指,厥逆喘促,多不可救也。
又曰∶触犯臭秽,而腹痛呕逆,刮其脊背,随发红斑者,俗谓之痧。甚则欲吐不吐,欲泻不
泻,干呕 痛者,曰绞肠痧。更有感恶毒异气而骤发黑痧,俗名番痧。卒然昏倒,腹
痛,面
汗出,或隐隐发斑,此毒邪 发于表也。亦有发即泻利厥逆,腹胀无脉者,此毒邪内伏,不能外发也。所患最
多有不及见斑而死者。经谓大气入于脏腑,虽不病而卒死是也。初觉,先将纸捻点淬头额,
即以荞麦焙燥,去壳取末三钱,凉开水调服;重者少顷再服即安。盖
荞麦能炼肠胃滓秽,降气
宽胸,而治浊滞,为痧毒之专药。其毒甚面黑者,急于两膝后委中穴,砭出黑血,以泄毒邪
。凡骤发之病,勿虑其虚,非此急夺,束手待毙。原夫此病与臭毒相类,与霍乱相似,乃疫
疠之最剧者。初起昏愦不省,脉多沉匿不显,或浑浑不清。勿以腹痛足冷而与温药,如荞
宜理气为先,如香苏散加薄荷、荆芥,辛凉透表;次则辟邪为
要,栀子豉汤加牛蒡、生甘草,解毒和中。表热势甚,清热为急,黄芩汤加连翘、木通,分利
阴阳。若见烦扰腹胀,脉来数疾,急投凉膈散,以竹叶易生姜,则毒从下夺。热剧神昏,虽
合三黄,多不可救。烦渴引饮,遗溺,速清阳明,白虎汤加葱豉,使毒从表化。斑点深赤,毒
在血分者,浓煎益母草,少投生蜜,放温恣服,取效最捷。以其专下恶血也,或加生莱菔汁半
杯,总取散血之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