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无喘也,有喘者,仍加之;去生姜者,以有干姜也,若呕者,仍用之。佐干姜、细辛,
极温极散,使寒与水俱得从汗而解;佐半夏逐痰饮,以清不尽之饮;佐五味收肺气,以
敛耗伤之气。若渴者,去半夏加花粉,避燥以生津也;若微利与噎,小便不利,少腹满,
俱去麻黄,远表而就里也。加附子以散寒,则噎可止;加茯苓以利水,则微利止,少腹满
可除矣。此方与越婢汤同治水饮溢于表,而为腹胀水肿,宜发汗外解者,无不随手而消。
越婢治有热者,故方中君以石膏,以散阳水也;小青龙治有寒者,故方中佐以姜、桂以散阴水也。
【集解】柯琴曰∶两青龙俱治有表里证,皆用两解法。大青龙是里热,小青龙是里寒,
故发表之药相同,而治里之药则殊也。此与五苓同为治表不解,而心下有水气。然五苓
治水之蓄而不行,故专渗泻以利水,而微发其汗,使水从下而去也;此方治水之动而不
居,故备举辛温以散水,而大发其汗,使水从外而出也。仲景发表利水诸法,精义入神矣。
赵良曰∶溢饮之证,《金匮》云∶当发其汗,小青龙汤治之。盖水饮溢出于表,荣卫
尽为之不利,必仿伤寒荣卫两伤之法,发汗以散其水,而后荣卫行,经脉通,则周身之
水可消,必以小青龙汤为第一义,于此可类推矣。
伤寒,心中有水气,咳而微喘,发热不渴,服汤已,渴者,此寒去欲解也,小青龙汤主之。
【按】“小青龙汤主之”六字,当在发热不渴之下,始与“服汤已,渴者”之文义相
属。岂有寒去欲解,而更服小青龙汤之理乎?
【注】伤寒,心下有水气,咳而微喘,发热不渴,此为外伤寒邪,内停寒饮,宜以小
青龙汤两解之。服汤汗解已后渴者,乃已汗寒去内燥之渴,非未汗饮停不化之渴,故曰∶
寒去欲解也。当少少与水饮之,以滋其燥,令胃和自可愈也。
【集注】成无己曰∶咳而微喘者,水寒射肺也。发热不渴者,表证未罢也。与小青龙
汤发表散水,服汤已渴者,里气温,水气散,为欲解也。
方有执曰∶发热不渴,寒胜也,故以服汤已而渴,为寒去欲解,大意与上条相仿,故治亦同。
程知曰∶此明水寒未解,治宜小青龙也。心下有水气,寒在膈上也。故喘咳,发热不
渴,服汤已而渴,则水寒解矣。此解水气之法,当用小青龙,非谓解后仍用小青龙也。
张璐曰∶风寒挟水饮,为病在表者,故
不渴。服汤后而渴者,是为寒去津伤欲解之征,所以虽渴而不必服药,但当静俟津回可
也。咳而微喘,为水饮上逆。今水去而渴,与水逆而渴不同。世本“小青龙汤主之”在
“寒去欲解”也之下,错简也。
汪琥曰∶上条云渴,是未服汤而渴,乃水停津液不化而渴。此条云渴,是服汤已而
渴,乃汗后津液既亡而渴。渴既不同,岂可仍用上药小青龙主之?当在“服汤已”之上可知。
下之后,复发汗,必振寒,脉微细,所以然者,以内外俱虚故也。
【注】发汗当于未下之先,今下之后,复发汗,必振寒。脉微细者,表里皆虚也。所
以然者,以下之失宜,则内守之阳虚,故脉微细也。以汗之失宜,则外固之阳衰,故振寒也。
【集注】郑重光曰∶治伤寒先汗后下,此定法也。若下后外邪不尽,不得已而复汗之,
邪虽去而内外俱虚,是以脉细振寒,所伤滋大矣。
下之后,复发汗,昼日烦躁不得眠,夜而安静,不呕不渴,无表证,脉沉微,身无
大热者,干姜附子汤主之。
【注】此承上条互详脉证,以出其治也。既下之以虚其里,复发汗以虚其表,阴阳两
虚,阳无所附。夜而安静,不呕不渴,是内无阳证也;无表证,身无大热,脉沉微,是
外无阳证也。表里无阳,内外俱阴,惟有昼日烦躁不得眠,一假阳证,则是独阴自治于
阴分,孤阳自扰于阳分,非相胜乃相离也,故以干姜附子汤,助阳以配阴。盖以阴虽盛而
未相格,阳气微而自不根据附也。
【集注】喻昌曰∶上条但言振寒及微细之脉,未定所主之病,以虚证不一也。然振寒
脉微细,阳虚已见一班。设昼日烦躁不得眠,其为虚阳扰乱可知;夜反安静,不呕不渴,则
虚阳扰乱不兼外邪可知。脉沉微,身无大热,则烦躁,为亡阳之诊,干姜附子在所必需。由
此而推,日中安静,夜而烦躁,则为阴病而阳不病,又可知矣。
程应旄曰∶下之后,复发汗,昼日烦躁不得眠,虚阳扰乱,外见假热也。夜安静,不
呕不渴,无表证,脉沉微,身无大热,阴气独治,内系真寒也。宜干姜附子汤,直从阴
中回阳,不当于昼日烦躁,一假热证狐疑也。
\x干姜附子汤方\x
干姜(一两) 附子(去皮,生用,破八片,一枚)
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顿服。
发汗若下之,病仍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