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助病。非
治病也。必去其干血。而后新血得生。乃望回春。干血与寻常瘀血不同。瘀血尚可以气行之。干血与气
相隔。故用啮血诸虫以蚀之。
\x金蟾丸\x
干虾蟆(三钱) 胡黄连(二钱) 鹤虱(二钱) 雷丸(二钱) 芦荟(二钱) 肉豆蔻(二钱)
苦楝根(二钱) 芜荑(二钱) 雄黄(二钱)
治小儿疳虫。男子湿热所生之痨虫。以此杀之。夫痨虫有二。血化之虫。灵怪难治。必用鳖甲鳗鱼獭肝
百部麝香诸灵药。而再加和血之品。以除其根。乃能克之。湿热之虫蠢而易治。用此方。即仿乌梅丸之
意。而妙在干虾蟆。雄黄亦灵药。故治虫最效。
\x白头翁汤\x
白头翁(三钱) 甘草(二钱) 阿胶(三钱) 青皮(三钱) 黄连(三钱) 黄柏(三钱)
清风火。平肝治痢。
\x移尸灭怪汤\x
山萸肉(三钱) 人参(三钱) 当归(三钱) 虻虫(一钱) 水蛭(一钱) 晚蚕砂(三钱) 乳香(三钱)
蜜丸日服三次。共重一两。七日而传尸之虫灭迹。夫痨虫者。瘀血所化也。死而传染家人。亦染于血分。
聚血为巢。生子蚀血。故虻虫水蛭。下血即能下虫。此乃治虫之根。而蚕砂乳香枣皮。又以味杀之。人参
当归则助正气以祛邪。为攻补兼施之法。辨症奇闻论。皆循末忘本。惟此丸能知血化为虫之所以然。
而其自注。却未能及此。毋亦象罔乃得元珠哉。
\x紫参汤\x
紫参(三钱) 甘草(八钱)
先煮紫参。后入甘草。温服。
\x当归四逆汤\x
当归(三钱) 白芍(三钱) 桂枝(二钱) 细辛(一钱) 生姜(三钱) 大枣(四枚) 木通(一钱)
治手足痹痛寒冷。
\x抵当汤\x
大黄(二钱) 桃仁(三钱) 虻虫(三钱) 水蛭(三钱)
\x琥珀散\x
琥珀(一钱) 三棱(一钱) 莪术(一钱) 丹皮(二钱) 肉桂(一钱) 延胡索(一钱)
乌药(一钱) 当归(三钱) 赤芍(三钱) 生地(三钱) 刘寄奴(三钱)
方主行气下血。使经通而石瘕去。
\x叶氏养胃汤\x
麦冬(三钱) 扁豆(三钱) 玉竹(三钱) 甘草(一钱) 沙参(三钱) 桑叶(三钱)
清平甘润。滋养胃阴。在甘露饮救肺汤之间。
\x脾约丸\x
麻仁(三钱) 白芍(三钱) 大黄(一钱) 枳壳(一钱) 浓朴(二钱) 杏仁(三钱)
为末。蜜丸。润利大便。
\x三物汤\x
浓朴(二钱) 枳壳(一钱) 大黄(一钱)
\x附子汤\x
附子(五钱炮) 人参(三钱) 白术(三钱) 云苓(三钱) 白芍(三钱)
此仲景温肾之主剂。附子色黑大温。能补肾中之阳。肾阳者。水中之阳。泄水之阳者木也。故用白芍以
平之。封水之阳者土也。故用白术以填之。水中之阳。恐水邪泛溢则阳越。茯苓利水。俾阳不因水而泛。
阳斯秘矣。水中之阳。若无水津以养之。则阳不得其宅。故用人参以生水津。使养阳气。阳得所养。阳斯
冲矣。六味左归。补肾阴以养气之法。都气丸。所以得名也。附子汤。肾气丸。补肾阳以生气化气之法。
\x栀子豆豉汤\x
栀子(五钱) 淡豆豉(五钱)
服后得吐为快。
\x甘麦大枣汤\x
大枣(五枚) 甘草(三钱) 小麦(五钱)
三药平和。养胃生津化血。津水血液。下达子脏。则脏不燥。而悲伤太息诸证自去。此与麦门冬汤。滋胃
阴以达胞室之法相似。亦与妇人乳少。催乳之法相似。乳多即是化血之本。知催乳法。则知此汤生津润燥之法。
\x桃奴散\x
肉桂(一钱) 五灵脂(三钱) 香附子(三钱) 砂仁(一钱) 桃仁(三钱) 延胡索(三钱) 桃奴(三钱)
雄鼠屎(一钱)
\x三一承气汤\x
芒硝(三钱) 大黄(二钱) 枳壳(钱半) 浓朴(二钱) 甘草(一钱)
攻下火结之通剂。
\x都气丸\x
熟地(五钱) 山药(三钱) 云苓(三钱) 丹皮(三钱) 山萸肉(三钱) 泽泻(三钱) 五味子(一钱)
人身呼吸之气。司于肺而实根于肾。此气乃肾中一点真阳。而深赖肾中之水阴充足。涵阳气而潜藏
于下。故气退场门鼻。则有津液。气着于物。则如露水。以气从水中出。水气足。故气亦带水阴而出。其纳入
于肾也。有水封之。而气静秘。故肾水足者。其气细。龙能蛰。龟能息。世传仙术。有五龙蛰。有龟息。皆是敛
气之法。即皆是保养肾水之法。气者水之所化。吾故有气。即是水之论。此丸用六味地黄汤。补水以保
其气。利水以化其气。加五味收敛以涵蓄其气。则气自归元。而不浮喘。名曰都气。谓为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