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嗽。当夏之时,暑气大行,夏伤于暑,夏以阴为主内,暑虽入之,势未能动,及秋阴出,而阳
为内主,然后暑动搏阴而为 疟。 者二日一发,疟者一日一发。当冬之时,寒气大行,冬伤于寒,冬以阳
为主内,寒虽入之,势未能动,及春阳出而阴为内主,然后寒动搏阳而为温病。
是感冒四时正气为病必然之道。
伤寒之病,逐日浅深,以斯方治。
《内经》曰∶未满三日者,可汗而已;其满三日者,可泄而已。
今世人伤寒,或始不早治,或治不对病,或日数久淹,困乃告医。医人又不根据次第而治之,则不中病。皆
宜临时消息制方,无不效也。今搜采仲景旧论,录其
证候诊脉声色,对病真方,有神验者,拟防世急也。
仲景之书,逮今千年而显用于世者,王叔和之力也。
又土地温凉,高下不同;物性刚柔,餐居亦异。是(赵本有“故”字)黄帝兴四方之问,岐伯举四治之
能,以训后贤,开其未悟者。临病之工,宜须两审也。
东方地气温,南方地气热,西方地气凉,北方地气寒。西北方高,东南方下。是土地温凉、高下不同
也。东方安居食鱼,西方陵居华食,南方湿处而嗜酸,北方野处而食乳。是餐居之异也。东方治宜砭石,西
方治宜毒药,南方治宜微针,北方治宜灸 。是四方医治不同也。医之治病,当审其土地所宜。
凡伤于寒,则为病热,热虽甚,不死。
《内经》曰∶风寒客于人,使人毫毛毕直,皮肤闭而为热,是伤寒为病热也。《针经》曰∶多热者易
已,多寒者难已,是热虽甚不死。
若两感于寒而病者,必死。
表里俱病者,谓之两感。
尺寸俱浮者,太阳受病也,当一二日发。以其脉上连风府,故头项痛,腰脊强。
太阳为三阳之长,其气浮于外,故尺寸俱浮,是邪气初入皮肤外在表也,当一二日发。风府穴名也,项
中央太阳之脉,从巅入络脑,还出别下项,是以上连风府。其经循肩膊内侠脊、抵腰中,故病头项痛、腰脊强。
尺寸俱长者,阳明受病也,当二三日发。以其脉侠(赵本作“夹”)鼻、络于目,故身热、目疼、鼻
干、不得卧。
阳明血气俱多,尺寸俱长者,邪并阳明,而血气淖(熊校记∶
而血气HT 溢也,汪本HT 改淖,按HT 为潮正字,汪本原误)溢也。太阳受邪不已,传于阳明,是当二三日发。其
脉侠鼻者,阳明脉起于鼻交 中,络于目。阳明之脉,正上 ,(医统本作“ ”)还出系目
系。身热者,阳明主身之肌肉。《针经》曰∶阳明气盛,则身以前皆热;目疼鼻干者,经中客邪也;不得卧
者,胃气逆不得从其道也。《内经》曰∶胃不和,则卧不安。
尺寸俱弦者,少阳受病也,当三四日发。以其脉循胁络于耳,故胸胁痛而耳聋。
《内经》曰∶阳中之少阳,通于春气。春脉弦,尺寸俱弦者,知少阳受邪也。二三日阳明之邪不已,传于
少阳,是当三四日发。胸胁痛而耳聋者,经壅而不利也。
此三经皆受病,未入于腑者,可汗而已。
三阳受邪,为病在表,法当汗解。然三阳亦有便入腑者,入腑则宜下,故云未入于腑者,可汗而已。
尺寸俱沉细者,太阴受病也,当四五日发。以其脉布胃中,络于嗌,故腹满而嗌干。
阳极则阴受之,邪传三阳既遍,次乃传于阴经。在阳为在表,在阴为在里。邪在表则见阳脉,邪在里
则见阴脉。阳邪传阴,邪气内陷,故太阴受病而脉尺寸俱沉细也。自三阳传于太阴,是当四五日发也。邪入
于阴,则渐成热,腹满而嗌干者,脾经壅而成热也。
尺寸俱沉者,少阴受病也,当五六日发。以其脉贯肾,络于肺,系舌本,故口燥舌干而渴。
少阴肾水也,性趣下。少阴受病,脉尺寸俱沉也。四五日太阴之邪不已,至五六日则传于少阴也,是
少阴病当五六日发。人伤于寒,则为病热,谓始为寒,而终成热也。少阴为病,
口燥舌干而渴,邪传入里,热气渐深也。
尺寸俱微缓者,厥阴受病也,当六七日发。以其脉循阴器、络于肝,故烦满而囊缩。
缓者,风脉也。厥阴脉微缓者,邪传厥阴,热气已剧,近于风也。当六七日发,以少阴邪传于厥阴。烦
满而囊缩者,热气聚于内也。
此三经皆受病,已入于腑,可下而已。
三阴受邪,为病在里,于法当下。然三阴亦有在经者,在经则宜汗,故云已入于腑者,可下而已。经曰∶
临病之工,宜须两审。
若两感于寒者,一日太阳受之,即与少阴俱病,则头痛、口干、烦满而渴;二日阳明受之,即与太
阴俱病,则腹满身热、不欲食、谵语;三日少阳受之,即与厥阴俱病,则耳聋,囊缩而厥,水浆不入,不知
人者,六日死。若三阴三阳、六脏六腑皆受病,则荣卫不行;腑脏(赵本作“脏腑”)不通,则死矣。
阴阳俱病、表里俱