者为顺也。
〔衍义〕手足诸阳之本。十二经脉之所由起也。论曰。脉者血之府。气主煦之。血主
濡之。是气司脉之动息。血充脉之形体也。血不自至。必气以运之。气即阳也。火
也。若阴寒之气盛。则阳火之气衰。不能布散通于经脉。津液亦不行。聚而下利。
所以脉无而手足冷矣。若残阳尚根于中。未竭于脏者。则以艾灸接引孤宿之
火。布散经脉。手足温则生。其阳已绝于脏。止息呼吸之息。用艾灸之。无根之阳。
反从艾火上炎。奔迫为喘而脱矣。故死。夫趺阳胃脉。土也。少阴肾脉。水也。负者。
克也。若少阴受负于趺阳。是后天之阳尚存。阴寒犹可回也。仲景谓下利脉不
出者属少阴。灸少阴穴。此虽不言所灸之处。系厥阴证中。则必当灸厥阴之穴也。
下利有微热而渴。脉弱者令自愈。
〔衍义〕此条亦在厥阴证中。以上条发热下利观之。若同而异。以脉弱数为阳复
而阳胜。惟言不死耳。此脉独弱。乃阴退阳复。在表作微热。在里作渴。终不与热
甚更胜者同。故曰自愈。虽然。病在乎审察毫厘。不惟热有微甚。渴亦不可一途
论也。如少阴伤寒五六日。自利而渴。小便白者。则为肾虚。引水自救。病之变端。岂一言可尽乎。
下利脉数。有微热汗出。令自愈。设脉紧。为未解。
〔衍义〕厥阴证中。注谓下利阴证也。脉数阳病也。阴病见阳脉者生。微热汗出。阴气得通也。
虽然。本经亦自有阴阳退复之义。何也。内经曰。厥阴之下。中见少阴厥阴者。两阴交尽而阳乃复。
阴是其本。阳是其标。从本则寒。从标则热。所以厥阴不治标本。从乎中治。此下利者。是其本之
阴寒过也。微热是其标之阳火复也。复则内之阴邪。从而之表。发热汗出而散。散则标本和。
不治自愈。设脉紧。为
寒胜。故未解。
下利脉数而渴者。令自愈。设不瘥。必圊脓血。以有热故也。
〔衍义〕仲景少阴证中下利便脓血者。悉属虚寒。以桃花汤主治。留聚者刺之。此
厥阴圊脓血者何。盖为脉数而有热也。少阴桃花主者。脉必不数也。此数非先
有热。初因阴盛而后阳复胜之。故数。脉数而渴。令自愈。以阳复而可退其阴寒
也。更不瘥。则是复之过。更胜其阴。逐阳热而圊脓血也。非若上条微热而渴。脉
弱者。脉弱则热不甚。不甚则不能更胜。惟与阴和而已。脉数下利又不止。故成协热也。
下利脉反弦。发热身汗者自愈。
〔衍义〕此脉初不弦。后乃弦。故曰脉反弦。弦者。必轻虚。春脉也。见少阳之气升发
矣。阳气久为阴寒所覆。下陷聚液成利。一旦得升发之。攻其阴邪。从而之表。发
汗而散。故利自愈。与上条脉数微热汗出不同。其自表而解之义则同也。
下利气者。当利其小便。
〔衍义〕下利气者。气与邪俱下也。由气不化。以致水谷不分。并于下焦而成利。然
阴前通则阳气行。气行则水谷分而利止矣。
下利寸脉反浮数。尺中自涩者。必圊脓血。
〔衍义〕此证伤寒厥阴篇中云。寸以候阳。尺以候阴。阳为气。阴为血。下利本属阴寒之病。当脉沉。今反寸脉浮
数。
则是阳盛于上。而下不与阴和。阴血也。血不得与气和。则不荣经。不藏于肝。则散入肠胃。故尺脉涩。血积为脓也。
须用利而出之。
下利清谷。不可攻其表。汗出必胀满。
〔衍义〕成注下利者。属胃虚也。胃为津液之府。发汗亡液。故胃愈虚。必胀满。固也。
何仲景不叙阳明太阳病中。而叙于厥阴证。盖有说焉。清谷非飧泄欤。内经曰。
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清阳之气。即苍天之气。自肝木而生。少阳主生气者也。其
气当升发于上。若反入于下。则谷气升转不得举矣。故食入则完出。清阳下陷。即少阳伏于厥阴之
中。今不从厥阴起其少阳。乃反攻无辜之表。强发胃中谷气之津液。故虚其胃而作胀满也。
〔补辩〕厥阴下利。与竟下利有别。何以名厥阴。以邪传是经耳。经何以下利。以厥
阴经虽非藏。由里行。故厥阴必下利也。厥阴下利。有本经现证。何谓不叙于太
阳阳明病中。如二阳经亦有下利。此为协热。乃先救里之说在。何先生亦昧此。
下利脉沉而迟。其人面少赤。身有微热。下利清谷者。必郁冒汗出而解。病患必微
厥。所以然者。其面戴阳。下虚故也。
〔衍义〕成注。下利清谷。脉沉而迟。里有寒也。面少赤。身有微热。表未解也。病患以
下虚渐厥。表邪欲解。临汗之时。以里气先虚。必郁冒然后汗出而解。以余观之。
仲景叙六经形证。未尝不由表而入里。岂可便以身微热为表邪未解乎。宁知
不因邪入厥阴也。厥阴气化为里寒。格阳于外而然也。里寒则下利清谷。必微
厥。阳格于外。则身微热。格于上则面赤。故曰面戴阳而下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