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手帕,丹溪云∶是肝痿,以参、 、归、术、升麻升举之。有产后水道中出肉线一条,长三四尺,
动之则痛绝。先服失笑散,次以带皮姜二斤研烂,入清油二斤,煎油干为度。用绢兜起肉线,屈曲于水道边,
以姜渣熏,冷则熨之,乃缩上。再服失笑散,芎归汤,如肉线断者,不治。诸凡产后症不一端,而危莫危于血 晕、气喘、呃逆、风痉。难莫难于蓐劳、虚嗽、泄泻、积聚。所尤要者,产后下焦阴虚,为伤其肝肾也。而 冲任督带,多隶肝肾,用药宜温养固摄,切勿重虚其虚,致成下损,不能复元。前所条列,大约根据《良方》
薛按,粗举梗概,其治法不尽于此云。
【目录】卷之八\产后论治【篇名】产后脉候属性:新产之脉,缓滑吉,实大弦急者死。沉小吉,坚牢凶。寸口涩疾不调死,沉细附骨不绝生。
【目录】卷之八\产后论治【篇名】附方属性:〔寒热〕
当归桂枝汤
见一卷伤风。
〔通治〕
生化汤
当归(三钱) 川芎 炮姜 炙草(各一钱) 桃仁(十三粒)水煎。
〔块痛〕
失笑散
见六卷胃脘痛。
〔和血〕
四物汤
见一卷中风。
〔伤风〕
香苏饮
见本卷胎前。
〔伤寒〕
芎苏饮
见二卷咳嗽。
〔温热〕
葱豉汤
见一卷温。
〔营卫〕
当归建中汤
见一卷伤风。
〔营卫〕
归 建中汤
见二卷咳嗽,再加四物、参、附、桂、苁蓉,为十四味建中汤。
〔固阳〕
附汤
(一两) 附(五钱) 名 附汤。参(一两) 附(五钱) 名参附汤。
〔补阴〕
六味汤
见一卷中风。
〔补中〕
补中益气汤
见一卷中风。
〔调补〕
八珍汤
见一卷中风。
〔调补〕
十全大补汤
见一卷中风。
〔恶露〕
大调经散
见三卷肿胀。
〔补血〕
当归补血汤
见本卷崩漏。
〔蓐劳〕
母鸡汤
黄雌鸡(一只) 归 地 术 桂心(各三钱) 先以水七钟煮鸡,煮鸡汁至三钟,每 用汁一钟煮药。每服四钱,日服三次。
〔蓐劳〕
猪腰汤
猪腰(一对) 归 芍(各酒炒,一两) 先将归芍煮,去渣,将腰子切如骰子大,同 晚米一合,香豉一钱,加葱、椒、盐煮食。
〔虚羸〕
补虚汤
参 术(各一钱) 陈 芎 草(各五分) 姜(三片) 热轻加茯苓,热甚加炮姜。
〔虚痛〕
归姜羊肉汤
羊肉(一斤) 当归(五两) 生姜(六两) 黄 (四两) 先以水煮羊肉取汁,下 后三味,分四服,煮食。有恶露,加桂心三两。
〔补脾〕
异功散
见一卷中风。
〔补阳〕
附子理中汤
见一卷中风。
〔吐泻〕
温胃饮
见一卷中风。
〔呕痞〕
香砂六君子汤
见三卷呕吐。
〔火郁〕
甘桔汤
甘草(二两) 桔梗(一两) 失音加诃子,声不出加半夏,嗽加杏仁、贝母,呕加半夏、
生姜,吐血加紫菀。肺痿加阿胶,少气加人参。
〔喘急〕
贞元饮
熟地(八钱) 当归 炙草(各三钱) 水煎。呕加姜,寒加桂。
〔风喘〕
金水六君煎
见二卷咳嗽。
〔冲肺〕
人参苏木煎
见本卷临产。
〔血晕〕
夺命散
见本卷临产。
〔满呕〕
抵圣汤
参 草 陈 夏 芍 泽兰 每服四钱,加姜五片,水煎。
〔伤食〕
和中饮
陈 枳(各一钱) 楂肉 麦芽(各二钱) 浓朴 砂仁(各八分) 痰加半夏,呕加煨姜。
〔虚逆〕
橘红半夏汤
橘红(一两) 半夏 炙草(各五钱) 藿香(三两) 加姜五片,水煎。
〔呃逆〕
丁香散
见三卷呃。
〔寒呃〕
丁香柿蒂散
见三卷呃。
〔痰呃〕
橘皮竹茹汤
见三卷呕吐。
〔经络〕
小调经散
见三卷肿胀。
〔阳虚〕
肾气汤
见二卷虚损。
〔发狂〕
加味八珍汤
八珍汤加茯神、远志各二钱,水煎。
〔狂悸〕
茯苓散
苓 参(各一钱) 芍 牛膝 琥珀 龙齿(各七钱半) 生地(一两) 桂心(二钱)
每服三钱。
〔惊狂〕
琥珀散
辰砂(另研) 没药 琥珀 当归(并研末) 等分,每服二钱,白汤下,日二次。
〔心脾〕
归脾汤
见二卷劳瘵。
〔不语〕
清魂散
见本卷临产。
〔惊涎〕
温胆汤
见一卷温。
〔不语〕
七珍散
参 地 芎 菖蒲(各一两) 细辛(一钱) 防风 辰砂(各五钱) 薄荷煎汤下,每服 一钱。
〔中风〕
小续命汤
见一卷中风。
〔风虚〕
大豆紫汤
独活一两半,酒浸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