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益燥。姜枣发越荣卫。若劳疟由木火
盛。荣卫衰。津液竭者。亦治以此。
\x柴胡桂姜汤\x 治疟寒多。微有热。或但寒不热。服一剂如神。
柴胡(半斤) 桂枝(三两去皮) 干姜(二两) 栝蒌根(四两)
黄芩(三两) 牡蛎(二两熬) 甘草(二两炙)
上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初服微
烦。复服。汗出便愈。
〔衍义〕是疟也。以寒多言之。若与牡疟相类。以药论之。则非也。牡疟邪客心下。此
风寒湿痹于肌表。肌表行阳以温分肉。痹则阳气不得通于外。遂郁伏于荣血
之间。半表半里之分也。阳化气热。血滞成瘀。着于其处。遇卫气行阳二十五度
及之则病作。其邪之入荣者。既无外出之势。而荣之素痹者。亦不出而与阳争。
故少热或无热也。是用柴胡为君。发其郁伏之阳。佐以桂枝、干姜。散其肌表之
痹。栝蒌根、牡蛎为臣。除留热。消瘀血。佐以黄芩助柴胡。治半表里。甘草以和诸
药。调阴阳也。得汗则痹邪散。血热行而病瘥耳。



<目录>卷四

<篇名>疟疾总论

属性:(扬俊)谓人之疟证。由外邪之入。每伏于半表半里。入而与阴争则寒。出而与阳
争则热。故寒热往来主少阳。谓兼他经证则有之。谓全不涉少阳。则无是理也。
仲景曰。脉自弦。正以或数或迟。或小紧。或浮大。皆未可定。要必兼弦。弦为少阳
脉也。夫邪犯少阳。与卫气并居。卫实昼行于阳。夜行于阴。故邪得阳而外出。得
阴而内搏。内外相搏。是以日作。若气之舍深。内搏于阴。阳气独发。阴气内着。阴
与阳争不得出。是以间日而作也。然则偏阴多寒。偏阳多热。其纯热无寒而为
瘅为温。纯寒无热而为牡。莫不自少阳而造其极偏。补偏救弊。必从少阳之界。
使邪去而阴阳适归于和而后愈也。盖补救之道。非药不可。乃仲景复云。弦数
者风发。以饮食消息之。抑又何耶。数为热。热极则风生。势必肝木侮土而传以
不胜。遂坐耗胃家之津。阳愈偏而不复。是未可徒求之药也。须以饮食消息而
止其热。即梨汁、蔗浆。生津止渴之属。正内经谓风淫于内。治以甘寒之旨耳。不
然。其热之移于胃者。必上熏心肺。少气烦冤而心肺病。手心热。欲呕。而胃亦自
病。人岂能堪之耶。故知消息以止入胃之邪。真圣法也。然仲景之法。亦不越内
经。经谓疟脉缓大虚。便宜用药。又谓虚者不宜用针。以甘药调之。即此意也。夫
温疟其脉平。无寒但热。骨节疼烦。时呕。白虎加桂枝。如内经言温疟有二。俱先
热后寒。非但热不寒。有似瘅疟而实不同也。瘅疟两阳合邪。上熏心肺。肺主气
者。少气烦冤。则心主脉者。阳盛脉促。津亏脉代。从可推矣。温疟脉如平人。则邪
未合而津未伤。其所以但热而不寒者。以其人素有瘅气。荣卫不调。故疟之发
于阳。不入于阴。即入而阴不受。所以骨节烦疼。时呕。邪气捍格之状。有如此者。
惟用桂枝加于白虎中。既有以去阳邪。复有以通荣卫。斯阴阳和。血脉通。得汗
而愈矣。然桂枝阳药也。何以用于只热不寒之证。不知用白虎以大清气分之
热。即少加桂枝以通荣卫。未为不可也。至若内经所称先热后寒之温疟。一者
先伤于风。后伤于寒。发时先阳后阴。故先热后寒也。其一为冬感风寒。深藏骨
髓。内舍于肾至春夏时令。大热而始发。邪从肾出之于外。俟热势少衰。复返于
肾。而阴精与之相持。乃始为寒。设不知壮水之主。以急救其阴。十数发而阴尽
矣。若多寒者曰牡疟。非纯寒无热也。多寒者。如十分之中七八分也。夫邪伏于
心下。适在膻中心包之位。心为阳。阳邪从之。则心经虚。曰心虚者。热收于内。既
收其邪。不易外出。此寒多之一因也。邪入心包。君主之官震恐。周身津液悉力
内助。遂使所受之邪。为外围而不得出。又多寒之一因也。心为牡脏。故以名疟。
治用蜀漆散。和浆水吐其心下结伏之邪。则内陷之邪与之俱出。一举而荡逐
无余矣。夫蜀漆常山苗也。常山善吐。何故不即用之。而必取意于其苗者何居。
苗性轻扬。入重阳之界。引拔其邪。合之龙骨镇心宁神。蠲除伏气。云母安脏补
虚。媚兹君主。仲景炼石补天之功也。乃温疟亦用此方。更加蜀漆。以取快吐者。
正以一吐则结伏之邪尽开。而周身之瘅者通。荣卫并可借以无忤。是又以吐
法为和法者也。岂牡与温证有相反。而必以方为异处耶。即如仲景治疟病发
渴。谓亦治劳疟。乃出柴胡去半夏加栝蒌方。明系小柴胡汤。渴者加栝蒌根。去
半夏。为一定之法。盖以弦为少阳之脉。寒热不外半表半里。故渴虽阳明津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