呕。佐以人参温气而补中。胃反自立止矣。
\x大半夏汤方\x
半夏(二升洗完用) 人参(三两) 白蜜(一升○千金有白术一升生姜三两)
上三味。以水一斗二升。和蜜。扬之二百四十遍。煮药。
取二升半。温服一升。余分再服。(千金云。扬之二三百下。外台云。本论。治反胃支饮。水用泉水。)
三因痰呕门。大半夏汤。治心气不行。郁生涎饮。聚结不散。心下痞硬。肠中沥沥有声。食入即吐。(即本方。)
食已即吐者。大黄甘草汤主之。(〔原注〕外台方。又治吐水。○外台引必效云。疗胃反吐水。及吐食。)
〔鉴〕吐者。有物无声之谓也。朝食暮吐者寒也。食已而吐者火也。以寒性迟。火性急也。故以大黄甘
草汤。缓中泻火。火平自不吐也。王肯堂曰。病患欲吐者。不可下之。又用大黄甘草。治食已即吐何也。曰
欲吐者。其病在上。因而越之可也。而逆之使下。则必抑塞愤乱而益甚。故禁之。若
既已吐矣。吐而不已。有升无降。则当逆而折之。引令下行。
无速于大黄。故取之也。
〔尤〕东垣通幽汤。治幽门不通。上冲吸门者。亦是此意。但有缓急之分耳。
案食入即吐。名回食。出于龚氏回春。当考。
肘后云。治人胃反不受食。食毕辄吐出。
\x大黄甘草汤方\x
大黄(四两) 甘草(一两○肘后作二两千金外台同)
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分温再服。(千金。味下。有
咀二字。○外台云。如得可则隔两日。更服一剂。神验。千金不传。此本仲景伤寒论方。)
千金翼云。主脾气实。其人口中淡甘。卧愦愦痛无常处。呕吐反胃方。
大黄(六两)
上一味。以水六升。煮取一升。分再服。又主食即吐。
并大便不通者。加甘草二两。煮取二升半。分为三服。
胃反。吐而渴。欲饮水。茯苓泽泻汤主之。
〔尤〕猪苓散。治吐后饮水者。所以崇土气胜水气也。茯苓泽泻汤。治吐未已。而渴欲饮水者。以吐
未已。知邪未去。则宜桂枝甘姜。散邪气。苓术泽泻。消水气也。
〔鉴〕李 云。吐而渴者。津液亡而胃
虚燥也。饮水则水停心下。茯苓泽泻降气行饮。白术补脾生津。此五苓散原方之义也。然胃反。因脾气虚逆。
故加生姜散逆。甘草和脾。又五苓散。治外有微热。故用桂枝。此胃反无表热。而亦用之者。桂枝非
一于攻表药也。乃彻上彻下。达表里。为通行津液。和阳治水之剂也。
\x茯苓泽泻汤方\x(〔原注〕外台治消渴脉绝。胃反吐食者。有小麦一升。○案外
台。脉上。有阴字。此本出千金。并用小麦三升。外台。引千金。出消渴门。)
茯苓(半斤) 泽泻(四两○外台作茯苓) 甘草(一两) 桂枝(二两○千金外台
作三两) 白术(三两) 生姜(四两○千金外台用三两)
上六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内泽泻。再煮取二升半。温服八合。日三服。
〔程〕此方。乃五苓散。去猪苓。加甘草生姜。以猪苓过于利水。故去之。甘草生姜。长于和胃止吐。故
加之。茯苓白术泽泻桂枝。相须宣导。补脾而利水饮。
〔魏〕服法。后煮泽泻。取其阴性以利水。不宜煮之太过也。
兰台轨范云。此治蓄饮之吐。内泽泻再煮。似先煮五味。后煮泽泻。
外台。集验。茯苓小泽泻汤。疗胃反吐而渴者。(千金无方名。)
于本方。去白术生姜。加半夏。(千金云。一方入生姜四两。)
吐后。渴欲得水。而贪饮者。文蛤汤主之。兼主微风脉紧头痛。
〔程〕此证贪饮。与上证欲饮水。猪苓散之思水不同。夫贪饮者。饮水必多。多则淫溢上焦。必有溢饮之
患。故用此汤。以散水饮。方中皆辛甘发散之药。故亦主微风脉紧头痛。
〔尤〕用麻黄杏仁等发表之药者。必
兼有客邪。郁热于肺不解故也。观方下云。汗出即愈。可以知矣。
\x文蛤汤方\x
文蛤(五两) 麻黄 甘草 生姜(各三两) 石膏(五两) 杏仁(五十个) 大枣(十一枚)
上七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温服一升。汗出即愈。
〔程〕此大青龙汤。去桂枝。盖文蛤。水停于里。文蛤之咸寒。可以利水而消饮。水溢于外。青龙之
辛热。可以胜湿而解表。此汤与茯苓泽泻汤。猪苓散。皆预防水饮之剂。
张氏医通云。是方即大青龙汤。无桂枝。有文蛤。大青龙主发散风寒两感。今是证初不言外邪。而
用取汗。何哉。
盖因阳明经中有实热。所以贪饮。故用麻黄杏仁。开发腠理。甘草姜枣。调和营卫。石膏解利郁热。文蛤直入
少阴。散水止渴。为太阳少阴二经散邪涤饮之圣药。故又主微风脉紧头痛之疾。
干呕吐逆。吐涎沫。半夏干姜散主之。
〔魏〕干呕吐逆。吐涎沫者。亦胃中虚寒。津液变为涎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