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子二两。桂枝三两。山茱萸五两。余并同于本书。旧唐经籍志。崔氏纂要方十卷。崔知悌撰。
(新唐艺文志。崔行功撰。)所谓崔氏其人也。不知者或以为仲景收录崔氏之方。故详及之。
\x千金方越婢加术汤\x 治肉极。热则身体津脱。腠理开汗大泄。厉风气。下焦脚弱。
麻黄(六两) 石膏(半斤) 生姜(二两) 甘草(二两) 白术(四两) 大枣(十五枚)
上六味。以水六升。先煮麻黄。去上沫。纳诸药。煮取三升。分温三服。恶风。加附子一枚炮。
案徐沈以厉风为癞。甚误矣。外台引删繁肉极论曰。凡肉极者。主脾也。脾应肉。肉与脾合。若脾病
则肉变色。云云脾风之状。多汗阴动伤寒。寒则虚。虚则体重怠惰。四肢
不欲举。不欲饮食。食则咳。咳则右胁下痛。隐隐引肩背。不可以动转。名曰厉风。是也。又案千金肉极门。
不见方云。方见七卷中。而今考之七卷中。香港脚门所载。越婢汤。有附子。故外台肉极门。引千金。亦有附
子。煎法后云。一名起脾汤。而香港脚门越婢汤方后注云。此仲景方。本云。越婢加术汤。又无附子。胡洽云。
若恶风者。加附子一枚。多冷痰者。加白术。盖孙奇等。彼是凑合所录。故与外台有少异焉。



<目录>卷二\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第六

<篇名>论一首、脉证九条、方九首

属性:问曰。血痹病从何得之。师曰。夫尊荣人。骨弱肌肤盛。重因疲劳。汗出。卧不时动摇。加被微风。
遂得之。但以脉自微涩。在寸口关上小紧。宜针引阳气。令脉和。紧去则愈。
(因。赵本。作困。卧上。脉经。有起字。加作如。关上下。沈本有尺中二字。千金。但上。
有形如风状四字。紧上无小字。脉经并同。)
〔鉴〕历节。属伤气也。气伤痛。故疼痛也。血痹。属伤血也。血伤肿。故麻木也。前以明邪气聚于
气分。此以明邪气凝于血分。故以血痹名之也。尊荣人。谓膏粱之人。素食甘肥。故骨弱肌肤盛重。是以不任
疲劳。则汗出。汗出则腠理开。亦不胜久卧。卧则不时动摇。动摇即加被微风。亦遂得以干之。此言膏粱之人
。外盛内虚。虽微风小邪。易为病也。然何以知病血痹也。但以身体不仁。脉自微涩。则知邪
凝于血故也。寸口关上小紧。亦风寒微邪。应得之脉也。针
能导引经络。取诸痹。故宜针引气血。以泻其邪。令脉不涩而和。紧去邪散。血痹自通也。
医通云。血痹者。寒湿之邪。痹着于血分也。辛苦劳 之人。皮腠致密。筋骨坚强。虽有风寒湿邪。莫
之能客。惟尊荣奉养之人。肌肉丰满。筋骨柔脆。素常不胜疲劳。行卧动摇。或遇微风。则能痹着为患。不
必风寒湿之气杂至。而为病也。夫血痹者。即内经所谓在脉则血凝不流。仲景直发其所以不流之故。言血既痹。
脉自微涩。然或寸或关或尺。其脉见小急之处。即风入之处也。故其针药所施。皆引风外
出之法也。
案五脏生成篇曰。卧出而风吹之。血凝于肤者为痹。王注。痹。谓 痹也。(广韵。 音顽。巢源千金。
间有顽痹之文。知顽麻之顽。原是 字。)此即血痹也。而易通卦验曰。太阳脉虚。多病血痹。
郑玄注。痹者气不达。未当至为病。盖血痹之称。 见于此。千金云。风痹游走无定处。名曰血痹。后世呼麻
木者。即是。活人书云。痹者。闭也。闭而不仁。故曰痹也。本出于中藏经。
血痹。阴阳俱微。寸口关上微。尺中小紧。外证身体不
仁。如风痹状。黄 桂枝五物汤主之。(千金。作如风状。脉经作如风落状。并非。)
〔鉴〕此承上条。互详脉证。以明其治也。上条言六脉微涩。寸口关上小紧。此条言阴阳。寸口关上俱
微。尺中亦小紧。合而观之。可知血痹之脉。浮沉寸口关上尺中。俱微俱涩俱小紧也。微者。虚也。涩者。滞
也。小紧者。邪也。故血痹应有如是之诊也。血痹外证。亦身体顽麻。不知痛痒。故曰如风痹状。
〔沈〕血
痹。乃阴阳营卫俱微。邪入血分。而成血痹。中上二焦阳微。所以寸口关上脉。亦见微。微邪下连营血主病。
故尺中小紧。是因气虚受邪而成血痹也。用桂芍姜枣。调和营卫。而宣阳气。虽然。邪痹于血。因表阳
失护而受邪。故以黄 。补其卫外之阳。阴阳平补。俾微邪去。而痹自开矣。
〔尤〕不仁者。肌体顽痹。痛
痒不觉。如风痹状。而实非风也。以脉阴阳俱微。故不可针。而可药。经所谓阴阳形气俱不足者。勿刺以针。而
调以甘药也。
案血气形志篇王注。不仁。谓不应用则 痹矣。巢源血痹候云。血痹者。由体虚邪入于阴经故也。血为
阴。邪入于血。而痹。故为血痹也。其状形体如被微风所吹。此形容顽
痹之状也。风痹诸家不注。唯金鉴云。不似风痹历关节流走疼痛也。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