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叶是也。

  蜜剂解毒丸 治证同上。

  石蜜(炼,一斤) 山栀(十两末) 大黄(五两末) 杏仁(去皮尖,二两,另研)

  蜜丸,梧子大。每服三十丸,加至百丸,茶汤下。

  上方以杏仁甘润治燥为君,为燥为热之原也。山栀微苦寒治烦为臣,为烦为热所产也。石蜜甘平温,安五脏为佐,为其解毒除邪也。大黄苦寒,性走不守,泻诸实热为使,为攻其积,不令其重叠不解也。

  东垣龙胆饮子 治疳眼流脓,生疳翳,湿热为病。

  黄芩(炒) 青蛤粉 草龙胆(酒拌炒焦) 羌活(各三钱) 升麻(二钱) 麻黄(一钱半) 蛇蜕 谷精草 川郁金 炙甘草(各半钱)

  上为细末,食后茶调服二钱。

  第七册 目

  能远视不能近视

  地芝丸 亦能治脉风成疠。

  生地黄(焙) 天门冬(去心。各四两) 枳壳(炒) 甘菊花(去蒂。各二两)

  上为细末,炼蜜丸,如桐子大。每服一百丸,茶清送下。

  第七册 目

  能近视不能远视

  定志丸远志(去苗心) 菖蒲(各二两) 人参 白茯苓(去皮,各一两)

  为细末,炼蜜丸,以朱砂为衣。每服十丸,加至二十丸,米饮下,食后。

  第七册 目

  目闭不开

  助阳活血汤(见目痛。)

  第七册 目

  目为物所伤

  除风益损汤熟地黄 当归 白芍药 川芎(各一钱) 本 前胡 防风(各七分)

  作一服,水二盏,煎一盏,去滓,大热服。

  上方以熟地黄补肾水为君,黑睛为肾之子,此虚则补其母也。以当归补血,为目为血所养,今伤则血病;白芍药补血又补气,为血病气亦病也,为臣。川芎治血虚头痛,本通血去头风为佐。前胡、防风通疗风邪,俾不凝留为使。兼治亡血过多之病。伤于眉骨者,病自目系而下,以其手少阴有隙也,加黄连疗之。伤于 者,病自抵过而上,伤于耳者,病自锐 而入,以其手太阳有隙也,加柴胡疗之。伤于额交巅耳上角及脑者,病自内而出,以其足太阳有隙也,加苍术疗之。伤于耳后、耳角、耳前者,病自客主人斜下,伤于颊者,病自锐 而入,以其足少阳有隙也,加龙胆草疗之。伤于额角及巅者,病自目系而下,以其足厥阴有隙也,加五味子疗之。凡伤甚者,从权倍加大黄,泻其败血。眵多泪多,羞涩赤肿者,加黄芩疗之。

  加减地黄丸 治目为物伤。

  生地黄(酒蒸) 熟地黄(各半斤) 牛膝 当归(各三两) 枳壳(二两) 杏仁(去皮) 羌活 防风(各一两 一本各等分)

  为细末,炼蜜丸,如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空心食前温酒送下,淡盐汤亦可。上方以地黄补肾水真阴为君,夫肾水不足者,相火必盛,故生熟地黄退相火也。牛膝逐败血,当归益新血为臣。麸炒枳壳和胃气,谓胃为多血生血之所,是补其原;杏仁润燥,谓血少生燥,为佐。羌活、防风俱升发清利,大除风邪为使。七情五贼,饥饱劳役之病睛痛者,与当归养荣汤兼服。伤寒愈后之病,及血少血虚血亡之病,俱互服也。

  补肝丸 补肾丸 石决明丸 皂角丸 生熟地黄丸(俱见内外障。)

  加味四物汤 治打损眼目。

  当归 川芎 白芍药 熟地黄 防风 荆芥(各等分)

  上 咀为散,每服三钱,水一盏半,煎至一盏,再入生地黄汁少许,去滓温服。再以生地黄一两,杏仁二十粒去皮尖,研细,用绵子裹药,敷在眼上令干,再将瘦猪肉薄切粘于眼上,再服《局方》黑神散。

  《局方》黑神散蒲黄 熟地黄 肉桂 当归 赤芍药 白姜 甘草(各等分)

  上为末,童子小便、生地黄汁相和调服。

  内消散 治伤损眼。

  羌活 独活 苏木 红内消 当归 川芎 大黄 钓钩藤 白芷 红花 桃仁 甘草节 赤芍药 生地黄 栝蒌根 紫金皮 金锁匙 血竭草上水煎,食后服。次用生地黄一两,杏仁五十枚,捣烂贴眼上,复以精猪肉贴之。

  又方羌活 独活 红内消 苏木 赤芍药 钩藤 白芷(各五钱) 甘草节(三钱) 地榆 瓜萎根(各四钱)

  上 咀,每服三钱,白水煎,食后服。

  经效散 治撞刺生翳。

  大黄 当归 芍药(各半两) 粉草 连翘(各二钱半) 北柴胡(一两) 犀角(一钱)

  上水煎,食后服。

  一绿散 治打扑伤损眼胞,赤肿疼痛。

  芙蓉叶 生地黄(各等分)

  上捣烂,敷眼胞上;或为末,以鸡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