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动于中是也。与上
一篇首节参看。自得。 、音区。腋下胁也。
(趺阳脉微弦。固为虚证。然腹满亦有实证。辨之奈何。)病者腹满。按之不痛为
虚。(不可下也。)痛者为实。可下之。(胃实者。舌有黄苔。若)舌黄(而)未(经
)下者。下之黄(苔)自去。
此言虚实之辨法。而并及治法也。
(虚而生寒证。不拒按之外。又有辨法。若)腹满时减。复如故。此为(虚)寒。
当与温药。
此承上节而申言虚寒之证治也。
尤在泾云、腹满不减者。实也。时减复如故者。腹中寒气。得阳而暂开。得阴而复
合也。此亦寒从内生。故曰当与温药。
(又虚有实象之危证。不可不知。)病者(面色)痿黄。(若燥而渴者。热实也。
今)燥而不渴。(腹满连及)胸中(均作)寒实。(实证当不下利。若下利。则是虚
寒之极。反有实象。)而(且下)利不止者。(是虚寒胃气下脱也。必)死。
此言真虚反有实象。假实不可以直攻。真虚不能以遽挽也。
(微弦脉见于趺阳。与见于寸口者不同。以趺阳主胃。病从内生。寸口主营卫。病
从外至也。若)寸口脉弦者。(弦为寒而主痛。其人)即胁下拘急而痛。(与两 疼痛
不同。盖彼主乎内。而此主乎外也。主乎内
者。其人痛而兼便难。主乎外者。)其人(痛而兼)啬啬恶寒也。
此言寸口之弦。与趺阳之弦。同属阴邪。而有内外之别也。
(寒有内外之别。上虽详之于脉。更当辨之于所见之证。曰喜欠。曰清涕。曰色和。
曰善嚏。以此而泛求于偶然病寒之人。犹恐其不足凭也。)夫(唯取证于素寒之人。名
曰)中寒家。(始得其不易之准。吾观人欲睡而喜欠者。阴引阳入也。睡觉而喜欠者。
阳引阴出也。今其人为中寒家而)喜欠。(其为阴盛引阳也奚疑。又尝观年老之人。清
涕出者。阳虚所致也。遇寒之人。清涕出者。寒盛所致也。今)其人(为中寒家而)清
涕出(其为阳气虚寒也奚疑。若)发热色和者。(非中寒也。乃为外寒所搏。虽有清涕
出。亦因其)善嚏。(寒不能留而自出矣。)
此以中寒家立论。以明中寒证。而并及外寒之轻证也。
(上言善嚏。果何取于嚏乎。盖嚏者。雷气之义也。阴盛则阳伏。阳一得气而奋发。
在天为雷。在人为嚏也。若)中(气素)寒。其人下利。以里虚(而阳气不振)也。(若
)欲嚏不能。(是阳欲奋发。却被阴留而中止。阴气盛也。故知)此人肚中寒。
此承上节善嚏二字。言中气虚寒之人。欲嚏不能嚏也。中寒之中。是平声。尤氏作去
声读。误也。伤寒金匮无中寒二字。不可不知。宋元后注家。附会此二字。不知遮蔽多
少聪明人耳目。
(若)夫瘦人(形气虚弱。难御外邪。忽而)绕脐痛。必有(外入之)风冷。(风冷
入内。则)谷气(留滞而。)不行(医者不晓以温药助脾之行。)而反(以寒药)下之。(虽下
药推荡其谷气。而寒性反增其风冷。由是正乃益虚。邪乃无制。)其气必(犯上而为)
冲。(即)不(上)冲者。(亦必窃据流连。)心下则痞。
此言素虚人。一伤风冷。其腹满虽为积滞。法宜温行。不宜寒下以致变也。
(兹试言诸证之方治。)病腹满。(为里实。)发热(为表邪。表里之邪。相持至于
)十日。(而)脉(尚)浮而数。(为日虽久。而表邪犹未已也。)饮食如故。(其表虽
实。而胃气犹未伤也。法宜两解。以)浓朴七物汤主之。
此言腹满发热。而出表里两解之方也。但发热疑是中风证。风能消谷。伤寒云、能
食为中风。可以参看。
\x浓朴七物汤方\x
浓朴(半斤) 甘草 大黄(各三两) 大枣(十枚) 枳实(五枚) 桂枝(二
两) 生姜(五两)
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四升。温服八合。日三服。呕者加半夏五合。下利去大黄。
寒多者加生姜至半斤。
(虽然。表里之辨犹易也。而虚寒欲下上之旨。最元妙而难言。何也。)腹中(为
阴部。下也。阴部有)寒气。(气逆则为)雷鸣(寒盛则为)切痛。(而且从下而上。其)胸(中两
)胁逆满。(兼见)呕吐。(是阴邪不特自肆于阴部。而阳位亦任其横行而无忌。所谓
肾虚则寒动于中。急以)附子粳米汤主之。
此言寒气之自下而上僭。中上之阳必虚。惟恐胃阳随其呕吐而脱。故于温暖胃阳方
中。而兼补肾阳也。
\x附子粳米汤方\x
附子(一枚炮) 半夏 粳米(各半升) 甘草(一两) 大枣(十枚)
上五味。以水八升。煮米熟汤成。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上用浓朴七物汤。以其发热。尚有表邪也。今腹)痛而(不发热。止是大便)
闭者。(为内实气滞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