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中间无,似中空芤草,故名芤脉,此亡血之
脉,以脉者血之府,血虚则脉亦虚也。迟为在脏,迟则为寒,脉极虚芤迟,则其证亦虚。
清谷者,大便完谷不化也。此虚劳在肝、肾二经者也。
男子平人,脉虚弱细微者,善盗汗也。
【按】此节脉证不合,必有脱简,故不释。
脉沉、小,迟,名脱气。其人疾行则喘喝,手足逆寒,腹满,甚则溏泄,食不消化
也。
【注】脉沉、小、迟,则阳大虚,故名脱气。脱气者,谓胸中大气虚少,不充气息所
用,故疾行喘喝也。阳虚则寒,寒盛于外,四末不温,故手足逆冷也。寒盛于中,故腹满
溏泄,食不消化也。
【集注】徐彬曰∶脉沉,小、迟,其为阳衰无疑。沉、小、迟三脉相并,是阳气全亏,
故名脱气。其躯为空壳,疾行则气竭而喘喝,四肢无阳而寒,腹中无阳而满,甚则胃虚极
而溏泄,脾虚极而食不化也。
李 曰∶此脾、肺、肾三经俱病也。肺主气,气为阳,沉、小,迟皆阳气虚衰之脉,
故为脱气。疾行则喘喝,以肺主出气,而肾主纳气,为生气之原,呼吸之门,若真元耗损,则气虚不
能续息,肺无所出,肾无所纳,故喘喝,此肺肾病也。又脾主四肢,四肢者,诸阳之本。逆寒者,
阳虚不温四末也。腹满者,脾经入腹,气虚中满也。溏泄食不化者,此脾虚不能运磨水谷,
多见骛溏飧泄之证也。
脉弦而大,弦则为减,大则为芤;减则为寒,芤则为虚,虚寒相搏,此名为革。妇
人则半产漏下,男子则亡血失精。
【注】详见《伤寒论・辨脉法》中,不复释。
脉得诸芤动微紧,男子失精,女子梦交,桂枝龙骨牡蛎汤主之。
【注】脉得诸芤动微紧者,谓概虚劳之诸脉而为言也,非谓芤动微紧,仅主男子失精,
女子梦交之候也。通举男女失精之病,而用桂枝龙骨牡蛎汤者,调阴阳和荣卫,兼固涩
精液也。
【集注】徐彬曰∶失精之家,脉复不一,苟得诸芤动微紧,是男子以虚阴而挟火则失
精,女子以虚阴而挟火则梦交。主以桂枝龙骨牡蛎汤者,盖阴虚之人,大概当助肾,故
以桂枝,芍药通阳固阴,甘草、姜、枣和中,龙骨、牡蛎固精也。
\x桂枝加龙骨牡蛎汤方\x
桂枝 芍药 生姜(各三两) 甘草(二两) 大枣(十二枚) 龙骨 牡蛎(各三两)
上七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分温三服。
虚劳里急,悸衄,腹中痛,梦失精,四肢酸疼,手足烦热,咽干口燥,小建中汤主
之。
【注】虚劳云云者,概虚劳之证而言也,非谓虚劳之证,止于此也,故下文有诸不足
之说也。均主以小建中汤者,欲小小创建中虚之意,合下六节,皆论虚劳,各有所主之
方也。
\x小建中汤方\x
桂枝(三两) 甘草(炙,三两) 大枣(十二枚) 芍药(六两) 生姜(二两) 胶饴(
一升)
上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内胶饴,更上微火消解,温服一升,日三服。呕
家不可用建中汤,以甜故也。
虚劳里急,诸不足,黄 建中汤主之。
【注】所谓虚劳里急诸不足者,亦该上条,诸不足证之谓也。黄 建中汤,创建中外两
虚,非单谓里急一证之治也。桂枝龙骨牡蛎汤,即桂枝汤加龙骨、牡蛎;小建中汤,即桂枝汤
加胶饴;黄 建中汤即桂枝汤加胶饴、黄 也。故尝因是而思仲景以一桂枝汤出入加减,无往
不利如此。何后世一见桂枝,即为伤寒发汗之剂。是但知仲景用桂枝汤治伤
寒,而不知仲景用桂枝汤治虚劳也。若知桂枝汤治虚劳之义,则得仲景心法矣,盖桂枝
汤辛甘而温之品也,若啜粥温覆取汗,则发散荣卫以逐外邪,即经曰∶辛甘发散为阳,是
以辛为主也∶若加龙骨、牡蛎。胶饴、黄 ,则补固中外以治虚劳,即经曰∶劳者温之,甘
药调之,是以温以甘为主也。由此推之,诸药之性味功能加减出入,其妙无穷也。
【集注】魏荔彤曰∶气虚甚,加黄 ,津枯甚,加人参,以治虚劳里急。此言里急非
单指里急之谓也,乃虚劳诸不足腹痛之谓也。故名其方为建中,正所以扶持其中气,使渐
生阴阳,达于荣卫,布于肢体也。
尤怡曰∶里虚脉急,腹中当引痛也。诸不足者,阴阳诸脉俱不足,而眩悸喘喝,失
精亡血等证,相因而至也。急者缓之必以甘,不足者补之必以温,而充虚塞空,则黄 尤
有专长也。
\x黄 建中汤方\x
于小建中汤内,加黄 一两半,余根据上法。若气短胸满者,加生姜;腹满者,去枣
加茯苓一两半,及疗肺虚损不足补气,加半夏三两。
虚劳腰痛,少腹拘急,小便不利者,八味肾气丸主之。
【注】虚劳之人腰痛,肾气虚而不行也,少腹拘急,小便不利,膀胱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