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湿热黄疸为居多,但虚寒黄疸亦不可忽视,上案虚作实治,泛用清利,反致增疾之覆辙,今人亦有重蹈者,此所以余尝有治疸须重脾之论也。

疫毒瘟黄

瘟黄仲景书中未见记载,其名出自《明医杂著》,实即急黄,急黄最早见载于《渚病源候论》,认为是:“因为热毒所加”而致。《杂病源流犀烛》认为是感受“天行疫疠”之气,故亦可称为疫毒急黄。此种黄疸的临床表现具有发病急,病势重的特点,常一患病即出现卒然身黄,迅速加深,黄色如金,心满气喘,高热口渴,尿如柏汁;腹胀胁痛,神昏a语,烦躁,脉弦数或细数,舌红绛,苔黄燥,吐衄便血,身见斑疹,或出现腹水昏迷等证。这种急剧症状的出现,与病因属特殊的热毒疫气,不同于一般的湿热有关。从其病理变化来看,此种;热毒之邪很易内陷心包,入侵营血,故化燥伤阴较速。其治疗以清热解毒、凉血滋阴、清心开窍为大法,一般用犀角散为主方,配合生地、丹皮、玄参类的凉血滋阴药以及金花汤,牛黄丸一类的清热解毒、清心开窍剂加减。此证有时虽亦可挟湿,但由于病因主要是热毒,且每从燥化,故也是一种非湿黄疸。若与热燥黄疸比较,彼之病因非疫毒,此则是疫毒为患,故证有轻重之殊。囿于“黄疸无湿不成”之认识者,由于论疸不离一个“湿”字,谓此证亦是“湿热挟毒”,实属不妥。此证无论就病因论,从病机看,或结合治疗分析,均不得谓是湿作祟。

结语:论黄疸若只强调湿热,或只强调淤热,而全然不知有燥化非湿之诸证型,这种认识是片面的,须知仲景治疸之法,有麻黄连翘赤小豆汤的汗法;抵当汤的下法;栀子豉汤的吐法;栀子柏皮汤的清法星小柴胡汤的和法,小建中汤的补法,硝石矾石散的消法;于寒湿中求之的温法;茵陈五苓散的利法,猪膏发煎的润法等等。其层次之明,法度之严,方药之细,均可师可法。如单就阳黄论,则在太阳分经府气血,入阳明别吐清下润,在少阳立疏和通泄,治亦不同,凡此均足以说明,仲景并不专执一法一方以泛治。若此而不知,竟以“湿,热、淤”三字作茧自缚,唯知以清热利湿行淤之品杂凑成方为用,是划地为牢,自陷于狭隘。一字真传空费解三生幻相尽随缘2005/11/3020:09三七生管理员积分20145发帖18080注册2005/7/8#4《伤寒论》第200条释疑①

《伤寒论》第200条的原文是:“阳明病,脉迟,食难用饱,饱则微烦头眩,必小便难,此欲作谷疸。虽下之,腹满如故。所以然者,脉迟故也。"此条亦见于《金匮・黄疸篇》,仅“微烦”作“发烦”。历代医家对此条的解释很不一致。笔者不揣谫陋,略谈己见,以供参考。

一、历代医家的几种解释

历代医家对此条的解释,约有五种:

1・认为是阳明(胃)中寒证。考历代之注《伤寒论》,持此种观点者甚众,如柯琴、方有执、程云来、舒弛远、程应旄等。成都中医学院主编的《伤寒论讲义》也持此说:“阳明病脉应沉大或沉实,今脉迟,是胃阳虚弱,阳明中寒证。"②

2・认为是阳明(经脉)虚寒证。张隐庵说此条是“言阳明经脉虚寒而成谷疽也。……病在经脉,虽下之而腹满如故,所以然者,以脉迟而经脉虚寒故也。”③一般说,阳明病有传有中,传是从经脉传,中是直中于里,所传为热,所中属寒。此外,尚有认为是经脉虚寒证者,则第236条;“阳明病,脉迟,汗出多,微恶寒者,可发汗,宜桂枝汤。”即指此言。

3・认为是阳明经热证。成无己说:“阳明病脉迟,则邪方入里,热未为实也。食入于阴,长气于阳。胃中有热,食难甩饱,……脉迟为热气未实,虽下之,腹满亦不减也”④成氏所说的意思是虽有热,但尚未形成阳明腑实证,仍是阳明经热证。

4・认为是阳明虚热证。尤在泾在《金匮心典》中说:“脉迟胃弱,则谷化不速,谷化不速,则谷气郁而生热,而非胃有实热,故虽下之而腹满不去。”他在《伤寒贯珠集》中,也有类似的注文。喻昌也说:“因外感阳明,胃中之余热未除,故食难用饱,饱则食复生热,二热相合,而发烦头眩。……不过虚热内壅,非结热当下之比。”⑤

5・认为是太阴(脾)虚寒证。吴谦说:“谷疸属胃热,脉当数。今脉迟,脾脏寒也。……其证原属太阳寒湿郁黩而生……属脾阴寒化而不可下者也。”④今人宗此说者较多,如南京中医学院编的《金匮要略译释》说:“这显是太阴虚寒证”;成都中医学院编的《金匮要略选读》说:“本条论述谷疸从寒化的病机。……是太阴脾虚寒证。”

由于对病机认识不一致,各家的治方也就不同。柯琴说:“当用五苓散调胃利水,”;⑦张璐说:“不但下之无益,即发汗利小便之法,亦不可用,惟当用和法,如甘草于姜汤,先温其中,然后少与凋胃微和胃气可也。”⑧喻昌虽亦主和,但他认为应该用小柴胡汤⑨;近代多宗温法,如《金匮要略译释》和《金匮要略选读》说:“当用温法,如理中、四逆等方。”同一条文,在临床应用中出入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