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x附外台秘要三方\x
\x牡蛎汤\x
牡蛎 麻黄(各四两) 甘草(二两) 蜀漆(三两)
上四味。以水八升。先煮蜀漆、麻黄。去上沫。得六升。内诸药。煮取二升。温服一升。若吐则
勿更服。
按、此系宋孙奇等所附。盖亦蜀漆散之意。而外攻之力较猛矣。赵氏云。牡蛎软坚消结。麻黄非
独散寒。且可发越阳气。使通于外。结散阳通。其病自愈。
\x柴胡去半夏加栝蒌根汤\x 治疟病发渴者。亦治劳疟。
柴胡(八两) 人参 黄芩 甘草(各三两) 栝蒌根(四两) 生姜(二两) 大枣(十二枚)
上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二服。
\x柴胡桂姜汤\x 治疟。寒多微有热。或但寒不热。服一剂如神。
柴胡(半斤) 桂枝(三两) 干姜(二两) 栝蒌根(四两) 黄芩(三两) 甘草(二两炙)
牡蛎(二两熬)
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初服微烦。复服汗出便
愈。
赵氏曰。此与牡疟相类而实非。牡疟邪客心下。此风寒湿痹于肌表。肌表既痹。阳气不得通于外。
遂郁伏于营血之中。阳气化热。血滞成瘀。着于其处。遇卫气行阳二十五度及之。则病作。其邪之入
营者。既无外出之势。而营之素痹者。亦不出而与阳争。故少热或无热也。是用柴胡为君。发其郁伏
之阳。黄芩为佐。清其半里之热。桂枝、干姜。所以通肌表之痹。栝蒌根、牡蛎。除留热。消瘀血。
甘草和诸药。调阴阳也。得汗则痹邪散。血热行。而病愈矣。



<目录>卷上

<篇名>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第五

属性:夫风之为病。当半身不遂。或但臂不遂者。此为痹。脉微而数。中风使然。
风彻于上下。故半身不遂。痹闭于一处。故但臂不遂。以此见风重而痹轻。风动而痹着也。风从
虚入。故脉微。风发而成热。故脉数。曰中风使然者。谓痹病亦是风病。但以在阳者则为风。而在阴
者则为痹耳。寸口脉浮而紧。紧则为寒。浮则为虚。寒虚相搏。邪在皮肤。浮者血虚。络脉空虚。贼
邪不泻。或左或右。邪气反缓。正气即急。正气引邪。 僻不遂。邪在于络。肌肤不仁。邪在于经。
即重不胜。邪入于腑。即不识人。邪入
于脏。舌即难言。口吐涎。
寒虚相搏者。正不足而邪乘之。为风寒初感之诊也。浮为血虚者。气行脉外而血行脉中。脉浮者
沉不足。为血虚也。血虚则无以充灌皮肤。而络脉空虚。并无以捍御外气。而贼邪不泻。由是或左或
右。随其空处而留着矣。邪气反缓。正气即急者。受邪之处。筋脉不用而缓。无邪之处。正气独治而
急。缓者为急者所引。则口目为僻。而肢体不遂。是以左 者邪反在右。右 者邪反在左。然或左或
右。则有邪正缓急之殊。而为表为里。亦有经络脏腑之别。经云。经脉为里。支而横者为络。络之小
者为孙。是则络浅而经深。络小而经大。故络邪病于肌肤。而经邪病连筋骨。甚而入腑。又甚而入脏。
则邪递深矣。盖神藏于脏。而通于腑。腑病则神窒于内。故不识人。诸阴皆连舌本。脏气厥不至舌下。
则机息于上。故舌难言。而涎自出也。
\x侯氏黑散\x 治大风四肢烦重。心中恶寒不足者。
菊花(四十分) 白术 防风(各十分) 桔梗(八分) 黄芩(五分) 细辛 干姜 人参
茯苓 当归 川芎 牡蛎 矾石 桂枝(各三分)
上十四味。杵为散。酒服方寸匕。日一服。初服二十日。温酒调服。禁一切鱼肉大蒜。常宜冷食。
六十日止。即药积腹中不下也。热食即下矣。冷食自能助药力。
此方亦孙奇等所附。而去风除热。补虚下痰之法具备。以为中风之病。莫不由是数者所致云尔。
学人得其意。毋泥其迹可也。
寸口脉迟而缓。迟则为寒。缓则为虚。营缓则为亡血。卫缓则为中风。邪气中经。则身痒而瘾疹。
心气不足。邪气入中。则胸满而短气。
迟者行之不及。缓者至而无力。不及为寒。而无力为虚也。沉而缓者为营不足。浮而缓者为卫中
风。卫在表而营在里也。经不足而风入之。血为风动。则身痒而瘾疹。心不足而风中之。阳用不布。
则胸满而短气。经行肌中。而心处胸间也。
\x风引汤\x 除热瘫痫。
大黄 干姜 龙骨(各四两) 桂枝(三两) 甘草 牡蛎(各二两) 寒水石 滑石 赤石脂
白石脂 紫石英 石膏(各六两)
上十二味。杵粗筛。以韦囊盛之。取三指撮。井花水三升。煮三沸。温服一升。治大人风引。少
小惊痫 日数发。医所不疗。除热方。巢氏云。香港脚宜风引汤。
此下热清热之剂。孙奇以为中风多从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