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先煎四钱。川楝核先三钱。济银花八钱。淡海 先煎一两。炙鸡金研三
钱。)一剂溺行痛减。痢下仍白。孟英曰。病机隐伏。测识匪易。前此之止。非邪净而止之
止。乃邪得补而不行之。邪气止而不行。是以痛胀欲死。夫强止其痢。遽截其疟。犹之乎新
产后妄涩其恶露也。世人但知恶露之宜通。而不知间有不可通者。但知疟痢之当止。不知邪
未去而强止之。其害较不止为尤甚也。今邪未清涤。而以温补药壅 塞其流行之道。以致邪
不能出。逆而上冲。哕不能食。是痢证之所畏。吾以通降凉润之剂。搜邪扫浊。惟恐其去之
不速。病家勿以白痢为忧。寻愈。
徐有堂妻病痢。医作寒湿治。广服温补之剂。痢出觉冷。遂谓沉寒。改投燥热。半月后发热
无溺。口渴不饥。腹疼且胀。巅痛不眠。孟英察脉弦细。沉取甚数。舌绛无津。肌肉尽削
。是暑热胶锢。阴气受烁。予北沙参苁蓉芩斛楝芍银花桑叶丹皮阿胶合白头翁汤为剂。(发
热无溺四句。暑邪大伤气分之阴。弦细为阴虚。沉取甚数为温补胶锢其暑热之象。腹疼为暑
热胶锢。胀及巅痛不眠。为肝阴受烁。苁蓉补肝阳。作胶斛沙参反佐。使芩楝无偏于苦寒流
弊。北沙参八钱。淡苁蓉三钱。酒炒枯芩一钱五分。鲜钗斛杵先一两。酒炒川楝核杵先三钱
。整大白芍杵先八钱。济银花一两五钱。冬桑叶四钱。粉丹皮二钱。酒炒白头翁一钱。)次
日各患皆减。痢出反热。孟英曰。热证误投热药。热结为大便不行者有之。或热势奔迫而泄
泻如火者有之。若误服热药而痢出反冷者。殊不多见。无怪医者指为久挟之沉寒。吾以脉证
参之。显为暑热。然暑热之邪本无形质。其为滞下也。必挟身中有形之垢浊。故治之之道。
最忌补涩壅滞之品。设误用之。则邪得补而愈炽。浊被壅而愈塞。耗其真液之灌溉。阻其
正气之流行。液耗则出艰。气阻则觉冷。大凡有形之邪。皆能阻气机之周流。如痰盛于中。

头觉冷。积滞于腑。脐下欲熨之类。皆非真冷。人不易识。吾曾治愈多人矣。仍议育阴涤热
。病果渐瘳。
萧某素患痰多。常服六君子汤。孟英诊之。脉细数而兼弦滑。曰∶六君极当屏绝。病由阴亏
火盛。津液受灼而成痰。须服壮水之剂。庶可杜患将来。萧吸鸦片。自疑虚寒。滋阴不敢频
服。继患喉痛。专科治而不效。孟英诊曰∶早从吾策。奚至是耶。此阴虚于下。阳浮于上。
喉科药不可试也。大剂育阴潜阳。(脉细数为阴分挟虚。弦滑为气分挟痰热。专科治而不效
。必用温散套药。以致阳浮于上。淡海 二两。连皮荸荠一两。酒炒枯芩一钱五分。黑栀皮

钱。冬桑叶四钱。地骨皮四钱。粉丹皮二钱。旋复花绢包三钱。钗石斛血龟板多杵各一两。
先煨八句钟。济银花八钱。)其痛日瘥。而喉 皆形白腐。孟英曰∶吸烟既久。毒瓦斯熏蒸之
故耳。令吹锡类散始得渐愈。愈后复患滞下。孟英曰∶今秋痢虽盛行。而此独异于人。切勿
以痢药治之。盖火迫津液结为痰饮。酿以烟毒。熏成喉患。吾以然犀之照。而投激浊扬清之
治。病虽愈矣。内蕴之痰浊尚多。奈向来为温补药所禁锢于肠胃曲折之间而不得出。今广投
壮水之剂。不啻决江河而涤陈 。岂可与时行暑热之痢同年而语耶。(时行暑热之痢为实邪
。宜清涤。此证温补耗液为内伤。宜育阴。)治不易法。食不减餐。日数十行。精神反加。
逾月之后。大解始正。计服甘凉约二百剂。(此为偏证偏治。未可以平证例也。)肌肉复充。
痰患若失。
孙位申患感。证见耳聋。医者泥于少阳小柴胡之例。聋益甚。孟英视之。曰∶伏暑也。与伤

治法何涉。改投清肺之药。聋减病安。(耳聋治肺。诊断伏暑。必有脉证可凭。此必小柴胡
汤中多用参草枣胶锢暑邪。酒炒知母三钱。鲜芦根二两。鲜枇叶刷包三钱。生石膏先煎八钱
。西滑石先煎四钱。姜竹茹三钱。淡吴萸次入六分。陈香薷次入三分。鲜荷梗三钱。)将进
善后法矣。忽一日耳复聋。询悉误服葛粉一碗。不啻误服小柴胡一剂。复投整肃肺胃药。寻
愈。(酒炒知母三钱。生石膏先煎八钱。南花粉四钱。姜竹沥一大酒杯冲。生苡仁杵八钱。
西滑石先煎四钱。花麦冬三钱。钗石斛杵先八钱。浮石蛤壳各五钱同先煎。)
顾宗武偶患微寒发热。医进温散法。热虽退而不饥不大便。复用平胃散数帖。腹渐胀而偏于
右。尚疑其中气之虚寒也。遂予温运燥补诸药。胀乃日增。杳不进谷。外科连某作胁疽治。
病如故。黄某作肠痈论。以大黄泻之亦不应。严某谓胁疽部位不对。肠痈证据不符。作内疝
治。仿子和活人之法及当归龙荟丸相间投之。亦无效。孟英视之。脉极弦细而促。舌绛大渴
。小溲赤少。饮而不食者月余矣。证实脉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