斤八
两为一斤;后周玉秤四两,当古秤四两半;隋以古秤三斤为一斤;唐量衡与古校,皆三之一。
然史文缺略,今不能的悉其数。唐孙真人千金方曰∶古秤惟有铢两而无分名,今则以十(十当
作百,传写之误。)黍为一铢,六铢为一分,四分为一两,(合今之六钱也。)十六两为一斤,此则神农
之秤也。吴人以二两为一两,隋人以三两为一两,今根据四分为一两秤为定。(此唐秤十斤,正合
今之六斤。)此说足以破其惑。而肘后方鹿鸣山序云∶古方药品分两,灸穴分寸,与今不类,为
古今人体大小或异,血脉亦有差焉。此说非也,宋林亿等千金方凡例曰无稽之言莫此为甚
者是也。又如千金方所载药升之制,上径一寸,下径六分,深八分。此升甚小,不知何代之
量有如此者?又云半夏一升,秤重五两。校之不同。即所云诸药权量,大率类此,姑存其
说,以见度量权衡长短大小轻重之不同耳。隋唐宋元之度量,校之累黍则失于长大;汉魏
南北朝之度量,校之累黍则失于短小。宋儒论乐律者,率舍高而取下,论度量者,又舍大而
取小,夫岂知适中之道哉?今选羊头山 黍中者一千二百粒,实于黄钟之龠无欠无余,以
天平秤之,整有三钱,乃古半两也。两龠之黍,当天平六钱,为古一两。然则古秤一斤,当
天平九两六钱,今之平秤一斤,是古一斤十两,盖三分两之二也。今大明钞尺七尺五寸,适
合黍尺一丈;铁斛三升二合,适合黍量一斗;平秤九斤,适合黍权一秤。(十五斤曰一秤。)虽不
同而实同,虽不用而实用,妙理存乎其间,而人未之知也。臣若不累黍亲验,亦不信有如此
之妙。后世为钟律之学人,不可以其常用而忽之也。



<目录>类经附翼卷二\律原

<篇名>五权所起

属性:(五者,权之余也。)
权起于黍。(黑色圆黍一粒之重起。)
十黍为累。(以今等子校之,重二厘半。)
十累为铢。(百黍也,重二分半。)
六铢为锱。(六百黍也,重一钱五分,出说文。)
四锱为两。(黄钟两龠,二千四百黍也。)



<目录>类经附翼卷二\律原

<篇名>五权正数

属性:(五者,权之正也。)
十六两为斤。(古量一升六合黍之重,为今秤九两六钱。)
十斤为衡。(古量一斗六升黍之重,为今秤六斤。)
三衡为均。(古量四斗八升黍之重,为今秤十八斤。)
四均为石。(古量一石九斗二升黍之重,为今秤七十二斤。)
四石为鼓。(古量七石六斗八升黍之重,为今秤二百八十八斤。)



<目录>类经附翼卷二\律原

<篇名>拟古天平法马数

属性:(十得今之六。)
一铢 一百黍之重。今之二分半。二铢、三铢以上,以递而增。
十铢 一千黍之重。今之二钱五分。
十二铢 即黄钟一龠,一千二百黍之重。古之半两,今之三钱。
一两 两龠黍之重。今之六钱也。
八两 十六龠黍之重。即古半斤,今之四两八钱也。
一斤 三十二龠黍之重。今之九两六钱也。



<目录>类经附翼卷三\求正录

<篇名>三焦包络命门辨

属性:(附子宫血室。)
客有问曰∶三焦包络命门者,医者之要领,脏腑之大纲,或言其有状,或言其无形,或言
三焦包络为表里,或言三焦命门为表里,或言五脏各一,惟肾有两,左为肾,右为命门,命门
者,男子以藏精,女子以系胞。若此数者,弗能无疑,千载而下,议论不定。夫理无二致,岂
容纷纷若是哉?果亦有归一之义否?予曰∶噫!医道之始,始自轩岐,轩岐之旨,昭诸灵
素,灵素之妙,精确无遗。凡其所论,必因理而发;凡其命名,必因形而生。故内经之文,字
无苟言,句无空发。自后凡绍此统者,孰能外灵素之范围?而今之所以纷纷者,不无其由,
盖自难经始也。难经述灵素而作,为诸家之最先,因其颇有谬误,遂起后世之惑,三千年
来,无敢违背,而后世之疑,莫可解救,请先悉三焦心包络而次及其他焉。夫三焦者,五脏
六腑之总司;包络者,少阴君主之护卫也。而二十五难曰∶心主与三焦为表里,俱有名而无
形。若谓表里则是,谓无形则非。夫名从形立,若果有名无形,则内经之言为凿空矣。其
奈叔和启玄而下,悉皆宗之,而直曰三焦无状空有名。自二子不能辨,此后孰能再辨?及
至徐遁、陈无择,始创言三焦之形,云有脂膜如掌大,正与膀胱相对,有二白脉自中出,夹脊
而上贯于脑。予因遍考两经,在灵枢本输篇曰∶三焦者,中渎之府,水道出焉,属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