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多为气虚,赤多为血热。患久则渐次虚寒,面黄体瘦,肌
肤憔悴,形容枯槁,行动懒怯,多因带证而致焉。何则?但因感此者,外无病患之形,内无痛楚
之苦,隐而不觉,岁月迁延。《脉诀》云∶崩中日久成白带,漏下多时骨木枯。是以气血渐损,
形体渐羸而变成大病者多矣。
调理之要∶治标必以止塞为主,肥人兼消痰,瘦人兼清火,少佐升提固敛。治本必理气和血
,次健脾渗
湿,六君子、五苓,姜炒黄连。大补气血,多不以为急,患之既久,脾胃虚弱。至于月经不调,
甚者淋 崩漏,遂成危疾,难为攻治矣。方药合宜,庶可获效。如日久不止者,专以补气血为主
,先以主方治之;次服十全大补汤去桂,加醋炒芍药,牡蛎粉,禹余粮(补中益气汤见脾胃。)
\x主方\x 当归 川芎 赤芍 熟地 艾叶 茯苓 牡丹皮 臭椿根皮 香附(醋炒) 山药(
各一钱) 升麻(三分)上加乌梅两个水煎。另用牡蛎(火 ,醋淬,)龙骨、赤石脂(各七分),研成
末调服,或作丸服亦可。
\x固真丸\x 带久不止,腹痛,眼昏溜火,阳明伏火,此丸大泻寒湿。
干姜(炮,一两) 柴胡 白石脂(另研) 白龙骨(另研) 当归(各五钱) 白芍(酒
炒) 黄柏(酒炒) 白术(各二钱)
上为末,醋糊丸桐子大,每服百丸,空心醋汤下,以干物压之,不令热药犯胃。
\x敛带丸\x 带久气血两虚,面黄肌瘦,无力身热,饮食无味,四肢倦怠。
当归 川芎 茯苓 白术 香附(醋炒) 山药 臭椿根皮 杜仲(姜汁、酒炒) 牡蛎(
火、醋淬) 鹿角霜(另研) 破故纸(酒炒) 白芍(酒炒) 人参(各等分)
上为末,乌梅肉蒸捣和入,加醋糊丸如桐子大。每服百丸,空心米汤下。
虚加黄 、地黄;热加地骨皮、青黛;痰加陈皮、半夏、南星。小便涩加车前子。瘦人加黄
柏。胸满去人参,加砂仁。腹痛去参,加玄胡、小茴香;冬加炮姜。久加升麻、柴胡。
\x收带丸\x 赤白带因湿痰腹痛,燥中宫之湿,提陷下之气。
苍术 白术 白茯苓 陈皮(盐水去白) 当归 白芍(酒炒) 熟地 半夏(姜制) 椿
根皮(各一两) 牡丹皮 黄柏(酒炒) 甘草(炙) 防风(各五钱) 升麻(三钱)
上为末,酒糊丸桐子大。每服百丸,米汤下。
\x简便方\x (止白带) 锻石(风化一两) 白茯苓(二两) 为末,水丸。每三十丸白汤
下。亦止水泻。
又 赤白带下。荞麦面、鸡子清为丸,每服五十丸,白汤送下。
又 香附子(醋煮),臭椿根皮(去粗皮),等分为末,醋糊丸桐子大,百丸空心醋汤下。



<目录>卷之七

<篇名>淋沥

属性:是证频有秽血,点滴淋漓不净,非若崩中顿而多也。甚至经年累月,不能起身, 倦卧。
饮食虽进,面色痿黄,无力行动,四肢困乏(俗名血瘫。)有因于女子未笄早嫁,甚而天癸未至
,冲任未盛,血海未充,竟以合HT 。后月水虽降,颠倒错乱,孕育不成,最可悯惜。
\x主方\x 当归 川芎 白芍 熟地 丹参 艾叶(醋煮) 牡丹皮 阿胶(冲化服) 臭椿
皮地榆(等分) 加乌梅肉一个,水煎服。
\x七灰散\x 治妇女崩漏,淋沥。
莲蓬壳 益母草 旱莲草 粟壳 蟹壳 棕毛 藕节(七味烧灰,等分)
每服三钱,醋汤调下。崩中方可互用。
\x简便方\x 淋沥。
黄芩条(沉水者,)为末,每服三钱,烧秤锤淬酒下。
又 崩淋、棕灰、乌梅肉、干姜(炒焦),等分俱为末,每二钱,乌梅汤下。
又 乌梅肉(炒,)研末二钱;或棕灰、枯矾为末;或苍耳草(烧灰,三钱) 或荆芥(灯上
烧焦)为末;或槐角、地榆为末、并用酒或童便下。



<目录>卷之七

<篇名>畏寒

属性:妇人禀阴柔之体,畏寒常甚于男子,此概言之也。妇人尤多感寒之由,故特另条以明之。如
乳子则不时开怀解衣进风;如夜卧,儿在身侧,肩臂常露,或儿便溺,实时起身,因此感冒风寒
。但妇人畏寒有两种,若霄壤不侔,最宜详察。一外感风寒,恶寒则头疼、骨痛、拘急,腰膝酸
软,恶心,此言暴感也。宜从伤寒门用发表取汗药。或微恶寒,朝凉夜热,皮肤热,内不甚,虽累
月如是,脉浮而紧,宜服发表药一帖取微汗。一阳虚生外寒,阴虚内热,五心烦热,口干舌燥,夜
卧不安,干嗽红痰,渐至午后阴分微微恶寒,晡时手足心热,黄昏渐加,皮肤不甚,重按骨里蒸
蒸大热,脉必细数急涩,此宜主方治之。二者差误,系人之死生,最宜斟酌。
\x主方\x 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