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之候。(10)黄如炒枳壳色苔。为胃阳盛
极。阳亢阴虚之候。胃汁干槁。故苔色如枳壳炒过状。枯而不润。(11)黄如沉香色苔。为胃热极盛。胃液将枯
之候。(12)黄色兼灰色苔。此风温兼湿。阳气抑郁。故苔无正色。先当疏气开郁。(13)黄黑相间如锅焦粑苔。
摸之刺手。看之不泽。为胃中津液焦灼。口燥舌干之候。然有阳气为阴邪所阻。不能上蒸而化津液者。当以脉
诊断之。脉滑有力鼓指者。火灼津也。脉涩无力鼓指者。痰饮瘀血阻抑阳气。不能化生津液也。
太阴主湿。舌多灰苔。甚则灰黑。灰而滑腻。湿重兼寒。灰而淡白。脾阳大虚。灰而糙腻。湿滞热结。灰而
干燥。脾阴将涸。灰生腻苔而舌质粗涩干焦。刮之不能净者。湿竭化燥之热证也。灰黑腻苔而舌质嫩滑湿润。洗
之不改色者。湿重夹阴之寒证也。凡舌苔或灰或黑。或灰黑相兼。病多危笃。切勿藐视。
【秀按】灰如草灰。黑如墨黑。虽同为湿浊阴邪。然舌已结苔。毕竟实热多而虚寒少。除舌灰而润。并无浓
苔。亦不变别色。舌色淡黑。黑中带白舌质滑润者。为阴寒证外。余如黄苔而转灰黑者。不论尖灰尖黑。中灰
中黑。根灰根黑。纯灰色。纯黑色。凡舌质干涩。及生刺点裂纹。起瓣起晕。均为伤寒传经之热证。亦为温热
伤脏之火证。不拘在根在中在尖。均宜急下以存津液。佐消佐补。临证酌用可也。惟夏月中暑。苔多灰黑。或
灰滑浓腻。或黑滑腻浓。均为湿痰郁热。亦不可与传经证同论。如屡下而灰黑不退。屡清而灰黑愈增。其舌或
润或不润。而舌形圆大胖嫩。更有苔不甚燥。而舌心虽黑或灰。无甚苔垢。均为伤阴之虚证。急宜壮水滋阴。
固不得用硝黄。亦不可用姜附。
少阴主热。中藏君火。多属血虚。舌色多红。淡红浅红。血亏本色。深红紫红。血热已极。鲜红灼红。阴虚
火剧。嫩红干红。阴虚水涸。舌红转绛。血液虚极。绛润虚热。绛干燥热。绛而起刺。血热火烈、绛而燥裂。阴伤液竭。
【秀按】心开窍于舌。故舌红为心之正色。舌绛为心之真脏色。真脏脉现者病多危。真脏色现者病尤危。故
不论脉证如何。见绛舌多不吉。凡心经血热则舌正红。色如红花。热毒重则舌深红。色如红缎。热毒尤重则舌
娇红。色如桃花。热毒重而血瘀则舌紫红。色如胭脂。此皆为红色舌。尖红者心火上炎也。根红者血热下烁
也。通红无苔。及似有苔粘腻者。血热又挟秽浊也。红星红斑红裂红碎者。热毒盛极也。红中兼有白苔者。客
寒包火也。红中兼有黑苔者。邪热传肾也。红中夹两条灰色者。湿热兼夹冷食也。红中起白 点者。心热灼肺
也。红中兼黄黑有芒刺者。心热转入胃腑也。若淡红者血虚也。淡红无苔。反微红兼黄白苔者。气不化液也。
甚则淡红带青者。血分虚寒也。惟红色柔嫩。如朱红柿。望之似润。扪之无津者。此为绛色舌。多由汗下太
过。血液告竭。病多不治。张长沙炙甘草汤。用之亦多不及救。
厥阴气化主风。风从火化。舌多焦紫。亦有寒化。舌多青滑。舌见青紫。其病必凶。深紫而赤。肝热络瘀。或
阳热酒毒。淡紫带青。寒中肝肾。或酒后伤冷。
【秀按】舌色见紫。总属肝脏络瘀。因热而瘀者。舌必深紫而赤。或干或焦。因寒而瘀者。舌多淡紫带青。
或滑或黯。他如痰瘀郁久。久饮冷酒。往往现紫色舌。惟紫而干晦。如煮熟猪肝色者。肝肾已坏。真脏色现
也。必死。
【廉勘】肝多络脉而藏血。血色青紫。凡皮肤上现青筋者。皆络脉也。故舌现青紫。确为厥阴肝病之正色。
惟手厥阴包络。其舌仍现红色。



<目录>第一章・伤寒要义

<篇名>第六节・六经治法

属性:太阳宜汗。少阳宜和。阳明宜下。太阴宜温。少阴宜补。厥阴宜清。
【秀按】此千古不易之法。但病有合并。方有离合。故治有先后缓急彼此之殊。须如星家之推命。纵同此八
字。而取用神有大不同者。取用或差。全不验矣。医家亦然。病不外此六经。治不外此六法。而错综变化之
间。倘取用不真。纵方能对证。往往先后倒施。缓急失机而贻祸。况方不对证乎。故能读古书。犹非难事。善
取用神。实医者之第一难也。
太阳、太阴、少阴。大旨宜温。少阳、阳明、厥阴。大旨宜清。
【荣斋按】根据文献记载,伤寒的六经∶太阳寒化,阳明兼燥化,少阳兼火化,太阴兼湿化,少阴兼热化,
厥阴兼风化。由于寒化,所以恶寒;燥化,所以渴不恶寒但恶热;湿化,所以腹满;火化,所以口苦咽干。而
少阴之热化,是虚热,所以须从治。此为用药宜温宜清的总方针。
吾四十余年阅历以来。凡病之属阳明、少阳、厥阴、而宜凉泻清滋者。十有七八。如太阳、太阴、少阴之宜温
散温补者。十仅三四。表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