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9-医藏 -10-中医理论

460-证治准绳·疡医-第145页



正在加载语音引擎...

寒者,佐以八味丸,益火之源以消阴翳。外以附子饼、葱熨法祛散 寒邪,补接荣气,则骨自脱疮自敛也。夫肾主骨,若肾气亏损,其骨渐肿,荏苒岁月溃 而出骨,亦用前法。若投以克伐之剂,复伤真气,鲜有不误者。 举人于廷器,腿患流 注年余,出腐骨少许,午前畏寒,午后发热,口干唾痰,小便频数,予以为足三阴亏损,朝 用补中益气汤,夕用六味丸料加黄 、当归、五味子,各三十余剂,外用豆豉饼,诸症渐 愈,又以十全大补之类,喜其慎疾而愈。
一儒者患附骨疽,失于调补,疮口不敛,日出清脓少许,已而常出三腐骨,其脉但数而 无邪,此所血虚,疮结脓管而不能愈。 以乌金膏,日服十全大补汤而愈。 上舍王廷 璋患前症,三年未愈,肢体消瘦,饮食难化,手足并冷,大便不通,手足阴冷。予谓此阳 气虚寒,用补中益气汤、八味丸,仍灸其患处而痊。 一男子,上 肿硬年余方溃,内 热作渴,肢体消瘦,六脉洪大,左手尤甚。用补中益气汤、六味丸出腐骨一块,仍服前药,
诸症悉去,疮口亦敛。 一男子十六岁,足间肿黯,溃而露骨,体瘦盗汗,发热口干,用 十全大补汤、六味地黄丸,各五十余剂而愈。不然,多变瘵 ,或沥尽气血而亡。 一男 子,自十四岁闪足肿痛,服流气饮,外敷寒凉腐溃而至十六,疮口张开,足背漫肿黯黑,
骨露出,形体消瘦,盗汗不止,发热口舌干燥,天真已丧。用十全大补汤、六味地黄丸,
各五十余剂,元气渐复,患处渐赤,脱落骨一块,又各五十余剂始愈。 一妇人年三十 余,素弱,左手背渐肿,二年后溃,出清脓,肿黯连臂,内热晡热,自汗盗汗,经水两月 一至,此肝脾气血亏损。朝用归脾汤,夕用逍遥散,肿处频用葱熨法,两月余诸症渐愈,
疮出腐骨,仍服前药,前后共三百余剂得愈。
【目录】卷之五【篇名】时毒属性:时毒者,为四时邪毒之气感之于人也。其候发于鼻面耳目, 赤肿痛,重则咽喉、颈 项亦肿。或漫肿无头,或结核有根。令人憎寒发热,头痛或肢体痛,恍惚不宁,咽喉闭 塞。医人不识,谓之伤寒,便服解热之剂,一二日间,肿势益增,始知药误。原夫此疾古 无方论,初发状如伤寒,五七日间乃能杀人,若能延至十日之外者,不治自愈也。五日以 前精神昏乱,咽喉闭塞,语声不出,头面益肿,食不知味者必死之候,治之无功矣。然 此疾有阴有阳,有可汗有可下,粗工不识,但云热毒,只用寒凉之药,殊不知病有微甚,治 有逆从,不可不审也。脉浮数者,邪在表也,用葛根牛蒡子汤,解毒升麻汤、升麻牛蒡子 散之类以发之。脉沉实而便秘者,邪气在里也,宜栀子仁汤。脉沉涩者,邪气入深也,宜 漏芦汤、大黄汤。表实而不解者散之,以芩 连败毒散。里实而不利者下之,以五利大黄汤。表里俱实而不解者,解表攻里,以通圣 消毒散。表里俱解而不消者和之,以劫瘴消毒饮,肿甚 痛者,砭去恶血,更用消毒,以 普济消毒饮,次用十神散。头面、耳项赤肿作痛,咽干发热,脉浮数,以黄连败毒散,次 以劫瘴消毒散、七神散。肿痛发热作渴,脉实便秘者,以五利大黄汤,次以追疔夺命汤,
又次以水边嫩 根,水煎入酒和服。肿痛发热,脉浮数,以芩连败毒散,次以退热消毒 饮,又次以七神散。 肿胀痛作渴,寒热便秘,脉数按之尤实,以通圣消毒散,次以芩 连消毒散,又次以七神散。肿势已盛,大热脉实者,先宜砭去恶血,次以洗瘴散洗之,消 肿散刷之。却以蛇不见根同白梅捣敷牙龈,含去涎。初服追疔夺命汤,次服七神散、万病 解毒丸。表邪已解,肿尚不退,脉滑而数,乃瘀血欲作脓也。以托里消毒散溃之。若脉浮 数或洪数者,不可托之,只宜消之,以乌苞子根水煎服。又方,以谷藤根水煎服,及用 祛瘴散服之。又宜于鼻内搐通气散,取十余嚏作效。搐药不嚏者不可治。如嚏出脓者治 之必愈。左右之人每日用嚏药搐之,必不传染,其病患亦每日用嚏药三五次,以泄热毒,
此治时毒之良法也。经三四日不解者不可大下,犹宜和解之,犀角连翘散之类。至七八 日大小便通利,头面肿起高赤者,可服托里散、黄 散。
〔发表〕
一人头面肿痛,服硝黄败毒之剂愈甚。诊之脉浮数,邪在表尚未解,用荆防败毒散二 剂势退大半,更以葛根牛蒡子汤四剂而痊。经云∶身半以上肿,天之气也。身半以下肿,地 之气也。乃邪客心肺之间,上攻头目而为肿,此感四时不正之气也,与膏粱积热之证不同,
硝黄之剂非大便秘实不可用。若不审其因,及辨其虚实表里概用攻之,必致有误。常见饥 馑之际,刍尧之人多患之,乃是胃气有损,邪气从之,不可不察。 一人肿痛发寒热,脉 浮数,以荆防败毒散二剂少愈,再用人参败毒散二剂势减半,又二剂而瘥。 一人耳、面 赤肿作痛,咽干发热,脉浮数,先以荆防败毒散二剂,势退大半,又以葛根牛蒡子汤四 剂而痊。
一人,冬月病头面赤肿,耳前后尤甚,痛不可忍,发热恶寒,牙关紧急,涕唾稠粘,饮 食难下,不得安卧。医砭肿上四五十针,肿赤不减,痛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