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9-医藏 -10-中医理论

546-重订通俗伤寒论-第200页



正在加载语音引擎...

亦盛也。故住房不论大小。必要开爽通气。
扫除洁净。庶几清风自来。疫气自然消散。反是则热气浊气。益为疫气树帜矣。凡时疫流行。罹此者
每多被褐藜藿之子。荆户蓬室之人。皆由于此。

洁身体
病后之人。面要常擦。能使容颜光泽。血气流通。目常宜揩。每静时宜常闭目。能

清心安神。或用两指背两相磨擦。能祛火。齿宜常洗擦。以去口秽。腹要常摩。使腹食消磨。秽浊不结。
足要常搓。常搓脚心涌泉穴。能去风湿。健步履。睡宜常屈足侧曲睡。不致失精。使不气滞于百节。
夏日忌冷水抹脸。洁身体。勤摩擦。皆为病后调和血气法也。

适寒温
凡患病患之衣服。必须间日更换。卧床被褥。尤须清洁。病患被覆。不可过暖。

过暖亦能致病加重。重病者死。以热郁于内气不宣达故也。病患背要常暖。暖则不再受风寒。胸要常
护。使寒不侵入。忌冷着汗衣。着之侵背伤肺。热着晒衣。久晒之衣。必有热毒。冬日热火烘衣。
取快一时。久必生病。凡春水未泮之时。衣宜上薄下浓。养阴收阳。大暑中脱汗衣。不可向风。冬天
暴冷。急着棉衣。亦弗顿加。稍觉暖。又宜暂脱。察天时之寒暖。分衣服之绵 。无论未病患及病后。
皆宜随时注意。

定卧起
《千金方》云。春欲晏卧早起。夏及秋欲偃息。侵夜乃卧。早起。冬欲早卧。

而偃起。皆益人。虽云早起。莫在鸡鸣前。虽言晏起。莫在日出后。又云。气力胜正偃卧。睡不厌屈。
觉不厌舒。又云、丈夫头勿北首卧。卧勿当梁脊下。卧讫勿留灯烛。令魂魄及六神不安。多愁怨。凡
眠先卧心。后卧身。卧讫勿张口。久成消渴及失血。不得久眠。令人失气。又云。夜卧勿覆其头。
得长寿。夜卧当耳勿有空吹。久成耳聋。人眠勿以脚悬蹋高处。久成肾虚。及损房足冷。又云。头边勿
安火炉。日逼近火气。使头重、目睛赤、及鼻干。《千金方》云。寒跏趺坐。暖舒脚眠。峻坐以两足
作八字。能去冷。治五痔病。简 云。若贪睡则神离。于气无所主。奔溃四溢。饱食勿仰卧。食后勿
就寝。此关于卧起之调摄。无论无病患。及病后。若能遵守之。获益必多。
【荣斋按】本节(起居调理法)所提出的四项要求,是病患应当注意的问题,也是急需要和必须要做到
的问题。毫无疑问,这四项要求,是符合苏联保护性医疗制的原则的。然而仅仅是符合,还嫌不够深入,
不够全面;《健康报》第三五零期摘载“北京市各医院推行医疗保护制的情况”一文,关于保护性医疗制中
的某些具体措施,介绍得比较全面。特转录过来,以作印证,而资取法。它说∶
对保护性医疗制的属性和实行中的具体问题,我们提出一些如下的初步体会和认识∶
一、医院的疗养环境本身可形成有效的治疗因子的致病原素,故应减少和避免使病患感受各种不良刺激条件及
利用和创造各种良好影响条件,保护和促进患者正常生理机能的发展,因而,在理化、生物和语言刺激等方
面,除一般应注意的以外,尤须注意∶
(一)在视觉刺激方面,色泽、光线、灯光、画片以及陈设布置和家具的排列等视觉刺激,均应使之发挥良性
作用。例如,颜色对病患有刺激和安抚作用,红、黄、橙为刺激颜色,适用于冬季及精神不振的病患;灰、
蓝、绿色为安抚颜色,适用于夏季及兴奋的病患。光线及灯光的强弱和色泽,也要温和适度。再如,画片也能
通过皮质中枢形成良性或不良作用,对于疾病的治愈有相当影响,如异常分娩的挂图、畸型儿照片以及病理标
本(断肢)均可形成不良刺激;适当地装饰风景图片、健康图片、体育作秀等图片,则不仅悦目,而且可使病
人情绪开朗。
(二)在听觉刺激方面,安静为一切疾病治疗的必要条件。例如,急于入睡的病患会因微细的声音而更难入
睡,手术后的病患会因开关门的声音而引起或加重疼痛,所以应注意尽量保持肃静。还应利用音乐,有条件时
最好用个人耳机,使病患精神感到轻松愉快。
(三)在嗅觉刺激方面,病患疗养环境内应尽力避免不正常的气味,如药味、脓臭、血腥等均应除去。可
摆放芬芳的花草以增进快感,但盆花于夜间应搬出去。
(四)在感觉刺激方面,感觉的刺激关系更为密切,如温度过减过低、湿度是否合适、空气是否通畅,对病患
均为具体的感觉刺激。此外,衣、裤、被、褥是否软合适宜,也会影响到休息和睡眠,对疾病的治疗有一定的
影响。
(五)在社会性刺激方面(主要属第二信号系统),社会性刺激范围很广很多,如语言、文本、态度等。
生硬的语言或粗暴的态度都会使病情增剧,漠不关心的态度或不予耐心解释会使病患降低医疗信心,不必告诉
病患的检查结果和医疗记录可能增加病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