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夜) 龙骨(等分)
上三味。杵为散。未发前以浆水服半钱。○温疟。加蜀漆半分。临发时。服一钱匕。(〔原注〕一方云
母。作云实。○浆水。千金。作酢浆。外台。作清浆水。尤本删温疟以下十四字。千金注云。要略不用云母。
用云实。)
〔程〕蜀漆。常山苗也。得浆水。能吐疟之顽痰。三阴者。其道远。故于未发之先服。令药入阴分。以
祛其邪。属心肺者。其道近。故于临发之时服。令药力入心肺。以祛其邪。
此方乃吐顽痰。和阴阳之剂。故牝疟温疟。俱可服。
医通云。方后有云。湿疟。加蜀漆半分。而坊本误作温疟。大谬。此条本以邪伏髓海。谓之牝疟。
赵以德不辨亥豕。注为邪在心而为牡。喻嘉言亦仍其误而述之。非智者之一失欤。案危氏得效方云。寒热
身重。烦疼胀满。名湿疟。丹溪纂要云。在三阴。总谓之湿疟。湿疟之称。古经方无所考。
仅见于此。则其言不可从。况邪伏髓海之说。未见所据。
仁斋直指云。凡疟方来与正发。不可服药。服药在于未
发两时之先。否则药病交争。转为深害。
案以未发前服之语观之。即是后世所谓截疟之药也。外台。载广济常山汤。常山三两。以浆水三升。浸
经一宿。煎取一升。欲发前顿服之。后微吐瘥止。与本方。其意殆同矣。
附外台秘要方(程本金鉴。并不载附方。以下各篇同。)
\x牡蛎汤\x 治牡疟。
牡蛎(四两熬) 麻黄(去节四两) 甘草(二两) 蜀漆(三两○外台云若无用常山代之)
上四味。以水八升。先煮蜀漆麻黄。去上沫。得六升。纳诸药。煮取二升。温服一升。若吐则勿更服。
〔尤〕案此系宋孙奇等所附。盖亦蜀漆散之意。而外攻之
力较猛矣。赵氏云。牡蛎。软坚消结。麻黄。非独散寒。且可发越阳气。使通于外。结散阳通。其病自愈。
外台云。仲景伤寒论。牝疟多寒者。名牝疟。牡蛎汤主之。根据此。则牡即牝之讹。
此方外台。列于蜀漆散前。云。并出第十五卷中。
\x柴胡去半夏加栝蒌汤\x 治疟病发渴者。亦治劳疟。
柴胡(八两) 人参 黄芩 甘草(各三两) 栝蒌根(四两) 生姜(二两) 大枣(十二枚)
上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二服。
〔徐〕伤寒论。寒热往来。为少阳邪在半表里故也。疟邪亦在半表里。故入而与阴争则寒。出而与阳
争则热。此少阳之象也。是谓少阳而兼他经之证则有之。谓他经而全不涉少阳。则不成其为疟矣。所以
小柴胡。亦为治疟主方。渴易半夏加栝蒌根。亦治少阳成法也。攻补兼施。故亦主劳疟。
外台云。张仲景伤寒论。疟发渴者。与小柴胡去半夏加
栝蒌汤。经心录。疗劳疟。出第十五卷中。
案巢源劳疟候云。凡疟积久不瘥者。则表里俱虚。客邪未散。真气不复。故疾虽暂间。小劳便发。
\x柴胡桂姜汤\x 治疟寒多。微有热。或但寒不热。(〔原注〕服一剂如热○俞本姜作蒌非。)
柴胡(半斤) 桂枝(三两去皮) 干姜(二两) 栝蒌根(四两) 黄芩(三两) 牡蛎(二两熬)
甘草(二两炙)
上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初服微烦。复服汗出便愈。
〔徐〕胸中之阳气。散行于分肉之间。今以邪气痹之。则外卫之阳。郁伏于内守之阴。而血之痹者。既
寒凝而不散。遇卫气行阳二十五度。而病发。其邪之入营者。既无外出之热。而营之素痹者。亦不出而与阳
争。所以多寒少热。或但寒不热也。小柴胡。本阴阳两停之方。寒多故加桂枝干姜。
则进而从阳。痹着之邪。可以开矣。更加牡蛎。以软其坚垒。
则阴阳豁然贯通。而大汗解矣。所以云一剂如神。(案栝蒌根除留热。徐氏不释者何。)
案此方。外台疟门无所考。本出于伤寒太阳中篇。
医通云。小柴胡汤。本阴阳两停之方。可随疟之进退。
加桂枝干姜。则进而从阳。若加栝蒌石膏。则退而从阴。可类推矣。



<目录>卷一\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第五

<篇名>论一首、脉证三条、方十二首

属性:夫风之为病。当半身不遂。或但臂不遂者。此为痹。脉微而数。中风使然。
〔鉴〕风病。内经论之详矣。但往往与痹合论。后人惑之。
故仲景复言之曰。风之为病。当半身不遂。即经所谓偏枯也。或但臂不遂者。非中风也。即痹病也。盖痹为
阴病。脉多沉涩。风为阳病。脉多浮缓。今脉微而数。中风使然。其脉微者正气虚也。数者。邪气胜也。故
病风中之人。因虚而召风者。未有不见微弱之脉者也。因热而生风者。未有不见数急之脉者也。
〔沈〕此
分中风与痹也。风之为病。非伤于卫。即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