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 浓朴 甘草 紫苏 白术 茯苓 藿香 木瓜 檀香
上 咀水煎
按此手足太阴之剂气药也然以上二方今世俗多用姑存之以备取择
消毒丸治伤暑发热头疼
半夏 甘草 茯苓(各半斤)
上为末生姜汁作薄糊丸如梧桐子大每五十丸水下
易简方以好醋煮半夏姜汁作糊丸
按此足三阳少阴手太阴经药也
大顺散治冒暑伏热引饮过多脾胃受湿水谷不厘清浊相干阴阳气逆霍乱呕吐脏腑不调
甘草 干姜 杏仁(去皮尖) 桂(去皮)
上先将甘草用白砂炒次入姜却下杏仁炒过筛去沙净合桂为末每服二三钱汤点服
按此太阳例药
冷香饮子治伤暑 霍乱腹痛烦躁脉沉微或伏
方见霍乱门
来复丹治伏暑泄泻身热脉弱
硝石(一两同硫黄火上微炒用柳条搅结砂子不可大) 太阴玄精石(研) 舶上硫黄(各一
两) 五灵脂(去砂石) 青皮 陈皮(各二两)
上为末和匀好醋糊为丸菀豆大每服二十丸空心米饮下
按此出厥阴例药也通利三焦分理阴阳温胃开结治挥霍变乱神志昏愦元气下陷者甚捷然病
因暑火湿热者勿用



<目录>卷十一\暑证治法

<篇名>治湿热之剂

属性:子和桂苓甘露饮治伏暑发渴脉虚
桂 人参 藿香 茯苓 白术 甘草 葛根 泽泻 石膏 寒水石(各一两) 滑石(二
两) 木香(一钱)
上为末每服三钱白汤调下
宣明桂苓甘露饮
茯苓 泽泻(各一两) 石膏 寒水石(二两) 滑石(四两) 白术 桂 猪苓(各半两)
上为末每服二三钱温汤调下
局方辰砂五苓散治伏暑烦渴头疼身重泄泻
本方加辰砂
上为末每二三钱或水或汤调下
按此三方并太阳经药然有温散淡渗解表不同也



<目录>卷十一\暑证治法

<篇名>治火之剂

属性:黄连解毒汤治暑热证脉洪实而渴
大金花丸治一切火热暑证
神芎丸治一切湿热内甚火暑之实者
方并见火门



<目录>卷十二\湿门

<篇名>内经叙湿为诸证

属性:经曰诸湿肿满皆属脾土 湿胜则濡泻 地之湿气感则害人皮肉筋脉
原病式曰诸痉强直积饮痞膈中满霍乱吐下体重附肿肉如泥按之不起皆属于湿



<目录>卷十二\湿门

<篇名>脉法

属性:脉经曰脉沉而缓沉而细微缓者皆中湿 脉浮风湿 脉大或浮虚而涩者皆寒湿 脉来滑疾
身热烦喘胸满口燥发黄者湿热 脉洪而缓阴阳两虚湿热自甚 脉洪而动湿热为痛也



<目录>卷十二\湿门

<篇名>论湿为痿为痹为痛为肿所挟寒热不同

属性:内经曰因于湿首如裹湿热不攘大筋 短小筋弛长 短为拘弛长为痿因于气为肿四维相代
阳气乃竭
按丹溪曰湿者土之浊气首为诸阳之会其位高其气清其体虚故聪明系焉浊气熏蒸清道不通
沉重
不利似乎有物蒙之失而不治湿郁为热热留不去大筋 短者热伤血不能养筋故为拘挛小筋弛长
湿伤筋不能束骨故为痿弱因于湿首如裹各三字为句湿热不攘以下各四字为句文整而意明第四
章因于气为肿下文不叙恐有脱简然王注曰素常气疾湿热加之气湿热争故为肿也邪气渐盛正气
渐微阳气衰少致邪代正气不宣通故四维发肿诸阳受气于四肢也但今人见膝间关节肿疼全以为
风治者多误矣
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湿气甚者为着痹也其多汗而濡者阳气少阴气盛也伤于寒湿肌
肤尽痛名曰肌痹
谨按湿证挟寒内甚则腹痛下利外甚则四肢沉重疼痛或肌肉濡溃痹而不仁也挟风多外甚而
身重
痛汗出挟热内甚则泻痢外甚则或痛或热或肿发黄如此等证虽内伤外感不同况有错杂之邪合至
当论其先后多少分治可也
寒湿之中人也皮肤不收肌肉坚紧荣血泣卫气去故曰虚虚者聂辟气不足按之则气足以温之
故快然而不痛
按东垣曰此清虚之地气伤人也必从足始故地之湿气感则害人皮肉筋脉夫百病之变皆生于
风雨寒暑及饮食居处阴阳喜怒针经解云若身形不虚外邪不能伤也
要略曰太阳病关节疼痛而烦脉沉而细者此名中湿亦曰湿痹其候小便不利大便反快但当利
其小
便一身尽痛发热日晡所剧者此名风湿此病伤于汗出当风或久伤冷所致也 风湿脉浮身重汗出
恶风 风湿相搏身体疼烦不能转侧不呕不渴脉虚浮而涩风湿相搏骨节疼烦掣痛不得屈伸近之
则痛剧汗出短气小便不利恶风不欲去衣或身微肿也
按以上论风湿寒湿之异
湿家之为病一身尽疼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