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须咸苦走下以泻之。虚火宜补。阳虚发热。宜以东垣补中益气为主药。李
氏所谓甘
温能除大热是也。阳浮倏热。宜以季明六神汤为主药。张氏所谓解表已复热。攻里热已复热。利小便愈后复热。
养阴滋清。热亦不除。元气无所归着。保元、归脾以除虚热是也。阴虚火旺。由心阴虚者。阿胶黄连汤为主药。由肝
阴虚者。丹地四物汤为主药。由脾阴虚者。黑归脾汤为主药。由肺阴虚者。清燥救肺汤为主药。由肾阴虚者。知柏
地黄汤为主药。由冲任阴虚者。滋任益阴煎为主药。若胃未健者。则以先养胃阴为首要。西参、燕窝、银耳、白毛石
斛、麦冬等品。是其主药。惟阴火宜引。破阴回阳为君。附、姜、桂、是其主药。或佐甘咸如炙草、童便。或佐介潜
如牡蛎、
龟版。或佐镇纳如黑锡丹。或佐交济如磁朱丸。或若娜气如坎气、蚧尾。或佐敛汗如五味、麻黄根。皆前哲所谓引
火归源。导龙入海之要药。
【廉勘】阴火者。命门中之元阳也。一名元气。又名真火。视之不见。求之不得。附于气血之内。宰乎气血
之先。而其根本所在。即道经所谓丹田。《难经》所谓命门。《内经》所谓七节之旁。中有小心。阴阳阖辟存乎此。呼
吸出入系乎此。无火而能令百体皆温。无水而能令百体皆润。此中一线未绝。则生气一线未亡。非解剖法所能
知。非显微镜所能窥。故古昔大医。诊病决死生者。不视病之轻重。而视元气之存亡。元气不伤。虽病甚不
死。元气或伤。虽病轻亦死。而其中又有辨焉。有先伤元气而病者。此不可治者也。有因病而伤元气者。此不
可不预防者也。亦有因误治而伤及元气者。亦有元气虽伤未甚。尚可保全者。全在临证时。于四诊中细心详审
也。病至阴火上升。元阳外越。有猝中证。有久病证。猝中多阳被阴逼。不走即飞。久病多阴竭阳厥。非枯则
槁。药一误投。祸不旋踵。至若方药。俞氏滋补剂中。法已大备。兹不赘述。



<目录>第一章・伤寒要义

<篇名>第九节・用药配制法

属性:麻黄配桂枝。重剂发汗。苏叶合葱豉。轻剂发汗。柴胡配黄芩。固为和解。麻黄合石膏。亦为和解。蝉蚕配
生军。为升
降和解。茹橘合苏枝。是旁达和解。元明粉配白蜜。急性润下。陈海蛇合地栗。慢性润下。楂曲配制军。是下食滞。桃、
红合醋军。是下瘀积。礞、沉配制军。是下痰火。遂戟合制军。是下水积。黄 配当归、苁蓉。是润下老人气
秘。桃仁合
松柏二仁。是润下产妇血秘。莱卜汁配瓜蒂。是急吐痰涎。淡盐汤合橘红。是缓吐痰涎。杜牛膝汁。吐喉闭毒涎。制
净胆矾。吐脘中毒食。杏、蔻、配姜、橘。是辛温开上。香、砂、合二陈。是辛温和中。附桂配丁、沉。是辛温暖
下。葱、豉、配栀、芩。
是辛凉解肌。杏、橘合栀、翘。是轻清宣上。芩、连配姜、半。是苦辛清中。五苓合三石。是质重导下。芦笋配灯
芯。是轻清宣气。桑叶合丹皮。是轻清凉血。知母配石、甘。是甘寒清气。犀、羚、合鲜地。是咸寒清血。橘、半、配
茯苓。则消湿痰。蒌、贝、合竹沥。则消燥痰。姜、附、配荆沥。则消寒痰。海粉合梨汁。则消火痰。神曲配谷
芽、麦芽。
则消谷食。山楂合卜子。则消肉食。乌梅配蔗浆、葛花。则消酒积。商陆合千金霜。则消水积。参 配术草。是补气
虚。归地合芍芎。是补血虚。燕窝配冰糖。是补津液。枣仁合茯神。是补心神。熟地配杞子。是补肾精。桂仲合川
断。是补
筋节。枳壳配桔梗。善开胸膈以疏气。桃仁合红花。善通血脉以消瘀。此皆配制之要略。足开后学之悟机。



<目录>第一章・伤寒要义

<篇名>第十节・六经总诀

属性:以六经钤百病。为确定之总诀。以三焦赅疫证。为变通之捷诀。
【秀按】病变无常。不出六经之外。《伤寒论》之六经。乃百病之六经。非伤寒所独也。惟疫邪分布弃斥。无复
六经可辨。故喻嘉言创立三焦以施治。上焦升逐。中焦疏逐。下焦决逐。而无不注重解毒。确得治疫之要。
【廉勘】俞东扶曰。《内经》云、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是指诸凡骤热之病。皆当从类伤寒观。盖不同者但在太
阳。其余则无不同。温热病只究三焦。不讲六经。此属妄言。仲景之六经。百病不出其范围。岂以伤寒之类。
反与伤寒截然两途乎。叶案云。温邪吸自口鼻。此亦未确。仲景明云伏气之发。李明之王安道俱言冬伤于寒。伏
邪自口内而发。奈何以吴又可《温疫论》牵混耶。惟伤寒则足经为主。温热则手经病多耳。要诀在辨明虚实。辨得
真方可下手。平素精研仲景《伤寒论》者。庶有妙旨。此与杨栗山所云。温病与伤寒。初病散表。前一节治法虽曰
不同。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