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咽之不下,俗名梅核气,仲景所谓咽中如有
炙脔者是也。四七汤是其主方,但汤药入咽即过病所,今推展为屑,取其缓下。
半夏(制,一两) 橘红 川大黄(酒制。各五钱) 茯苓 紫苏叶 风化硝 真僵蚕(炒) 桔梗
(各二钱半) 连翘 诃子肉 杏仁 甘草(各一钱二分)
上为末,姜汁、韭汁和捏成饼,晒干,筑碎如小米粒大。每用少许置舌上,干咽之,食
后临卧为佳。



<目录>第二册

<篇名>郁

属性:\x越鞠丸\x(丹溪) 解诸郁
香附 苍术(米泔浸一宿,炒) 川芎(各二两) 山栀(炒) 神曲(各一两五钱)
为末,滴水丸,如绿豆大。每服一百丸,白汤下。
\x气郁汤\x 治因求谋不遂,或横逆之来,或贫窘所迫,或暴怒所伤,或悲哀所致,或思
念太过,皆为气郁,其状胸满胁痛,脉沉而涩者是也。
香附(童便浸一宿,焙干,杵去毛,为粗末,三钱) 苍术 橘红 制半夏(各一钱半) 贝母(去心)
白茯苓 抚芎 紫苏叶(自汗则用子) 山栀仁(炒,各一钱) 甘草 木香 槟榔(各五分)
生姜五片煎。如胸胁作痛,此有血滞也,宜参血郁汤治之。
\x湿郁汤\x 治因雨露所袭,或岚气所侵,或坐卧湿地,或汗出衣衫,皆为湿郁,其状身
重而痛,倦怠嗜卧,遇阴寒则发,脉沉而细缓者是也。
苍术(三钱) 白术 香附 橘红 浓朴(姜汁炒) 半夏(制) 白茯苓 抚芎 羌活 独活
(各一钱) 甘草(五分)
生姜五片,水煎。
虞抟云∶一男子年二十九,三月间房事后,骑马渡溪,遇深渊沉没,幸得马健无事,
连湿衣行十五里抵家,次日憎寒壮热,肢节烦疼,似疟非疟之状。一医作虚证治,而用
补气血药,服之月余不效。又易一医,作劳瘵治,用四物汤加知、柏、地骨皮之类,及
丹溪大补阴丸,倍加紫河车服,至九月反加满闷不食。乃顾倩有乳妇人在家,止吃人乳
汁四五杯,不吃米粒。召予诊视,六脉皆洪缓,重按若牢,右手为甚。予作湿郁处治,用
平胃散倍苍术,加半夏、茯苓、白术、川芎、香附、木通、砂仁、防风、羌活,加姜煎服,
黄昏服一帖,一更时又进一帖,至半夜遍身发红丹如瘾疹,片时随没而大汗,索粥,与
稀粥二碗,由是前病除减能食,仍与前方服三帖,后以茯苓渗湿汤倍加白术,服二十余帖平安。
\x血郁汤\x 凡七情郁结,盛怒叫呼,或起居失宜,或挫闪致瘀,一应饥饱劳役,皆能
致血郁,其脉沉涩而芤,其体胸胁常有痛如
针刺者是也。
香附(童便制,二钱) 牡丹皮 赤曲 川通草 穿山甲 降真香 苏木 山楂肉 大麦
芽(炒,研,各一钱) 红花(七分)
水、酒各一半煎,去滓,入桃仁去皮泥七分,韭汁半盏,和匀通口服。
\x热郁汤\x 有阴虚而得之者,有胃虚食冷物,抑遏阳气于脾土中而得之者,其治法皆
见发热条中。此则治夫非阴虚,非阳陷,亦不发热,而常自蒸蒸不解者也。
连翘(四钱) 薄荷叶 黄芩(各一钱五分) 山栀仁(二钱) 麦门冬(去心,三钱) 甘草(五分) 郁
金(一钱) 栝蒌皮y(二钱)
竹叶七片煎。
问∶何不用苍术、香附、抚芎?曰∶火就燥,燥药皆能助火,故不用也。
痰郁于痰饮门求之,食郁于伤食门求之,故不着方。



<目录>第二册

<篇名>痞

属性:海藏云∶仲景诸泻心等汤,手少阴也。以其心下痞,故入阳明例。
\x大黄黄连泻心汤\x 治太阳病,医发汗,遂发热恶寒,因复下之,心下痞,表里俱虚,阴
阳血气并竭,无阳则阴独,复加烧针因胸烦,面青黄肤 者难治。若色微黄,手足温
者易愈。心下痞,按之濡,其脉关上浮者。
大黄(二两) 黄连(一两 加黄芩,为伊芳尹三黄汤。)
上锉如麻豆,沸汤二升渍之,须臾绞去滓,分温再服。
\x附子泻心汤\x 治心下痞,而复恶寒汗出。本以下之,故心下痞,与泻心汤痞不解,其
人渴而口燥烦,小便不利者,五苓散主之。
大黄 黄连 黄芩(各一两) 附子(一枚,炮,去皮,切,别煮取汁)
上四味,切三味,以麻沸汤二升渍之,绞去滓,纳附子汁,分温再服。
\x生姜泻心汤\x 治伤寒汗出解之后,胃中不和,心下痞硬,干噫食臭,胁下有水气,腹
中雷鸣下利者。
生姜 半夏(洗。各二两) 甘草(炙) 黄芩 人参(各一两半) 干姜 黄连(各半两) 大枣(六
枚,擘)
上八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去滓,再煎取一升半,温服半升。
\x伊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