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草 人参 川芎 防己 黄芩(各一两)
附子(半两,制) 防风(一两半)
上为粗末,每服五七钱,水一盏半,生姜五片,煎至一盏去滓,稍热服,食前。
加减法∶无汗恶寒,加麻黄、防风、杏仁。有汗恶风,加桂枝、芍药、杏仁。无汗身热
,不恶风,加葛根二两,桂枝、黄芩各根据本方加一倍。有汗身热,不恶寒,加石膏、知母各二两
,甘草一两。无汗身寒,加附子半两,干姜二两,甘草三两。有汗无热,加桂枝、附子、甘
草,各根据本方加一倍。肢节挛痛,或木不仁,加羌活四两,连翘六两。凡中风不审六经之加
减,虽治之,不能去其病也。
戴氏加减法∶多怒加羚羊角。热而渴去附子,加秦艽。恍惚错语加茯神、远志。不得睡
加枣仁。不能言加竹沥。神虚无力去麻黄,加人参。
又云歧子加减(见《准绳类方》。)
\x三化汤\x(洁古) 河间云∶中风外有六经之形证,先以加减续命汤,随症汗之。内
有便溺之阻隔,复以三化汤下之。
浓朴 枳实 大黄 羌活(各等分)
上锉如麻豆大,每服三两,水三升,煎至一升半,终日服之,以微利为度。
经云∶脾胃太过,则令人四肢不举。又曰∶土太过则敦阜。阜,高也;敦,浓也。既浓
而又高,则令除去。此真膏粱之疾,非肝肾经虚之候也。何以明之?经云∶三阴三阳发病,为
偏枯痿

卑者,下也。监者,陷也,坑也。四肢皆禀气于胃,而不得至经,必因于脾,乃得禀也。今
脾不能为胃行其津液,四肢不得禀水谷气,日以益衰,脉道不利,筋骨肌肉皆无气以生,故
不用焉。其治则宜十全散,加减四物,去邪留正也。
按∶续命、三化,并攻泄大邪之剂,人壮气实者宜之。若气弱无力者,不可用也。余故
录《肘后》等方于后,以备参用。盖医者法必求备而用必极慎也。
\x《肘后》紫方\x 疗中风脊强,身痉如弓。
鸡屎(二升) 大豆(一升) 防风(三两)
水二升,先煮防风取三合汁。豆、鸡屎二味,熬令黄赤色,用酒二升,淋之去滓,然后
入防风汁,和匀分再服,相去人行六七里,覆取汗避风。
\x荆芥散\x 治中风口噤,四肢搐搦,或角弓反张。
荆芥一味,略炒为末,酒服二钱。
贾似道云∶此方出《曾公谈艺录》,前后用之甚验。其子名顺者,病此已革,服之立定
,真
,四肢强直。或心眼倒筑,吐泻欲死者,亦只此一味,微炒为末,每服三钱,豆淋酒调服。
或童子小便服之。口噤则抉齿灌下,药下如神。王贶《指迷方》,加当归等分,水煎服。
\x豆淋酒法\x
黑豆二升,熬令声绝。酒二升,纳铛中急搅,以绢滤取清,顿服取汗。
\x续命煮散\x 复营卫,却风邪。
桂枝(七分) 白芍 甘草 防风 独活 人参 熟地黄 当归 川芎
荆芥穗 细辛 干葛 远志(去心) 半夏(各五分)
上锉作一帖,入姜三片,水煎服。



<目录>卷一\中风统论

<篇名>卒中八法

属性:大气,不息之真气也。不转则息矣。故不特气厥类中,即真中风邪,亦以转气为先。经
云∶大气一转,邪气乃散。此之谓也。
\x八味顺气散\x(严氏) 凡患中风者,先服此顺养真气,次进治风药。
人参 白术 茯苓 陈皮 青皮 台州 乌药 香白芷(各一两) 甘草(
上 咀,每服三钱,水一盏,煎七分,温服。
\x匀气散\x(《良方》) 即顺风匀气散。
白术 乌药 人参 天麻(各一钱) 沉香 青皮 白芷 木瓜 紫苏
上锉作一帖,姜三片,水煎服。



<目录>卷一\中风统论

<篇名>卒中八法

属性:或因风而动痰,或因痰而致风,或邪风多附顽痰,或痰病有如风病。是以掉摇眩晕、倒
仆昏
\x涤痰汤\x 治中风痰迷心窍,舌强不能言。
南星(制) 半夏(泡七次) 枳实(麸炒) 茯苓(各二钱) 橘红(一钱半) 石菖蒲
人参(各一钱) 竹茹(七分)
水一盅半,生姜五片,煎八分,食后服。
\x清心散\x 治风痰不开。
薄荷 青黛 硼砂(各二钱) 牛黄 冰片(各三分)
上为细末,先以蜜水洗舌,后以姜汁擦舌,将药末蜜水调稀,搽舌本上。



<目录>卷一\中风统论

<篇名>卒中八法

属性:内风之气,多从热化,昔人所谓风从火出者是也。是证不可治风。惟宜治热。《内经》
云∶风淫于内,治以甘凉。《外台》云∶中风多从热
起。宜先服竹沥汤。河间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