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绝无也。
夫水病患目下有卧蚕。面目鲜泽。脉伏。其人消渴。病水腹大。小便不利。其脉沉绝者有水。可
下之。
目下有卧蚕者。目下微肿。如蚕之卧。经所谓水在腹者。必使目下肿也。水气足以润皮肤而壅营
卫。故面目鲜泽。且脉伏不起也。消渴者。阳气被郁而生热也。病水。因水而为病也。夫始因水病而
生渴。继因消渴而益病水。于是腹大。小便不利。其脉沉绝。水气瘀壅而不行。脉道被遏而不出。其
势亦太甚矣。故必下其水。以通其脉。
问曰。病下利后渴饮水。小便不利。腹满因肿者。何也。答曰。此法当病水。若小便自利。及汗
出者。自当愈。
下利后阴亡无液。故渴欲饮水。而土虚无气。不能制水。则又小便不利。腹满因肿。知其将聚水为
病矣。
若小便利。则从下通。汗出则从外泄。水虽聚而旋行。故病当愈。然其所以汗与利者。气内复而
机自行也。岂辛散淡渗。所能强责之哉。
心水者。其身重而少气。不得卧。烦而躁。其人阴肿。肝水者。其腹大。不能自转侧。胁下腹痛。
时时津液微生。小便续通。肺水者。其身肿。小便难。时时鸭溏。脾水者。其腹大。四肢苦重。津液
不生。但苦少气。小便难。肾水者。其腹大。脐肿腰痛。不得溺。阴下湿如牛鼻上汗。其足逆冷。面
反瘦。
心、阳脏也。而水困之。其阳则弱。故身重而少气也。阴肿者。水气随心气下交于肾也。肝病喜
归脾。脾受肝之水而不行。则腹大不能转侧也。肝之腑在胁。而气连少腹。故胁下腹痛也。时时津液
微生。小便续通者。肝喜冲逆而主疏泄。水液随之而上下也。肺主气化。治节一身。肺以其水行于身
则肿。无气以化其水。则小便难。鸭溏。如鸭之后。水粪杂下也。脾主腹而气行四肢。脾受水气。则
腹大四肢重。津气生于谷。谷气运于脾。脾湿不运。则津液不生而少气。小便难者。湿不行也。身半
以下。肾气主之。水在肾。则腰痛、脐肿、腹大也。不得溺。阴下湿。如牛鼻上汗。其足逆冷者。肾
为阴。水亦为阴。两阴相得。阳气不行。而湿寒独胜也。面反瘦者。面为阳。阴盛于下。则阳衰于上
也。
师曰。诸有水者。腰以下肿。当利小便。腰以上肿。当发汗乃愈。
腰以下为阴。阴难得汗而易下泄。故当利小便。腰以上为阳。阳易外泄。故当发汗。各因其势而
利导之也。
师曰。寸口脉沉而迟。沉则为水。迟则为寒。寒水相搏。趺阳脉伏。水谷不化。脾气衰则 溏。
胃气衰则身肿。少阳脉卑。少阴脉细。男子则小便不利。妇人则经水不通。经为血。血不利则为水。
名曰血分。
此合诊寸口、趺阳。而知为寒水胜而胃阳不行也。胃阳不行。则水谷不化。水谷不化。则脾胃俱
衰。脾气主里。故衰则 溏。胃气主表。故衰则身肿也。少阳者。生气也。少阴者。地道也。而俱受
气于脾胃。脾胃衰则少阳脉卑。而生气不荣。少阴脉细。而地道不通。男子则小便不利。妇人则经血
不通。而其所以然者。则皆阳气不行。阴气乃结之故。曰血分者。谓虽病于水。而实出于血也。
师曰。寸口脉沉而数。数则为出。沉则为入。出则为阳实。入则为阴结。趺阳脉微而弦。微则无
胃气。弦则不得息。少阴脉沉而滑。沉则为在里。滑则为实。沉滑相搏。血结胞门。其瘕不写。经络
不通。名曰血分。
此合诊寸口、趺阳、少阴。而知其气壅于阳。胃虚于中。而血结于阴也。出则为阳实者。肺被热
而治不行也。弦则不得息者。胃受制而气不利也。夫血结在阴。惟阳可以通之。而胃虚受制。肺窒不
行。更何恃而开其结。行其血耶。惟有凝聚癃闭。转成水病而已。故曰血结胞门。其瘕不写。经络不
通。名曰血分。亦如上条所云也。但上条之结。为血气虚少而行之不利也。此条之结。为阴阳壅郁而
欲行不能也。仲景并列于此。以见血分之病。虚实不同如此。
问曰。病有血分、水分。何也。师曰。经水前断、后病水。名曰血分。此病难治。先病水、后经
水断。名曰水分。此病易治。何以故。去水。其经自下。
此复设问答。以明血分、水分之异。血分者。因血而病为水也。水分者。因水而病及血也。血病
深而难通。故曰难治。水病浅而易行。故曰易治。
问曰。病者苦水。面目身体四肢皆肿。小便不利。脉之不言水。反言胸中痛。气上冲咽。状如炙
肉。当微咳喘。审如师言。其脉何类。师曰。寸口脉沉而紧。沉为水。紧为寒。沉紧相搏。结在关元。
始时尚微。年盛不觉。阳衰之后。营卫相干。阳损阴盛。结寒微动。肾气上冲。咽喉塞噎。胁下急痛。
医以为留饮而大下之。气系不去。其病不除。复重吐之。胃家虚烦。咽燥欲饮水。小便不利。水谷不
化。面目手足浮肿。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