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不能自制则汤液针石导引之法以为之助若天地之气其亢而自制者固复于平亢而不
制者其孰助哉虽然造化之道苟变至于极则亦终必自反而复其常矣学人能本之太仆河间而参之
此论则造化枢纽之详亦庶矣乎



<目录>卷十\火门

<篇名>气属阳动作火论

属性:详见气门



<目录>卷十\火门

<篇名>论阴虚火动

属性:详见热门



<目录>卷十\火门

<篇名>论积温蓄热成火宜汗吐下法

属性:子和曰李屏山素饮酒一日得病医用酒蒸丸热后目睹天地但见红色遂成龙火卒不能救 棠
溪李
济之常病目及居省掾每服补肝散以致睛胀但见窗槛横排几至丧明令涌泄五七次继服凉剂方始
如故 丹霞朱僧氏代章宗出家既病三阳蓄热常居静室不敢见明明则头疼如锥每置冰于顶上不
能解其热历诸医莫能辩其病后治之七日而愈其法用汗吐下三法而已后用凉物清镇之平复如故
谨按以上病例非汗吐下法则不能已人惟阴平阳秘神气以宁盖昧者徇情纵欲因致积热之证

一朝一夕故也治当如此其为治不能究其源委岂得不遂致误人者哉今以积热沉寒论附录于下
王安道曰人之所借以生者气也气者何阴阳是也夫阴与阳可以和而平可以乖而否善摄与否
吉凶
于是乎定夫惟摄之不能以皆善也故偏寒偏热之病始莫逃于乖否之余矣虽然寒也热也苟未至于
甚粗工为之而不难设热积而寒沉良工犹弗能以为计况其下乎奈之何俗尚颛蒙恪恃方药愈投

盛迷不之反岂知端本澄源中含至理执其枢要众妙俱呈且以积热言之始而凉和次而寒取寒取不
愈则因热而从之从之不愈则技穷矣由是苦寒频岁而弗停又以沉寒言之始而温和次而热取热取

愈则因寒而从之从之不愈则技穷矣由是辛热比年而弗止叹夫苦寒益深而积热弥炽辛热太过而

寒愈滋苟非大圣慈仁明垂枢要生也孰从而全之经曰诸寒之而热者取之阴热之而寒者取之阳
所谓
求其属也属也者其枢要之所存乎斯旨也王太仆知之故曰益火之原以消阴翳壮水之主以制阳光
又曰取心者不必齐以热取肾者不必齐以寒但益心之阳寒亦通行强肾之阴热之犹可吁混乎千言

语之间殆犹和璧之在璞也夫寒之而热者徒知以寒治热而不知热之不衰者由乎真水之不足也热

而寒者徒知以热治寒而不知寒之不衰者由乎真火之不足也不知真水火不足泛以寒热药治之非
惟脏腑习熟药反见化于其病而有者弗去无者复至矣故取之阴所以益肾水之不足而使其制夫心
火之有余取之阳所以益心火之不足而使其胜夫肾水之有余也其指水火也属犹主也谓心肾也求
其属者言水火不足而求之于心肾也火之原者阳气之根即心是也水之主者阴气之根即肾是也非
谓火
为心而原为肝水为肾而主为肺也寒亦益心热亦强肾此太仆之至理于规矩准绳之外而非迂生曲
士之可以 及矣



<目录>卷十\火证治法

<篇名>吐剂

属性:仲景瓜蒂散
子和三圣散
元戎胜金丸
方并见痰饮门
按贾元良曰宣剂者涌吐是也以君召臣曰宣言以上召下之义也俚人以泻为宣非也古曰春宣
五脏
之积滞仲景大法春则人病在头故宜吐之南地人服屠苏自下而上是也下攻者非也然一切风热积
热或火炽者其证寸口脉滑而有力胸中实满烦 气上而不化面赤痰盛骂詈惊骇等证并宜吐之但
以上诸方恐非所宜义见痰饮门



<目录>卷十\火证治法

<篇名>升散之剂

属性:东垣泻阴火升阳汤治肌热烦热面赤食少喘咳痰盛脉右关缓弱或弦或浮数
羌活 甘草(炙) 黄 苍术(各一两) 升麻(八钱) 柴胡(一两半) 人参 黄芩(各
七钱) 黄连(半两酒炒) 石膏(半两秋深勿用)
上 咀每服一两或半两水煎
按此发脾胃火邪之剂又心胆肝肺膀胱药也泻阴火升发阳气荣养气血也
升阳散火汤治男子妇人四肢发热肌热筋痹热骨髓中热发困热如燎扪之烙手此病多因血虚
而得之或胃虚过食冷物抑遏阳气于脾土火郁则发之
升麻 葛根 独活 羌活(各半两) 防风(二钱半) 柴胡(八钱) 甘草(炙三钱) 人参
白芍(各半两) 甘草(生二钱)
上 咀每服半两或一两水煎稍热服
按此胃胆脾肺膀胱经药也
千金麦门冬汤治诸病后火热乘肺咳唾有血胸胁胀满上气羸瘦五心烦热渴而烦闷
麦门冬 桑白皮 生地黄(各一两) 半夏 紫菀 桔梗 淡竹茹 麻黄(各七钱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