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9-医藏 -10-中医理论

554-金匮要略方论-第18页



正在加载语音引擎...

甘草(十 八分) 川椒(三分,除目及闭口,去汗) 黄芩(二分) 干姜(二分) 芍药(二分) 浓朴(二分)
上九味,桑根皮以上三味,烧灰存性,勿令灰过,各别杵筛,合治之为散,服方寸匕。小疮即粉之,大疮但 服之,产后亦可服。如风寒,桑东根勿取之,前三物皆阴干百日。

排脓散方
枳实(十六枚) 芍药(六分) 桔梗(二分)

上三味,杵为散,取鸡子黄一枚,以药散与鸡黄相等,揉和令相得,饮和服之,日一服。

排脓汤方
甘草(二两) 桔梗(三两) 生姜(一两) 大枣(十枚)

上四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温服五合,日再服。
7.浸淫疮,从口流向四肢者可治,从四肢流来入口者,不可治。
8.浸淫疮,黄连粉主之。(方未见。)
【目录】卷中【篇名】趺蹶手指臂肿转筋阴狐疝蛔虫病脉证治第十九属性:1.师曰∶病趺蹶,其人但能前,不能却,刺 入二寸。此太阳经伤也。
2.病患常以手指臂肿动,此人身体 者,藜芦甘草汤主之。

藜芦甘草汤
(方未见)

3.转筋之为病,其人臂脚直,脉上下行,微弦,转筋入腹者,鸡屎白散主之。

鸡屎白散方
鸡屎白 上一味,为散,取方寸匕,以水六合,和温服。

4.阴狐疝气者,偏有小大,时时上下,蜘蛛散主之。

蜘蛛散方
蜘蛛(十四枚,熬焦) 桂枝(半两)

上二味,为散,取八分一匕,饮和服,日再服,蜜丸亦可。
5.问曰∶病腹痛有虫,其脉何以别之?师曰∶腹中痛,其脉当沉,若弦反洪大,故有蛔虫。
6.蛔虫之为病,令人吐涎,心痛发作有时,毒药不止,甘草粉蜜汤主之。

甘草粉蜜汤方
甘草(二两) 粉(一两重) 蜜(四两)

上三味,以水三升,先煮甘草,取二升,去滓,纳粉蜜,揽令和,煎如薄粥,温服一升,瘥即止。
7.蛔厥者,当吐蛔,令病者静而复时烦,此为脏寒,蛔上入膈,故烦,须臾复止,得食而呕,又烦者,蛔 闻食臭出,其人当自吐蛔。
8.蛔厥者,乌梅丸主之。

乌梅丸方
乌梅(三百个) 细辛(六两) 干姜(十两) 黄连(一斤) 当归(四两) 附子(六两,炮) 川椒 (四两,去汗) 桂枝(六两) 人参 黄柏(各六两)

上十味,异捣筛,合治之,以苦酒渍乌梅一宿,去核,蒸之五升米下,饭熟捣成泥,和药令相得,纳 臼中,与蜜杵二千下,丸如梧子大。先食饮服十丸,日三服,稍加至二十丸,禁生、冷、滑、臭等食。
【目录】卷下【篇名】妇人妊娠病脉证并治第二十属性:1.师曰∶妇人得平脉,阴脉小弱,其人渴,不能食,无寒热,名妊娠,桂枝汤主之。(方见利中)于法六 十日当有此证,设有医治逆者,却一月加吐下者,则绝之。
2.妇人宿有 病,经断未及三月,而得漏下不止,胎动在脐上者,为 痼害。妊娠六月动者,前三月经水 利时,胎也。下血者,后断三月, 也。所以血不止者,其不去故也,当下其 ,桂枝茯苓丸主之。

桂枝茯苓丸方
桂枝 茯苓 牡丹(去心) 桃仁(去皮尖,熬) 芍药(各等分)

上五味,末之。炼蜜和丸和兔屎大,每日食前服一丸。不知,加至三丸。
3.妇人怀娠六七月,脉弦发热,其胎愈胀,腹痛恶寒者,少腹如扇。所以然者,子脏开故也,当以附子汤 温其脏。(方未见。)
4.师曰∶妇人有漏下者,有半产后因续下血都不绝者,有妊娠下血者,假令妊娠腹中痛,为胞阻,胶艾汤 主之。

芎归胶艾汤方
(一方加干姜一两。胡洽治妇人胞动无干姜。)

川芎 阿胶 甘草(各二两) 艾叶 当 归(各三两) 芍药(四两) 干地黄(六两)
上七味,以水五升,清酒三升,合煮取三升,去滓,纳胶令消尽,温服一升,日三服。不瘥更作。
5.妇人怀妊,腹中 痛,当归芍药散主之。

当归芍药散方
当归(三两) 芍药(一斤) 茯苓(四两) 白术(四两) 泽泻(半斤) 川芎(半斤,一作三两)

上六味,杵为散,取方寸匕,酒和,日三服。
6.妊娠,呕吐不止,干姜人参半夏丸主之。

干姜人参半夏丸方
干姜 人参(各一两) 半夏(二两)

上三味,末之,以生姜汁糊为丸,如梧子大,饮服十丸,日三服。
7.妊娠,小便难,饮食如故,当归贝母苦参丸主之。

当归贝母苦参方
(男子加滑石半两。)

当归 贝母 苦参(各四两)
上三味,末之,炼蜜丸如小豆大,饮服三丸,加至十丸。
8.妊娠,有水气,身重,小便不利,洒淅恶寒,起即头眩,葵子茯苓散主之。

葵子茯苓散方
葵子(一斤) 茯苓(三两)

上二味,杵为散,饮服方寸匕,日三服,小便利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