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9-医藏 -10-中医理论

519-遵生八笺-明-高濂-第32页



正在加载语音引擎...

 白朮土炒,一两
共为末,炼蜜为丸,如弹子大。每服一丸,温汤化下。
神效散 
老人春时,多偏正头风。
旋覆花一两,焙 白僵蚕微炒去丝,六钱 石膏五分
用葱捣,同药末杵为丸,桐子大。每用葱茶汤下二丸即效。
坠痰饮子 
治老人春时胸膈不利,或时烦闷。
半夏山东出者,用白汤洗淋十余次为末 生姜一大块如指二节 枣子七枚
用半夏末二钱,入姜、枣,用水二盅,煎至七分,临卧,去姜、枣服。
延年散 
老人春时宜服,进食顺气。
广陈皮四两,浸洗去里白衣 甘草二两,为末 盐二两半,炒燥
上三味,先用热汤洗去苦水五六遍,微焙。次将甘草末并盐蘸上,两面焙干,细嚼三二片,以通滞气。
黄蓍散 
治老人春时诸般眼疾发动,兼治口鼻生疮。
黄蓍一两 川芎一两 防风一两 甘草五钱 白蒺藜一钱,去刺尖 甘菊花五分
共为末,每服二钱,空心早服,米汤饮下,日午临睡三时服之。暴赤风毒,昏涩痛痒,并皆治之。外障久服方退。忌房室火毒之物。患眼切忌针烙出血,大损眼目。
黍粘汤 
治老人春时胸膈不快,痰涌气噎,咽喉诸疾。
黍粘子三两,炒香为末 甘草半两,炙
共为细末,每服一钱,食后、临卧服。
太上肘后玉经八方
《云笈七签》曰:“昔巢居士事东海青童君,若心屈节奉师,溽暑冱寒,无懈无怠,仅二十年,乃口授八方,使八节制服,以应八卦。若人未能跨鹤腾霄,优游于乾坤之内,守浩然之气,容色不改,寿满百年,须服此药。神仙秘妙,不可轻泄。能久服,必登上仙。”
王君河车方
〔艮象〕 艮卦东北 王君河车方
紫河车一具首生并壮盛胞衣是也。挑血筋洗数十遍,仍以酒洗,阴干,煮和各药 生地八雨补髓血 牛膝四两主腰膝 五味三两主五脏 覆盆子四两主阴不足 巴戟二两欲多世事加一两,女人不用 诃黎勒三两主胸中气 鼓子花二两腻筋骨 苦耽二两治诸毒药 泽泻三两补男女人虚 甘菊花三两去筋风 菖蒲三两益精神 干漆三两去肌肉五脏风,炒黄用 柏子仁三两添精,用仁 白茯苓三两安神 黄精二两补脾胃 苁蓉二两助下元,女人不用 石斛二两壮筋骨 远志二两益心力不忘 杏仁四两炒黄去皮尖,去恶血气 巨胜子四两延年驻形
一方有云英石三两 【缩肠。余曰:不必如此。】
上二十二味,共捣为末,炼蜜如桐子大。酒下或盐汤下。服三料,颜如处子。昔王仙君传与苏林子,立盟歃血,不尔违太上之科。
青精先生蕣米饭方
〔震象〕 震卦正东 青精先生蕣米饭方
白粱米一石,南烛汁浸,九蒸九曝,干可有三斗以上。每日服一匙饭,过一月后,服半匙,两月后,服三分之一。尽一剂则风寒不能侵,须发如青丝,颜如冰玉。若人服之,役使六丁天兵侍卫。
摄生图方
升麻子散
肝有病,即目赤,眼中生(上奴下肉)肉晕膜,视物不明,宜服升麻子散。
升麻 黄蓍各八分 山栀七分 黄连七分 决明子 车前子各一钱 干姜七分 龙胆草 充蔚子各五分
共为末,空心服二三钱,白汤下。
一方加苦瓠五分,去黄连、龙胆草。
正月事宜
《周天七衡六间》曰:“大寒后十五日,斗指艮,为立春。立,始建也,春气始至,故为之立也。后又十五日,斗指寅,为雨水。雨水,中气也,言雪散为水矣。律太簇,簇者,凑也。言万物地而出,随阳而生也。”《晋乐志》曰:“正月建寅,寅者,津也,谓生物之津途也。”《玉烛宝典》:“以正月为端月,曰孟阳,曰献岁。”
岁朝一日为鸡,二日为犬,三日为豕,四日为羊,五日为牛,六日为马,七日为人,八日为谷。是日日色晴明温暖,则本事蕃息安泰。若值风雨阴寒,气象惨烈,则疾病衰灭。以各日验之,若人值否,思预防以摄生。
《灵宝》曰:“是月天道南行,作事出行俱向南,吉。是月一日,修续命斋,勿杀生。初七日是三会日,宜修延神斋,吉。”
“元日五更,以红枣祭五瘟毕,合家食之,吉。”
《山海经》曰:“画桃符以厌鬼。”
《荆楚岁时记》曰:“元日服桃仁汤,为五行之精,可以伏百邪。”
《月令图经》曰:“元日日未出时,朱书百病符悬户上。”符在五月中。
《荆楚记》:“元日挂鸡于门庭,百神畏之。”
《墨子秘要》曰:“元日收鹊巢烧灰着于厕以避兵,撒门里以避盗。”
《四时纂要》曰:“是月四日寅日,宜拔白。甲子日,拔白。三十日,服井花水,令须发不白。”
《时后方》曰:“正月上寅日,取女青草末三合,绛囊盛挂帐中,能辟瘟疫,”女青即雀瓢也。
《玉烛宝典》曰:“元日,作膏粥以祀门户。”
《琐碎录》:“打春牛时,拾牛身上土泥撒檐下,不生蜒蚰。”
《荆楚记》曰:“正月未日,以芦苣火照井中、厕中,百鬼皆走。”
“正月元旦,迎祀灶神,钉桃符,上书一‘上渐下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